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春阳 《视听界》2007,(5):53-58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广播电视更多的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同样是制播分离,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诠释和运作方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节目制作向市场化演进,经济规制.效率优先原则占据上风。与之相比,中国广电节目市场化举步维艰,节目社会化过程复杂,主要表现在政府与广电产业制播环节间不均衡的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广电媒体制播制度经历了"自产自销的制播合一体制、制播一体走向分化、一波三折的制播分离之路、整体制播分离试点起航"四个时期,政府规制是制播制度调控的主导力量,放松规制是制播制度改革的基本走向.由于广电媒体不同于一般经济体的特殊属性,在推行制播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其潜在风险,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与广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制播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子恒 《传媒》2015,(7):32-33
随着一系列广电政策的推出、节目市场化的推进、制播分离模式的推广与完善,2015年的电视节目市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使得电视荧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电视台购剧成本成倍增加,制作方制剧成本被迫缩减;另一方面,1.5轮播方式(首播电视台播出到一半左右时跟播)和“920”栏目带(各卫视晚间9:20播出的节目)的出现,让电视平台的操控能力和应变能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制播分离,是近年来广电媒体内部机制改革中备受热议的一个话题。电视节目制作市场化进展有目共睹,其产量及交易已颇具规模,且方兴未艾。广播界虽然也不乏社会化的节目制作公司,但限于广播节目的特点,总体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电台节目制播到底能否分离,又如何实现分离?北京电台通过一年来的探索,为人们初步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传媒新思维     
制播分离面临的五大不足 认识欠统一。制播分离到目前为止.从主管部门到广播电视机构对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认识不够统一.步伐不够协调。主管部门更多强调广电的产业属性和事业属性,强调宣传和经营的关系问题。而广电机构则认为节目制作和播出属于统一的产业链,推行制播分离改革只是放开制作.播出仍然处于垄断地位。政策欠明晰。  相似文献   

7.
制播分离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国外广播电视政府规制的结构出发,来审视我国制播分离政府规制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从长远来说,制播分离是否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服务的产业化尚待商榷;另外,从受众需求看,重要的不是制播分离,而是满足其需求服务的提供方式,而制播分离与这种服务提供方式并没有必然的共生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节目管理市场日趋成熟。节目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理,节目管理市场化也就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城市广电媒体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生存,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节目的优胜和主持人的劣汰制。  相似文献   

9.
为使广电业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对其进行有效规制是许多国家的通例。因此,各国都对广电事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规制,这是每个政府的规定动作。美国的广电事业是世界上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其相应的规制措施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相对完备和成熟。需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出现第一批节目制作公司,电台电视台以广告置换或现金购买等方式选择其节目.虽然发展了20年,但在业内有关制播分离的概念和实质还存在很多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钱越 《新闻世界》2013,(1):88-89
在三网融合、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一轮的制播分离改革势必承担起把广播电视业推向市场化的重任,引领一场新的攻坚战。我国当前制播分离改革存在改革后各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制作机构与播出机构的合作缺少市场化、改革后的制作市场缺乏创新形式的节目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改革方针政策、健全运营机制,扩大节目流通市场、加强创新能力,打破节目制作局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伟 《新闻传播》2005,(9):64-64
目前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正在启动。所谓制播分离制,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在我国电视业原有的体制下,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都是由各级电视台负责,他们既是节目的生产者,也是播出者。这样的体制成为制播合一制。而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  相似文献   

13.
章姝晋 《报刊之友》2011,(6):114-115
制播分离这个概念是一个老话题,最早源自于英国。由于它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和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并成为一种潮流。制播分离的含义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制作新闻类节目和时政类节目,将其他类节目的制作交给不同的制作公司制作。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和播出即可。  相似文献   

14.
章姝晋 《今传媒》2011,(6):114-115
制播分离这个概念是一个老话题,最早源自于英国。由于它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和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并成为一种潮流。制播分离的含义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制作新闻类节目和时政类节目,将其他类节目的制作交给不同的制作公司制作。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和播出即可。  相似文献   

15.
制播分离在今天看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制播分离有着不同的内涵,并且不断地演化。我国的制播分离其实也走过了十多个年头。1999年"国办发(1999)8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广播电视实行"网台分营"(即电视台和作为节目供应商的电视网分开经营);2009年11月28日,全国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研发高层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再次高调提出电视制播分离改革。制播分离无疑是市场化、软硬分离(网台分离)之后的自然路径,也是对我国广播影视行业系统多重属性(宣  相似文献   

16.
制播运作制度的演变轨迹 1.制播合一走向分化,制播分离范围廓清.我国广播电视业诞生伊始采用制播合一的运作体制.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助力电视事业的变革,制播一体逐渐走向分化.长期的自制自播导致节目内容缺乏新意,生产成本过高加速了制播合一制度的衰落.制播分离模式应运而生.最初,制播分离是由政府推动,以政策为引导,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新闻及严肃性节目不实行制播分离,而其他节目可以实行开放式运作,由社会制作机构来完成.社会广播影视制作主体主要负责生产通用性节目,如娱乐类、体育类等意识形态性质不强的节目.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界定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利益是广电媒介政府规制的正当 性所在。规制目的是为了调和产业利益与公共利 益之矛盾。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渗透在规范传播产 业的所有法规和政策中,它的关系范围涉及媒 介、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尤其是在政经制 度框架里,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表达机会的公平 性。但是,在规制实践中,公共利益概念具有模 糊性和功利性,常常被各种势力利用来合法化其 自身利益。而且,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由 于媒介企业与公众之间组织资源的不平衡,公共 利益本身往往不能公平地表达。这一直是广电媒 介政府规制的症结所在。本文以美国为例,解析 公共利益与广电媒介规制的复杂关系,意在提醒 人们关注媒介规制的公共利益本体。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两年来,充分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模式逐渐流行,其特点是由播出方与投资方签定合同,规定双方对于节目收益的分成,然后由投资方负责组织节目生产的整个流程。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模式特点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在制作《中国好声音》时的约定,把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在确定了《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方案以后,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签定了一份后来被称为"对赌协议"的合同,规定,如果节目收视率低于2%,前期的巨额制作费将由灿星制作承担,  相似文献   

19.
当制播分离成为广电改革的基本制度选择,并将“转企改制、培育市场新主体”作为其重要改革目标之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内容的广电机构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为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制播分离改革过程中,我国广电机构所形成的内生型与外延式这两种不同治理结构改革模式及其成因予以分析,并在剖析当前广电机构政煤不分、事企不分、权责不清、制衡机制缺失以及市场治理机制赢弱等治理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广电机构治理结构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广播剧市场化,实质是广播节目市场化的一个方面。 广播节目市场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少电台或公司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部分节目已销往国内众多电台播出,为广播制播分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