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明芳 《图书馆学刊》2006,28(6):62-63,68
各地到苏州来从事工商业的外地人往往以同乡为纽带结成商帮,徽商就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徽人融于苏州的生活,有的数代相聚相传成为望族。徽籍藏书世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出现而逐渐形成,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盛行而发展,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吴地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2.
从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源流着手,指出抄书仍是历代藏书家增加藏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精抄精校泽被后世和楼名典雅用纸讲究等方面,阐述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抄书活动与一些典型特点及其不朽功绩,并著录其流传及现存状态、藏地。  相似文献   

3.
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的刻书活动及其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底本珍善、校勘精审和搜求辑佚、汇刻丛书等方面,论述了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的刻书活动及其重要功绩。  相似文献   

4.
创于宋代的苏州府学自建成后历代均有修葺,至清代整座建筑群体规模庞大,宽宏甲于东南。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时期,清代府学修葺工程最显著特征在于地方家族参与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此种变化的背后暗藏着地方家族利益的诉求,即他们常常将家族祠堂通过修葺工程移入政治高地的府学之中,或府学附近。地方官员和府学教授基于切身权益,从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随着家族祠堂的移入,地方家族势力在府学及其周边广泛渗透,改变了府学周边的环境,也直接影响了清代后期苏州城市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沈安华 《电子出版》1998,(11):25-27
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出好彩报──苏州日报社出版彩报5年来的体会苏州日报社电脑中心沈安华80年代末,中国的报业开始告别“铅与火”的革命历程。近年来,又随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和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不断创新,彩色报纸从无到有,日渐增多,它改变了我们的报纸多少年来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苏州藏书家版本目录学成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愉庆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133-134,144
通过对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藏书志》、潘祖荫、叶昌炽《滂熹斋藏书记》、孙从添的《藏书纪要》以及黄丕烈和顾千里在版本题跋方面的成就的介绍、分析,回顾和总结清代苏州藏书家在版本目录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强调其版本目录学研究,对后人鉴定版本目录、考证版本源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苏州藏书家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典藉,也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因此他们是吴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文章对苏州藏书家收藏乡邦先哲文献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介绍。以彰显苏州藏书家传承吴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档案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大量历史信息,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民族工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档案学的角度,对工业遗产档案的概念、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苏州工业遗产档案资源的抢救、保护等管理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技术创新,以期对工业遗产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挨你说     
《大观周刊》2006,(39):58-58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本期栏目,就将带你走进苏州。地道的苏州人说话是软软地,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同时,苏州还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古城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可,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清代苏州的潘氏家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诗书传家,在科举仕途上取得巨大成功,以致高官显宦世代不绝,俗称贵潘;另一支则致力于经商,积聚了巨额财富,赢得富潘之名。二者都是苏州著名的世家  相似文献   

11.
彭若男 《视听界》2011,(6):33-35
面对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渗透,城市台如何增强新闻传播力,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主动融合新媒体,不断强化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沉着应对,奋力突围。  相似文献   

12.
新年之际,我才从苏州回来,导师就授我以两厚本介绍苏州的新书,一本是苏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徐刚毅编著的《苏州旧街巷图录》(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9月版),一本是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与苏州市档案馆联合编选的《百年商会》画册(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11月版)。两书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展现了苏州市民生活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3.
苏州老山塘     
乾隆帝献给生母钮祜禄氏皇太后70大寿的礼物,是建于北京圆明园内的一条苏州街,这条苏州街就是仿照苏州山塘街建造的。山塘街位于苏州城阊门外,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于公元825年在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与繁华的阊门之间凿河堆土,修筑一条长堤,全长3829.6米。山塘街就位于这条长堤上。  相似文献   

14.
苏州的私家藏书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在推动学术研究和促进文化繁荣方面,作用不可低估。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是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丰富的典籍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地处上海、苏州之间,昆山地理上的优势引来了外商投资的目光。由于“出身”农业县,在招商引资方面昆山急于将自身修饰一番,利用互联网为外商安装慧眼,利用信息化加速城市与世界接轨。昆山信息化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明清两代的苏州才子是苏州历史上最多的。他们工诗文、擅书画、通金石,以多才多艺誉满海内。本文从这些苏州才子中挑选出其中作为藏书家的佼佼者。以此来说明他们在中国藏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因缘际会从客观上一次次将苏州古城保留了下来。如今,苏州新区老城交相映衬,梁思成当年于北京改造未竟的设想,似乎在苏州看到了踪影  相似文献   

19.
温州代表着一种健康的市场发育乃至社会秩序发育的模式,但它却正在走向苏州模式;造成这种危险的,正是苏州模式的致命病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清朝政府统一新疆以及对新疆的经营和开发,清代新疆文化发生了重要变迁。除政治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影响之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清代新疆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游牧经济的衰落、屯垦农业的勃兴、商业贸易的发展等经济因素对新疆文化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