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池莉、何顿都以写作市民小说见长,在他们笔下,小市民们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百态图: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欲望所包围;他们想冲出生活的“牢笼”却又无能为力,即使有幸摆脱了贫穷生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丰富多彩的人物刻画当中,池莉更擅长对女性人物的描写,何顿则在对个体户的叙述上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
我的生活中,持续着一场关于“应该做什么”和“想做什么”的战争。上大学时,它表现为我“应该”选什么课和我“想”上什么课,进一步来说,就是我应该主修什么专业和我想学什么专业。“应该”,意味着人们对我的印象,有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与压力。,“想”,意味着我基于本能和自然意愿而渴望做的事。  相似文献   

3.
文字的假象     
我经常想写一本书,说说我周围的人和事。但是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应该写成回忆录还是应该写成小说。回忆录和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写回忆录,把经历过的写出来,只要记性还在,又有些经历,这本书就可看。近年来,回忆录成了热门,因为读者不想再被小说欺骗,想在真实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依据,或者是觉得看真实的记载就好像每天在饭桌上说别人闲话一样过瘾。  相似文献   

4.
孙达 《教师博览》2023,(20):33-34
<正>“我想当公交车司机。”听到儿子这一理想时,我和妻子第一反应是反对。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们在为孩子读书而投入这件事上可以做到不计成本。我们心目中的儿子应该有远大的前程,没想到儿子却只想做一名公交车司机。结合儿子在课堂上开小差、讲小话以及做作业爱拖拉的种种表现,我忍不住想:这会不会是儿子不想学习的懒惰思想在作祟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中有一类以表现现代人的欲望渴求为写作重点,其中以张欣、何顿为代表。张欣和何顿的小说都将现代都市中人的欲望作为表现题材。张欣的都市欲望小说会预设光明的结尾,而何顿的小说则对欲望失控的人物进行惩罚。这显示出他们对都市欲望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6.
王美荣 《教育文汇》2009,(9):34-34,54
上课了,我认认真真地板书一个字“偷”后问学生:“偷,好不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我随手加上引号,又问:“这样好不好?”学生默然,似乎在猜测今天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曾偷着做过一些事,想不想听?”“想!”孩子们来了兴致。“哎哟,还是别讲了,怪不好意思的,怕大家笑话”。  相似文献   

7.
杨筱艳 《小火炬》2014,(12):38-41
一次失败的试验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什么叫“纸上谈兵”)艾东西:“你会把我妈妈写得很好吗?”我:“我会实事求是地写,我知道,小读者们很在乎这个,不真实的那叫幻想小说,这个系列的书不是这类书,幻想类的是我明年想写的。”艾东西:“我建议你把我妈妈写得好一些,因为她比她表现出来的要好,因为有些事是不需要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三四岁的孩子对别人很不友好,比如:见到别的孩子有新玩具,他不愿意同别人商量,也不想和人家共同分享,而是想“独占”,于是就动手去抢,像一个“小霸王”似的。还有的小朋友爱打人,不论干什么事总想“占上风”等等。学术上,把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称作“行为攻击性”。那么,小朋友们的这些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家长和老师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改正这些不讨人喜欢的行为呢?我们特意采访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请看她的分析、指点:  相似文献   

