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学正在与健康科学产生更多的关联,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健康信息学。2021年10月,“健康信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健康信息学的概念定义、内容框架、社会需求、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新冠疫情防控与健康信息学、健康信息学学科建设等主要议题展开讨论。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健康信息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与会专家的讨论,阐述中国健康信息学在起步阶段需要厘清的基本理论问题:健康信息学是什么,由哪些内容构成,发展过程如何,中国的健康信息学要如何发展。研究发现:①与大健康时代的健康概念相对应,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大的学科群,它囊括了将信息学应用于健康、生物、医学领域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学科,可以称之为大健康信息学或者生物医学健康信息学(BMHI);②大健康信息学与多个学科有关联,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包括众多的子学科,这些子学科秉承信息学共有的理论概念、方法技巧、技术手段,它们互有区别但又相互关联;③健康信息学研究从传统的聚焦解决临床医学中的信息问题,拓展到关注公共卫生中的信息问题,再拓展到关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信息问题;④在大健康时代,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机遇期,应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和提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健康信息学,推动大健康信息学发展成为教育部交叉学科类别中的一级学科。图2。表2。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2.
健康信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随着大数据技术及数字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健康信息学教育,培养具有大数据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健康信息学队伍,是“健康中国”时代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通过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法,以7所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证的美国图书情报学院(LIS学院)为研究样本,讨论大数据时代健康信息学(Health Informatics,HI)教育在大数据相关课程方面的开设特点;分析加入iSchools联盟的中国6所LIS学院健康信息学教育状况,并与美国7所LIS学院进行比较,对我国开展包含一定数量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健康信息学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学在文件管理领域的起源发展,通过批判反思提出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发展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信息学、社会信息学、文件信息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文献,构建信息学概念演变与要素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梳理文件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结论/发现]参照信息学“以技术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以业务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文件信息学实现了从技术中心主义到业务中心主义的转变,重视信息技术与组织机构和文件管理的相互建构和相互影响。未来的文件信息学应以人为中心,实现计算、认知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治理机制,进一步融入社会信息化浪潮和数字转型进程,并拓宽档案学学科边界,使其嵌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协同演进。[创新/价值]提供文件信息学发展演变的整体脉络,以期推动文件管理数字转型持续深化并赋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信息学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系统梳理该学科的学科范畴、学科范式和学科体系关联路径对国内健康信息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对20,559篇健康信息学论文的学科交叉现状和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究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四个维度进行开放性编码与归纳,从定性角度构建该学科的范式框架;采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健康信息学各体系要素间的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发现]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的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用户与信息行为、人机交互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与系统、文献与信息计量是目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该学科的范式框架和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我国健康信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策信息学是大数据科学范式下政策科学向大数据政策知识发现研究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方向,从该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政策文本量化的知识发现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可以指导数据密集的政策文本分析实践。文章基于政策信息学理论分析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兴起背景、概念内涵和研究框架,将现有研究归纳为面向政策结构特征的政策计量分析、面向政策内容特征的政策内容量化和面向政策语义特征的政策文本挖掘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总结各类量化方法的研究流程、主要类型及优缺点,并系统论述政策文本量化知识发现研究进展。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集中体现在政策信息爆炸性增长、多领域方法交叉融合现象凸显、政策分析需求复杂多样。未来应重点关注:建设领域政策大数据库、开发针对性的方法工具以及注重理论研究实践落地。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方法在网络信息计量学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主要来源于3个学科领域,即信息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数字统计学方法以及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提出由理论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和结果展现方法构成的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以促进网络信息计量学科的学科范式的形成。图1。表1。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7.
健康服务体系发展需要健康信息的支持,而健康信息人才是当前我国健康服务发展的短板。图书情报学应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求以及信息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需要的健康信息人才。本文采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北美12所LIS学院的健康信息学的教育模式、师资背景、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北美LIS学院健康信息学教育比较受关注,一些院校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健康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现状和健康信息人才需求发展的宏观环境,从设立健康信息学专业或培养方向、有机整合多学科和机构资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倡导课程体系标准化、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情报学优势等方面入手,提出我国综合性高校LIS学院开展健康信息学人才培养及教育改革的路径。表9。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8.
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ISI Web of know ledge收录的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II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文献计量学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文献;展现了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以科学引文和研究产出等为代表;呈现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①网络和网络计量的研究日益成为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前沿;②目前有关指标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研究前沿,且以指标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前沿;③文献计量学呈现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医学相结合的趋势。研究表明,文献计量学研究日益呈现应用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态势。图6。表2。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以及知识计量学并称为"五计学",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文献主题调研,定量分析我国"五计学"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五计学"各分支主题演化过程及学科建设进展,以期为我国"五计学"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设计"六维研究框架",分别从科研成果、科研基金、课程教育、人才与机构、科学评价、软件与工具6个维度进行数据调研,进而利用Citespace绘制文献主题演化时序图谱,分析我国"五计学"各分支演化过程与发展现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五计学"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发文量、项目支持、课程教育、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我国"五计学"研究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一方面针对本国问题研究、开发了一批中文数据库、中文文献分析工具等,另一方面,由学科建设初期对国外文献的介绍、验证研究转变为对"五计学"理论、方法、工具、应用的创新研究;我国"五计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突出,不仅学科发展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方法技术,而且在医学、化学等领域研究前沿预测、核心作者发现等方面得以应用;我国"五计学"研究对象广度增加,包含了文献、科学活动、网络信息、知识资源等计量对象;我国"五计学"研究内容由文献载体向知识单元的细粒度分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Ⅱ,以Web of Science(SCI,ISTP)中收录的1998-2011年间的521篇社群信息学相关文献及其所包含的17 968篇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发文时间、作者、机构、学科、参考文献等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明确社群信息学研究热点。结果显示,社群信息学研究还未迎来大发展时期,但知识储备速度在不断加快;社群信息学研究由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两个分支组成,其中,社会网络是主要分支;网络学习、社会网络、复杂网络、卫生保健将成为未来重点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1.
