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物理试题第24题是高考评价体系下的综合应用题之一.然而,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困难重重,特别是模型建构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如何通过试题分析促进高考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无疑又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其命题意图的基础上,结合解析和学生典型错误及成因,对该试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新环境下...  相似文献   

2.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物理试题体现出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过对该卷第26题的深入分析,对其命题意图、解析方法和学生解答的典型错误及成因进行较为全面地解读,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物理25题,以弹性碰撞和斜面模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深入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从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物理建模能力.其命题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着极强的示范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丁珂 《中学物理》2023,(17):48-51
2023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物理第25题是一道多物体、多过程的综合性应用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动量和能量观念以及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的思维能力.试题立足高考评价体系,落实课标命题建议,对现行高中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了明确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命题角度、考查目标及考核形式三方面进行评析,结合学生现阶段理解水平给出多种解法,并且立足当前一线教学真实情况总结出相应的教学启示,希望为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胜 《物理教学》2021,(2):74-76,80
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理综第25题立足核心素养,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该题进行赏析,并对不同解法进行了比较,从中获取教学启示,以期能够为后续的物理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77):148-149
通过分析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物理第25题的表征及特点,探讨了各小问的不同解法以及错解类型,并对高中物理同类的综合型习题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5题题型新颖,过程清晰。既考查了A、B两滑块的弹性碰撞和它们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又考查了物体在粗糙斜面上的往复运动,各种运动相互关联。题设三问,难度逐步提高,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选择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发散能力。本文将重点对第二小问进行分析,提供不同解答方法,进行思维拓展,并对运用动能定理解法的佯谬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8.
李明哲 《物理教学》2022,(4):70-72+76
2021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第18题和福建Ⅰ卷物理第8题,均选用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项目作为问题情境进行试题编创。本文从学业质量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进行试题分析,从而窥探情境化试题的编制思路,为物理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对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的解法。结合物理核心素养,对第25题的考点和考查能力进行剖析,把握命题方向,提出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21年高考理综全国乙卷物理第25题从试题赏析、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汪小平 《物理教学》2022,(10):62-65
本文给出了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第16题的多种解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同模型高考题进行了比对分析和拓展,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该模型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对该模型的相关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题目(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5题)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图1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分析 圆盘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于桌布以恒定加速度a做加速运动,圆盘在桌布的带动下(受桌布提供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也做加速运动,要使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显然有a>μ1g(圆盘的加速度);当…  相似文献   

14.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理综化学试题践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注重以学科育人价值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注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注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精选情境素材作为命题载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了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中学化学教师应注重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整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生活生产实际问题解决,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注重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加强学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鲁建全 《物理教学》2022,(10):59-61+26
2022高考全国理综甲卷第20题,运动过程复杂,很难定性分析。利用微分方程可求出各支路电流、导体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解析式。再借助软件作图,可以准确把握各个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2009年全国Ⅰ卷的物理压轴题难度较大,学生对所给参考答案不易理解.因此,笔者通过试题解读给出一种浅显易懂的解法.  相似文献   

17.
复合场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针对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第18题,从试题解法、与课标标准的契合度、试题来源和试题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在继续坚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保持“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对能力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就物理学科来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每年高考试题中,都会有许多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题目,一些前因后果需要教师从其背后去思考,去挖掘,从中探究出更多潜在价值,使高考试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数学素养导向功能、科学选拔功能、教学志向功能.文章对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科数学、理科数学第23题的证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物理高考试题(全国卷)第13题是一道与氯化钠有关的填空题,题文如下: 假设在NaCl蒸气中存在由钠离子Na~ 和氯离子Cl~-靠静电相互作用构成的单个氯化钠NaCl分子。若取Na~ 与Cl~-相距无限远时其电势能为零,一个NaCl分子的电势能为-6.1eV。已知使一个中性钠原子Na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钠原子而形成钠离子Na~ 所需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