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文本作为人类阅读行为的客体,它的每一次变化对人类阅读都是一次冲击。本文分析了世纪之交社会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文本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阅读时代,网络文本和读者都发生了迥异于纸媒阅读时代的结构性变化。网络在给大众带来阅读自由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信息焦虑、阅读浅表化等问题,这使文本和读者主体性的构建成为网络阅读关注的焦点。接受美学对文本和读者主体地位的研究理论,为人们认识网络阅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网络阅读构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本之间通过超链接的联通,构成互相关联的知识网络,打破了线性印刷文本对人思维的束缚局面.恰当运用和借鉴互联网超链接技术,适应“碎片化阅读+超链接阅读”的变化,纸媒产品必将更加符合阅读方式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尚海涛 《出版广角》2015,(8):108-109
读图时代,受众因为从众心理影响,追求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选择绚烂多彩的阅读信息.在此影响下,阅读取向出现目的性的阅读,呈现功利化的特点;关注的范围越趋狭窄,并停留在浅显的理解层面;娱乐化的阅读倾向更加明显;图像阅读带来的真实性更强.读图时代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使得受众的阅读多元化,图像阅读比文本阅读来得更简单,错误的认知改变了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当阅读迈入数字时代,阅读本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在多维的学科视野下探寻阅读本质,目前学界已形成了身体说、体验说、文本说和解读说四种观念的蓝本;从历时性的维度看待数字技术深度浸入人类社会后给阅读本质带来的挑战,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在关于“阅读是什么以及它为人类带来了什么”的各家争鸣中,重新探索这一理论命题,提出阅读的本质是一场与世界的交谈。以“交谈”的理念看待阅读,数字技术的偏向在“人—技—世界”的社会系统中得以安置和匡正;交谈作为阅读可供性,为读者提供了从信息获取通往知识生成的路径;交谈作为反馈方式,承担着阅读从文化圈层到共同体构建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杨艳涛 《大观周刊》2011,(27):192-19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7.
超越阅读:文本阐释理论中的阅读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阐释理论中的阅读范畴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概念 ;在宏观上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精神现象 ,更是一种人类文化与精神的最基本的“对话”模式、文献传播与文本阐释的核心形式以及人类生命体验的重要形态 ;在微观上 ,文本阐释理论则更多地注意、考察个体阅读行为的本质特征、价值意义与结构  相似文献   

8.
深阅读是多学科讨论的热点概念,当前社会面临“深阅读危机”,促进深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核心任务,但至今未见对深阅读的明确界定和具体阐释。现有研究对深阅读的理解主要有三个维度:与信息获取相关,与感受相关,与交流相关;而“参与性”是深阅读的基本属性。鉴于深阅读既是主体的参与行为,又是外部环境的作用结果,本文根据“生成认知”理论将深阅读定义为:读者这一具有心智能力的有机体与适合其条件的阅读对象相遇,在适宜的情境下产生积极的行为动力,进而发展而来的高参与度的阅读行为。文章剖析了深阅读对读者和社会的当代意义,认为数字时代深阅读的意义在于其具有“复合”价值,而新文本、新读者、新环境召唤着新型深阅读,应以创造相遇、丰富体验、回归对话为导向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图1。参考文献 53。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网络一代”用户,是指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用户群体。其图书馆使用行为有不同于以往用户的表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方法/过程] 利用LISA、CNKI两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并结合引文等途径收集文献,从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两方面对国内外图书馆学领域关于“网络一代”用户的研究内容进行对比、综述。[结果/结论] 计量分析显示:从文献数量随时间分布来看,国内研究尽管相对滞后,但是目前研究文献量下降的状况与国外相似;关键词分析可见:国内外研究背景、主要研究主题相近,覆盖了技术应用、图书馆服务、用户教育等多方面,明显的区别在于国外研究重视学习理论、教育理论研究,国内则重视阅读理论与阅读推广;内容分析显示:“网络一代”用户的图书馆使用偏好变化以及基于用户特征的图书馆服务变革均是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不同之处在于,国外研究者更重视基于样本和案例的分析,但与国内研究相比,缺乏理论指导和统一的分析框架。国内以定性研究居多,取样与案例分析不足。认为未来研究需要增加针对“网络一代”信息行为的切实调查,关注信息行为调查研究的理论框架设计。数字阅读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提升对“网络一代”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解与感知。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对社会阅读的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当前数字时代读者社会阅读概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社会阅读环境的变化给大众阅读带来精神、文化及行为层面上的影响,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引导社会阅读、促进读者阅读体验以及提高图书馆利用率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付蔷 《青年记者》2017,(22):20-21
媒介技术的发展锻造了全新的受众-内容交互模式:一方面,信息爆炸、多端口的内容接入模式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深度报道、调查式新闻中的垂直式、线性叙事与之方枘圆凿;另一方面,国内外各大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得以借助融媒体平台打造全新的内容展示模式,“文本”的载体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甚至虚拟现实都能够成为“文本”的载体与平台.新的技术手段与媒介交互模式带来了改造媒介生态的可能性.在新媒体时代“娱乐至死”的幕布下,矫正新闻阅读中的碎片化倾向,让深度报道、严肃内容吸引更大的受众群体,不仅是提升受众阅读质量的不二之选,也是加强新闻公共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是对图像成为主要的叙事语言、阅读图像成为大众阅读方式的一种时间性描述。高校学生作为阅读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尤为热衷于对图像的阅读。"读图"的背后,反映了他们崇尚多元、追求时尚休闲、接受简单信息、迎合大众文化以及逆反的阅读心理。为了正确引导高校学生的"读图"心理,图书馆应该接受、理解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形成机制,训练培养高校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视觉素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一部分,人们的阅读介质、阅读行为、阅读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数字阅读生态逐渐形成,而数字书房则成为建设数字阅读生态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媒介学理论出发,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分析数字书房如何改变读者的阅读行为,从而重塑阅读文本内容,推动阅读模式变革,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日常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4.
