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的状况,高校信息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明确高校信息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阐明了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和科技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与实践,提出了高校科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和科技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与实践,提出了高校科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校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深化改革,大胆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综合服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科技特派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工作中作用凸显,但作为新生事物,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通过建立、创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有利于打造一支热爱“三农”、献身“三农”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当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培养和输送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通过农业科技知识创新和科技攻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文章主要对新农村建设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关系,以及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科技创新和培养各类人才的智力聚集地和人才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及存在的障碍,提出地方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3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高等教育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实施农村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兴农的中坚力量.文章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项针对性措施,以利于高等教育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目前现实情况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服务手段相对落后;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服务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需要提高对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完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强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是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进一步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迫切需要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明确高校信息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论证高校信息资源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当地教育、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才,能够在服务新农村经济、政治、信息、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定位,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业大学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校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服务“三农”的历史经验,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大任务,充分依靠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其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而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地市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地缘优势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地市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探索学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之路,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以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以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以教育引领促进农村和谐,并从服务经济、文化建设、教育培训三个方面作出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武安市职教中心通过开展送戏下乡、送教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服务基层农民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在这些活动中,武安职教中心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功能、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功能和繁荣农村文化功能,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事关我国战略和全局的大事。民办学校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提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把新农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建立农村医疗合作服务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为农村培养人才提供方便;组织志愿者参加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农业高校毕业生怎样服务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困境提供了平台与契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撑与智力保障,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农业高校毕业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但目前的统计来看,农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比率不容乐观,分析其成因并努力改善这种状况,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高校占普通高校的一半左右,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属于面向广大农村的高等教育范畴。区域性高校必须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适应本区域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与社会服务功能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也可促进自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校地双方发展双赢局面,日益引起了校地双方的共同关注。地方高校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开展了多功能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和分布式服务站等新农村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在基地建设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地方高校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彰显了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但仍存在着经费不足、激励措施不力、校地协同性差和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地方高校今后要通过加快基础建设经费投入、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组建校地协同服务机制来继续推进基地的建设及服务工作,以提升新农村服务基地工作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