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教育思想,笔者结合几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当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该课程从课堂到课外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平时学习到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词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新世纪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主张超越那些仅仅着眼于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软件操作的传统方法,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及其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提出采用“基本理论、模拟操作、任务设计、研究设计”四种模式嵌套循环逐层提高的教学、实习方法,以构建一个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知识能力、创新开拓精神相融合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3.
范丽娇 《学语文》2009,(2):11-1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头戏。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是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问题发现的起点,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进行发现与创新的动力,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创新。而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浅谈计算机教学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课程 ,计算机类课程在各个学校的设置成为必需 ,由于计算机课程教学贴近现实 ,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 ;作为载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也逐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计算机”的三角教学模式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在创新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计算机课程教学与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最主要的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开拓新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工科”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跨界学习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互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互动、学生与学生同步互动、学生学习与系统应用同步互动、学生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同步互动、产学研同步互动等同步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加速了知识转化、教学响应、知识交流、知识应用、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提升,为“新工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成功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6.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分析”是一门应用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课外学习模武和改革考试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并增强创新的能力、实际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入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同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邦国 《文教资料》2006,(22):154-155
本文以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理论作为电大计算机基础课程导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电大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和采用“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课外采用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以计算机知识传授为基础,技能为教学目标。在课程中采用“‘四维’教学框架、“四一五”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能型人才的需要。就业所需为导向,应用能力为本位,提高职业‘教学做’一体教学和‘五化’教学策略”的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满足为社会培养创新技  相似文献   

12.
一、引探创新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框架(一)基本内涵“引探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小组研讨为主要形式,变教师的教为“引”,变学生的学为“探”,把教师的讲课过程变为创设情境和组织学习的过程,把学生被动的模仿学习过程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再发现的过程。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把“引”“探”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  相似文献   

13.
陈丕 《英语教师》2023,(16):22-25+43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基于英语语言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学习+课堂翻转+课外应用”的实施模式。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及实践平台建设、考核评价方式研究、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线上学习+课堂翻转+课外应用”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实践发现,“线上学习+课堂翻转+课外应用”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是既能满足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需要,又能提高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STEM教育强调培养学生采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注重反思迁移的能力,其与“6E”学习模式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设计实施STEM校本课程。学生亲历“6E”学习模式各环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针对STEM课程实施存在重要环节缺失、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实施过程表层化等问题,构建基于“6E”学习模式的STEM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以工程教育项目活动为载体,通过问题串加知识链,触发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STEM核心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计算机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计算机课程中贯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问题意识,从课堂讲授、课外自主学习以及实验训练入手,多种方式渗透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加强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培养。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与计算机教学的关系密切,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戴亚虹 《大学教育》2023,(7):137-140
学科范式下以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忽视知识整合能力培养、非技术因素培养,缺乏真实项目资源、产品全生命周期体验等。文章提出了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驱动中心建设原则:课内与课外融合、科学与人文融合、教学与研究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构建了“三能力四模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多边合作的“五维”工程实践平台,采用后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基于“虚拟企业”的耦合式训练模式,为培养具有专业背景的创业型工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项建明 《考试周刊》2009,(29):215-215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地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提出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创新思维。希鲁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要变成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的殿堂.就要变“带着问题学习”为“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碰撞而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创新意识的萌芽,这样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探究欲望,才更有价值。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