9.
熊宝宝然然不想上幼儿园,晚上睡觉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了,我要和你在一起。”妈妈说:“乖孩子,妈妈要上班,你应该去上幼儿园,这样才可以学到许多本领的,知道吗?”可是,然然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想:天亮了,妈妈就要送我去幼儿园,只有黑夜,才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哎,如果总是黑夜,那该有多好啊。我可以不上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10.
翻译漫谈     
诗歌与散文一个在旧俄当过枢密官的老头子,忽然心血来潮,想搞翻译。他写信给高尔基,说完全有把握把“十种语言”写成的作品译成俄文。为了表现这种“才能”,他译出了一篇浪漫主义小说,向《世界文学》出版社投稿,劈头第一句就是: “事因没有红玫瑰,我的生活将告破灭。”高尔基告诉他:“事因”是公文用语,对浪漫主义小说显然极不适宜。老头子欣然同意,十分谦虚,回家立刻重译。高尔基接到了新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有朋友问我,写小说有没有什么技法?我回答说,好像应该有吧.不过,我是没有翻过那类书的。他十分惊讶:那你的小说又如何写呢?我说。一旦有了创作冲动,脑子里有了人物形象或者是故事梗概.我就写了。真的,我弄不明白那些“技法”从何而来,也从来不往自己的小说上套。我喜欢无拘无柬,轻松自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研究小说技法,是文学教授和评论家们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当广平兄让我这个普通教师谈“校长角色定位”时,我第一个反应是:我从未想过这码子事,我不谈。第二个反应是:当校长有啥意思,我不想。第三个反应是:真让我当校长,我不会。  相似文献   

13.
女作家方方继《乌泥湖年谱》之后,最近推出第二部她“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对自己的小说追求、方方说:“我一直想写一个好看的小说。所谓好看,就是读者拿到手上,一直想往下看,一直不想放手。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而这部小说给了我机会。因为水上灯就是一个在动荡社会中的传奇人物。对于长篇,我一直觉得它得好看才是。  相似文献   

14.
下午是高三两节语文连堂。第一节课,学生潘因看小说而被“抓获”。下课时,懒得下楼,我把小说连同教案放在讲台上,径自到走廊上稍事休息。待上第二节课时,小说却不翼而飞。我立即问:“哪位同学拿走了小说?”教室里无人应答。我又问当事人潘:“你知道吗?”周围同学哄笑。潘怯生生站起来,回答得很干脆:“不知道。” 我不禁恼火:都高三了,竟还在演这样的戏!但理智又使我立刻冷静下来:别发火;你越火,他可能越不想承认,或越不敢承认。 于是,我和颜悦色:“哪位同学想急于看这本书而急于拿走,这我可以理解。但务请在你认为恰当…  相似文献   

15.
李铁属于“新生代”实力派作家。他不仅成功地表现了当下的现实生活,更使生活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这就是对悖论层面的介入。悖论在文本中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时代与个体因素的相悖,愿望与结果的相反,感觉和现实的相对。作家以悖论独具的本质——无解——揭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又赋予生活以意义。其根源在于作家博大的同情心、深刻的思想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小说也由此“具有了令人生畏和令人深思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乌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跌入了另一个“乌托邦”。而我的写作,我的语言、结构、叙述、故事、人物、形式,还有我对现实的认识等等,正是笼罩在这两种“乌托邦”下的个人书写。  相似文献   

17.
开学伊始,又将迎来一批新生。第一节历史课,总有学生会问:“老师,历史有什么用?”我不想用老生常谈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来敷衍学生;更不想用“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来吓唬学生;我想对我的学生说:历史,让我们拥有人文情怀。何谓人文情怀?我想人文情怀的本质特征应该是敬畏生命,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从一定程度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其终极目的就在于寻求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衢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女儿被父母宠惯了,在别人看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在她那里就成了天大的事。为此,她经常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今天不想理这个同学,明天不想和那个人讲话。这么小的孩子和同学之间能有多大的矛盾呀?但我应该怎样帮助她,让她学会和同学交往,学会化解矛盾,不要总是斤斤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相似文献   

19.
珠花碎片     
李艿娟 《山东教育》2014,(11):58-58
缩微生活的圈子,我不想被放大,就想找个缝隙躲进去,必须出来时再遮头掩面,快点做完事干完活再缩进去,因为我还要工作养活自己。如果衣食无忧,我甘愿蜷缩一辈子。心理学认为我受过创伤,对现实恐惧厌倦。但我不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20.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一个月以前,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素不看报的我,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