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松川事件"是建国初期中日关系中一件能反映两国民间交流的典型案件,其中所体现的交流途径,如抗议日本政府对工人的迫害、为日本被捕民众捐款、与日本民众之间的书信往来、中日两国间互访,都为以后中国的外交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安少凯  秦奇 《大观周刊》2012,(45):118-118
中日两国邦交恢复之前,两国的交往由民间外交所主导。两国民间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民间贸易成为了中日民间外交的主要形式。六十年代,中日LT贸易建立并逐渐成为两国民间贸易往来的主要内容之一。LT贸易的建立、执行拓宽了两国民间贸易交往的范围,为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恢复准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为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艺 《新闻通讯》2012,(11):25-27
近日,日本一意孤行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激起中国民众极大愤怒,无论在网络还是民间都形成了强大的爱国主义舆论。韬奋先生曾说过:“我们要重视舆论的力量,我们更要知道舆论力量之所由来。”从中日钓鱼岛事件中,我们可以探析出爱国主义舆论形成的五个过程和三个特点,并在事件尚未结束之前,希图媒介、政府能给予这种民情舆论以积极、良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毒气”事件推动对日索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前的日本“遗毒”再次伤害了中国人,表明那场战争仍然余痛未消。这五桶“稳定性极强”的芥子毒气再次提醒某些人,不能试图用遗忘来对待历史。而中日官方民间在本次事件中表现出的态度和行动,也使外界寄望通过这次事件的处理,能改变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迄今无一最终胜诉的历史,成为一次贡献于人类未来的战争赔偿范例。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日关系。廖承志作为中国对日关系最高负责人,启动民间外交,开启了中日友好之门,最终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今天总结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经验,对于开拓中日友好事业,仍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个原本聚焦于孤儿收养的新闻事件,却成为众多记者抱怨采访难的导火索。1月4日,河南省兰考县民间收养弃婴孤儿的袁厉害家发生火灾,造成7名孩童死亡。众多媒体在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这一事件,试图还原孤儿救助体系的漏洞,推动政府部门对此加以完善。不过,对这一新闻事件报道的转向,恰恰就出现在这个节点。  相似文献   

7.
明朝前期,中日贸易在传统的朝贡体制下进行.但在16世纪中期,日本白银的发现引发了明朝民间商人前往日本贸易的热潮.嘉靖倭患虽然刺激了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革,但更使初到中国的葡萄牙借此机会垄断了中日贸易.  相似文献   

8.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像设备的家庭化、小型化,使民众的影像意识逐渐形成和日益增强;由于中国民众参与意识、新闻意识也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强化,大众传播领域中民间影像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显露身姿,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机制构建的关系,以及电视媒体应采取何种措施引导和促进民间影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12年8月30日的微博网友爆料开始,一名空姐在机上遭乘客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方大国殴打与辱骂的"空姐门"事件便引起网友强势围观和讨论。而后官方的调查结果和民间调查有很大出入,各种版本呼之欲出。此次事件又引发网友人肉搜索,衍生次生事件,本文试对突发事件的二次损伤及其善后问题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汶川地震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民间地震实物博物馆.展览以日记的形式,分30个展厅,记录了从5月12日到6月12日每天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年初,关于“毒水饺”事件,中日两国媒体又是各唱各的调,此事甚至引发了其它众多的输日食品处于停滞状态。胡锦涛主席在5月初的访日谈话中还特别重申,饺子事件一定要继续调查,究明真相。双方媒体后续对此事件报道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对问题的解决有着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规避禁区准确选择切口 事件是这样的:进入2012年,河南省安阳市因民间借贷崩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连绵不断.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上午,数千名市民聚集于安阳火车站、文化宫广场等地,导致该市主干道解放大道等道路堵塞不通.随后,安阳市调集几百名警力,维持现场秩序,并要求全市前往安阳火车站、汽车站等地的车辆绕道通行.网络媒体纷纷报道:《河南安阳非法集资引发群体事件》《传安阳担保公司外逃卷走400亿》《河南安阳40多企业涉非法集资》《全民借贷到全民追债:河南安阳民间借贷危机四起》……从媒体报道的标题上足见这一事件的重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从诉讼到全面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对日本西松建设掳日中国劳工诉讼作出判决,认定了上告人西松建设提出的上告理由,即: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放弃的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包括中国民间对日战争索赔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广东陆丰"乌坎事件"之平和解决,既获得《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高度评价,也得到民间舆论的广泛赞赏。在胡耀邦史料信息网组织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广东处理乌坎事件的模式,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社会管理方面的改革。这一事件也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尊重民间诉求,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之道,让目前  相似文献   

15.
回顾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日关系从不正常状态转为正常发展,从民间往来转为官方交往,从单一贸易、友好交流转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务实、成熟,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而建国初期的中日关系具有开端性的意义.本文通过日本"松川事件"这一个案作为考察对象,来审视建国初期的中日关系,以求给读者展示当时特殊条件下中日民间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彭宇事件中,众多网民以类似于英美法系中的"民间陪审团"身份高度关注并虚拟审理该案.本文对促成网上民间陪审行为的网络环境及社会、心理条件作了分析,指出这种民间陪审存在的非理性、交流欠缺和暴力倾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倩妮 《新闻世界》2009,(5):122-123
“3·14西藏打砸抢事件”爆发后,西方的主流媒体出现一些歪曲性的报道和反华、支持藏独的言论。anti-cnn网站在纠正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探索anti—cnn类民间网络媒体在该事件中取胜的原因,从而探索民间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找寻其在国际传播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近代日本侵华的开端,不仅对近代中日关系,而且对东亚政局带来重要影响,故备受学术界关注。这一事件以中日《北京专条》的签订结束,对该条约的相关论述,学术界大多集中于中日双方,而对英国与《北京专条》的签订关注较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中日关系在民间层面发生的事端似乎格外频繁——8月4日,齐齐哈尔市发生二战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泄漏事件;9月18日“国耻日”前,日本游客在珠海集体买春寻欢,被一名中国目击者曝光;此前,还有围绕兴建“京沪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民间话语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为民间话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众不仅是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的旁观者,也可以成为谈判的参与者、事件的评论者、政策的推动者。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应适当放开民间渠道,鼓励民间话语参与,同时对民间话语进行引导,形成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良性互动。而对于民众而言,应加强文化自觉,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主动与外界沟通,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和展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