国外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话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信息学自9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包括图书馆情报学在内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为了解国外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题,以来自SCI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的703条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Ⅱ软件对相关引文数据和主题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信息通讯技术、社会网络、社群、社会资本构成了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群信息学包含的三个独立工作空间——信息技术空间、知识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与数字时代环境下档案工作者在处理人、技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致力于信息的形成与共享,实现信息权利与公平方面具有较大的契合性.基于社群信息学空间视角拓展档案工作空间,文章提出四种方式:社群外部知识空间构建——应用社群战略,拓展服务空间;社群内部知识空间构建——聚焦边缘社群,行使档案权利;社群技术空间构建——创建虚拟社群,创新服务模式;社群信息共享空间构建——全人类社群观,保存人类记忆.  相似文献   

13.
判断新兴研究趋势的技术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兴研究趋势的探测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新兴研究趋势的概念以及国外在新兴研究趋势探测上所做的相关工作,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对新兴研究趋势表现特点的总结,笔者提出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判断新兴研究趋势的技术框架,并以医学信息资源为数据来源,综合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来完成主题领域界定、主题特征表示以及最终的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回顾信息学的发展历程,讨论信息学的学科特性和学科架构,认为信息学的本质是创造性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已记录信息的处理或管理等问题,帮助信息用户从认知上取用信息的语义实体,从而获得想要的信息;指出信息学的发展规律和新方向是以信息用户为核心综合运用认知科学、智能科学、社会科学等来研究信息(知识)的获取与共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论文回答的研究问题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学与数据科学、数字人文与健康信息学等新文科交叉领域的关系发展的未来前景是什么?[方法/过程]论文从现有研究文献中图书馆信息学与数字人文、数据科学、健康信息学三个新文科交叉领域的关系类型出发,设计了民族志未来访谈,邀请三十四位国内图书馆信息学和情报学等学科的学者提炼这四个学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判断其相互间价值,并预测2030年最乐观、最悲观和最有可能的发展前景。[结果/结论]图书馆信息学与数字人文、与数据科学、与健康信息学在2030年更有可能出现的前景是并列有交集的关系,健康信息学相对更可能成为图书馆信息学的下位类,数据科学与图书馆信息学的关系相对更独立。  相似文献   

16.
网络计量学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计量学"一词存在着多种定义,这些解释随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网络信息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应用性学科。"网络文献"所具有的三个层次的信息分别是:物理载体层次、元数据层次和信息单元层次。网络文献与传统文献具有相当大的相似性,传统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可以运用于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人皆网民的时代已然到来。大数据在为我们提供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暗含着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对公民个人网络信息与安全问题的探讨已刻不容缓。探讨了大数据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以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特点推之公民个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分析,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网络信息安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人类知识在信息领域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增长和分化,形成了明显的信息相关学科群。面对新兴信息学科的挑战,本世纪的世界图书馆信息学(LIS)界主要采取了淡化自身独特性、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本文在质疑这一策略的基础上,旨在围绕彰显学科独特性实现三个目的:①梳理图书馆学和LIS共享的基础概念体系;②从上述概念体系出发,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逻辑架构;③从上述逻辑架构出发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到LIS的历史轨迹,反思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和不彻底性。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建立在推理和对史实的思考之上。梳理出了包括数据、意义、知识、信息、文献、社会交流系统、图书馆、信息用户在内的学科基础概念,推导出由信息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相关问题主导的三层次(哲学相关理论、科学理论和技术)学科架构。从LIS的逻辑架构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向LIS的演化轨迹,可以得出若干重要启示,包括:融贯的LIS比传统图书馆学更接近于这一逻辑架构,因而更适合作为统一学科立足于信息学科群;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战略有可能导致LIS更加偏离自身的逻辑架构,甚至有可能导致其解体;而一旦LIS解体,传统图书馆学的独立存在价值也难免受到削弱。与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策略相反,本文认为,通过在新信息环境中凸显自身独特性、重新定义信息有效查询与有效获取的含义,LIS有可能在维护自身统一性的前提下,拓展发展空间,并奠定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稳固基石。图5。表1。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职业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在百年间经历了鼎盛与衰退。当前在信息科学兴起时代条件下,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正面临新的生存挑战。在保持传统为社会实用服务的教育职业取向的同时,还必须不失时机地调整、更新学科教育内容,及时融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技术双栖信息专业人才,才能使学科真正稳定地屹立于高等教育学科之林。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大数据的含义及特点,图书馆与大数据的关系,包括数字化文献及多媒体资源、移动图书馆、智能手机及高速网络、新兴网络技术为图书馆提供了大数据资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一体化信息资源服务、新知识服务、可视化服务、构建专题知识库、智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为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