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内检测一、文学常识填空1.《万卡》是_______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的作品,他的另一篇以"警官奥楚蔑洛夫"为主人公的小说是《______》。2.本文是一篇______(文体)。这种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见现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文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9月25日,为当时某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论调并进而指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样一个事实前提而写的一篇批驳性文章,目的是鼓舞民族自信心,其用心可谓良苦至极,其精神也可敬可佩,由此,本文被认为是一篇宏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篇章。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中学教材里的常客,从教材中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到《故乡》。每一篇课文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第四次执教《故乡》这篇课文。每一次研读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六册有一篇课是鲁迅先生的著名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结尾有一句话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在作修辞分析时,对“状元宰相”和“地底下”是什么修辞格的问题引起了争论:有人说前者是借喻,后者是借代;也有人说前者是借代,后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的中学生,今年暑假参加了“鲁迅读书奖”活动。这次活动是由上海市教育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和解放日报市郊版举办。参加活动的同学必须阅读鲁迅先生写的十二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课文的内部逻辑结构入手,深入分析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及思维流程,质疑了教学参考用书中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当作一篇驳论文来教的事实,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应该是一篇杂文。  相似文献   

7.
叶伟  尹刚 《学语文》2010,(6):20-20
一、关于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简析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版本中,鲁迅作品占有相当数量.而且鲁迅也是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篇目最多的一位作家。其中,入教版收9篇,苏教版收6篇,语文版收5篇。主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自传》、《社戏》、《同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平均占到阅读篇目的7%左右.以散文、小说居多。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共编入鲁迅的章7篇,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课本选人的鲁迅章也是7篇,分别是《(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阿正Q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汉生 《文教资料》2008,2(9):126-128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除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带有讽刺性的杂文外,其它各篇,或是小说,或是散文、散文诗,其"主题"决非仅仅是批判,更多的是表达鲁迅先生对民族和广大民众的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词锋犀利、讽刺辛辣的杂文 ,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怎样学习这篇文章呢 ?我认为应从标题入手。标题中一个关键词语是“自信力”。“自信力”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标题除了“自信力”之外 ,还有“中国人”和“失掉”两个成分 ,三个成分组成一个问句。对这个问句可以有两种答案 ,一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一是“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那么中国人到底失掉自信力了没有呢 ?同学们心中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可以参阅以下材料 :1 931年“9·1 8”事变后 ,蒋介石提出“攘…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论述中国国民性的文字中 ,一般来说 ,比较多的是毫不留情地剖析国民性的弱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没有看到或忽视了国民性的积极的一面。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短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总的评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用题目将疑问给了读者 ,让读者带着疑问的阅读兴趣寻求作者的结论。显然 ,本文强调的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对这类中国人的热情讴歌就是明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寇加紧侵略我国 ,国土日益沦丧。 9月 2 3日 ,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讲道 :“此时必须上下…  相似文献   

12.
正报名网址:www.chinawenjin.com.cn(四川频道)咨询QQ群:105038959大赛主题:我的未来我的路初中组题目(共16题)一、命题作文1.我为自己点个赞2.值3.说"萌"4.风筝与线二、半命题作文5.我咋这么______呢!(愣、乖、傻、帅……)6.运动带给我______7.与______一起走过的日子8.清点______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9.莲花的出尘芳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感动着人们。请以"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10.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精神历程。请以"行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3.
课内检测一、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______。题目中"格物"和"致知"的说法出自《______》:"格物"的意思是___________,"致知"的意思是_______。从作者看来,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应是对一切事物都要保留一个"_______"的态度,要靠"______"来发现事物的真相。2.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是由宋代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4.
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文的比较教学兰州市六中田玉明鲁迅先生的杂文《文学和出汗》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虽同属讽刺挞伐一类,但又明显地表现出同中之异。如何通过从形式到内容的比较,让学生理解鲁迅作为思想家博大精...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但在训练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形式上还嫌单调,一般的都是举办演讲会、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等等。为了使口语能力训练形式灵活多样,为了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同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让学生在“读”中学“说”。这里谈两点,供参考。一、读范文,学论辩艺术。在阅读鲁迅先生《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两篇杂文后,我们先总结出这两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下文简称《自信力》)是射向敌人的响箭,是“民族脊梁”的赞歌。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鲁迅先生得力于驾驶语言的非凡功力和运用修辞手段的精湛技巧,把爱与憎,抨击与歌颂的异常丰富的内容浓缩在五百多字的短文中,以达到致论敌于死地,赞“脊梁”于忘情,针针见血、字字含情的艺术境地。一、选词造句的非凡功力托尔斯泰认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自信力》一文精选动词的范例俯拾皆是。例如:  相似文献   

17.
一、积累、运用(20分)1.按原文填空,完成①-⑤题。(5分)①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朱熹《观书有感》)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③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李商隐《无题》)④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李清照《醉花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晏殊《浣溪沙》)2.理解填空。(3分)①在生活中,表明见识短浅的人不理解有抱负人的志向或做法时,常常引用《陈涉世家》中  相似文献   

18.
黄延勇 《山东教育》2011,(25):32-33
【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上承五年级上册"走近毛泽东"的人物专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他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是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样就可以使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只需要填代号)。(15分) 鲁迅作品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社戏》、C《一件小事》、D《故乡》、E《论雷峰塔的倒掉》、F《藤野先生》、G《孔乙己》、H《“友邦惊诧”论》。 1.接作品的体裁分,小说是_______;散文是______,杂文是______。 2.从作品的出处看,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是_______,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是________;选自杂文集《二心集》和《坟》的是 3.从作品的写作年代看,这八篇作品的发表的年代先后顺序是 4.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看,①表现知识分子向劳动人民学习,严于自我解剖,勇于自我批评精神的是_____;②表达敬重、怀念老师的感情,以及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的是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共三课七篇文章,都是议论文。其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哲学论文,为典型的立论文章,系一般议论文;《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杂文,为典型的驳论文章,系文艺性政论文;《不要秘诀的秘诀》等四篇也是杂文,但与鲁迅杂文不同,很接近评论与随笔,也很有独创性。前三篇是讲读课文。后四篇是自读课文。教学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