“轻阅读”、“浅阅读”、“泛阅读”,是20世纪90年代知识呈爆发性生产和文献呈海量增长之后的重要阅读学特征,那么在当前这个被电脑和网络技术信息化了的知识经济社会.在这“轻阅读”、“浅阅读”和“泛阅读”行为广为流行的时代.面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阅读率”的进行性降低趋势,如何才能客观理解发展中中国的时代特征,从而切实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导读活动呢?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历史书写和阅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史学史研究较多关注书写主体和文本,对历史文本的受众群体研究较少.随着高度互动的网络介入历史写作与阅读,读者群体成为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领域.在读者接受方式方面,从“滞后接受”到“即时接受”,从“视觉接受”到“视听一体化接受”,从“被动灌输式接受”到“主动抽取式接受”,发生了三次深刻的范式转换.在读者阅读心理方面,有随大流式的阅读心理,有消费娱乐式的阅读心理,有学习切磋式的阅读心理等.这些读者群体出现的新变化,也应该是史学史研究的重要维度,因为它们共同见证了历史作品的产生、传播、接受.  相似文献   

16.
郭学文  许萌 《传媒》2021,(4):64-66
微信阅读日益成为社会化阅读的入口.从媒介史的角度分析,阅读媒介的变化必然引起阅读行为的变化.分析微信阅读可以发现:微信阅读文本具有"鸡汤文"和"后真相"的特征;微信阅读是读者在网络社群内的社交行为;微信阅读读者的主体幻觉背后是商业和技术的控制.基于此,笔者认为微信阅读存在文本失去真实性和理性;功利性阅读稀释了阅读的纯粹性;阅读自主性丧失造成认知扁平化和阅读价值感降低等问题,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7.
数字阅读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获取图书的渠道、阅读图书的方式发生了不再依赖纸张和印刷的变化,阅读的内容也由印刷时代的单一文本变为多文本、多媒体。但承载着知识和情感的阅读,不会因技术的变化而消亡,相反,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阅读将变得更便捷、更丰富,服务于人们阅读需求的出版业将随之迎来一个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三重勾连”理论,从媒介技术、文本内容、社会空间场景三个角度对青年群体的睡前数字阅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呈现出社会共读和个人浸读两方面特征:社会共读方式催生出青年社群式阅读方式,也深入反映其社会交互的需求;个人浸读的转向源于睡前场景构建的“卧室文化”浸读空间,同时受到青年网络文化和工作倦怠心理因素影响,青年群体的阅读内容偏向浅层娱乐性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普及、学术出版的电子化和电子资源的海量化以及搜索引擎的“无所不能”,学术文献以纸张和磁盘两种载体并行传播,我们处在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行的时代。这导致了读者阅读学术文献的行为和习惯发生了改变。文章试图通过比对相关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分析目前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行的时代里科研人员在阅读电子版学术文献时的一些行为方式,并且分析这种阅读行为方式的改变对科学研究以及对学术图书馆的影响。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了解文本和图像在阅读心智模型建设中的作用,了解大学生阅读活动中如何处理文本和图像信息,及他们阅读心智模型建设情况,以帮助大学生修改完善阅读心智模型,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其阅读能力,增强图书馆的实用性。[方法/过程]根据阅读信息处理策略提出假设,确定文本图像阅读单位和整合项目,利用眼球追踪方法,调查肇庆学院不同学历不同年级大学生文本和图像阅读情况及其文本图像整合能力和策略使用情况。[结果/结论]文本和图像在阅读心智模型建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学生有较完善的文本阅读心智模型;图像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简单心智模型,完成部分特定任务,但不能解决复杂问题;在使用策略回答较复杂问题时,文本图像整合能力较低,花费在图像上的阅读时间较长;学校比较重视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图像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足。建议加强图像资源建设(阅读环境)、增强大学生图像相关知识(先知经验)、提高图像阅读和文本图像整合能力(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