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8,(10):71-72
初学新闻采写,失败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依旧懵懵懂懂,找不到其原因何在,同样的错误下次仍然照出不误,这就不能不想点办法了。我们寻思:初学写作者从教材上学习新闻采写时,往往只从理论上知道“应该怎样写”,却很难从实践上懂得“不应该怎样写”。于是,对自己稿件中的问题也就容易陷人“灯下黑”,更拿不准稿件不被采用的关键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2.
报纸理所当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办成只懂迎合部分读者兴趣口味的街头小报。作为党的喉舌,它的主流还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政府的决策部署,显出其应有的大气,即“高瞻远瞩”的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3.
章读懂了才有味道。近日偶读《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愈读愈觉其饱涵意蕴。老师很不满意爱因斯坦迟迟送来的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从课桌下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一只说:“这是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另一只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是总比这两只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4.
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不但能写作,也得会修改。这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因为它是"更上层楼"的一种再创作,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古今中外均重视文章的修改,我们今天搞文字工作同样需要慎重对待文章的修改,同样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求采编的新闻稿件能够保持较高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伟大的历史转型,这就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单一的国家经济向经济全球化转型。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转型就是我们报道的母题,一切报道都要围绕这个母题进行,我们有责任用最生动的事实,最精美的语言,最恰当的形式表现这个母题,在大大小小的报道里映现出这个母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转型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是党在中国历史上创建的功勋伟绩,报道这个母题在深层意义上就是歌颂我们的党。一历史社会转型就意味着社会整体转向,经济领域在变,由经济领域的…  相似文献   

6.
只要宣传主管部门一强调“把关”,一些媒体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紧螺丝”,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把关”是否就意味着捆住大家的手脚?是否就意味着扼制了大家的创新追求?是否就意味着无所作为?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把关”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即使“把关”,也会是盲目的而不是自觉的、被动的而不是能动的。最终,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采访实践告诉我们,采访是一门艺术,把握得当,带来的是挖掘深入,资料充分,形成的新闻稿件内容饱满而视角独特,把握不当,必定是一次失败的采访,后期写作和制作出的新闻质量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何谓“硬新闻”?我理解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以严肃题材为主,是反映经济、政治、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新闻,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未来;二是报道方式以深度、思考、分析见长。它报道事实——发生了什么,但同时分析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以及事实包含的意义——它意味着什么。它不报道一只猫长五只脚这种琐碎的东西,不以娱乐、噱头取胜。  相似文献   

9.
周忠玲 《新闻传播》2004,(12):35-35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它是反映事物的量的基本概念。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数字就是一种最准确的表达方式。新闻中的数字有时可以直接衡量一篇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同时可以使报道的事物起到务实的作用,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还能较直接地反映一个单位工作、生产的进展、成就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抓问题是解放军报的传统和优势,是解放军报的“名牌产品”。但是,有些作在写稿抓问题时走入误区:因为瞎抓而抓瞎,“放到篮里都是菜”;因为看不准而抓不准.捡了芝麻当西瓜。于是,“名牌产品”有了假冒伪劣,伪问题经常出现在来稿中。我们说一个问题是伪问题,意思是说.从新闻角度看,它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价值的甚至是有害的。新闻写作中  相似文献   

11.
在外采访,在家编稿,向通讯员约稿,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从什么角度采写新闻?用什么标准选择稿件?这就是我们经常思考的新闻选择问题。那么,报纸究竟用什么标准来选择新闻稿件呢?在实践中我们把它归纳为:量价值、选角度、提问题、找由头。概括地说就是新闻选择的四把尺子。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篇有影响的新闻报道,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角度和特点,或因其新,或因其难,或因其疑。我们只有从这些问题中选出最佳的新闻角度,突出特点,树帜引路,探索新径,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那么,如何选择新闻角度呢?  相似文献   

13.
在时下的电视和报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或者了解到……”,“某某(采访对象)对记者说……”,这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新闻稿件的一种写作模式,可以说,这意味着记者成了新闻稿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军事记者》2003,(7):53-55
一摄影作为瞬间的艺术,它所表现的虽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瞬间情态,但就这瞬间而言,却是生活本质的反映,是摄影艺术家长期对生活观察、对人生思考、对艺术追求的能量释放,没有这些因素,摄影的瞬间性也就不能成立。任何人都能够按下照相机的快门,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成为摄影家,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照相机无疑只是一种辅助工具,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摄影家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会产生出“瞬间”的艺术作品。那么作为摄影的特质“瞬间”,它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态呢?应该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瞬间”只是作者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5.
崔式金 《军事记者》2005,(12):56-56
在一些新闻稿件和事迹材料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典型材料”,比如:某某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某某母亲去世,执意不回家为母亲处理后事,仍然一心一意带领战士训练;某某为了部队建设,多年来没吃过一顿安稳饭。没睡过一个囫囤觉,等等。  相似文献   

16.
刘世琪 《新闻世界》2009,(11):33-34
电脑进报社,实现无纸化办报,是纸质媒体办报手段的革命,它不但给我们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也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高效率。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遇到必须解决的难题——如何预防电子新闻稿件报道失实?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一年我们收到不少政治工作方面的稿件,由于各种原因被我们“卡”了下来。我想对此类稿件作一些分析,既是业务研究,也是给有关作一个“交待”。不一定准确、正确,交流交流自己的看法吧!  相似文献   

18.
梁衡 《当代传播》2006,(4):90-92
每一个评论都要有一个真靶子;未成稿时题为梁成稿之后题为眼;把版面的眼睛做亮;编辑稿件应多用刻刀少用锉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畅 《记者摇篮》2005,(9):46-47
作者送来两篇稿子,一篇“大”的。一篇“小”的,编者留下了这篇“小”的,“忍痛”把那篇“大”的退了回去——提了修改意见,请作者重新写来。很显然,编者退稿之所以“忍痛”,是深感作者为了那篇洋洋几千字的“大”稿肯定费了不少心血——为作者的“吃力”而“痛”。但在编者看来,写这样的“大”稿虽“吃力”却“不讨好”,原因是编者认为它有些“言之无物”。相比之下,这篇《提倡写“羊尾巴”新闻》的“一得”,却很新颖实在,绝无“无病呻吟”之嫌,读来有些味道。由此看来,写论文虽不是“纪实”,但要求文章“实在”却是“通例”。我们在本刊改版时特意设了一个“编采一得”的栏目。就是想让编辑记者把在新闻实践中的“一得”记下来,从实践的“一得”中悟出“多得”来。  相似文献   

20.
看了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先闭上眼睛,想象有一棵大树从来没有经过人修剪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棵大树枝杈纵横,主干与支干几乎不分,没有层次,没有高度,给人乱糟糟的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树这个样子呢?很简单,原因是没有人修剪过它。“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稿件也是如此,许多最初摆到你写字台上的稿件是一棵没有经过修剪的树。这棵“树”按照作者的意图疯长,根本就不符合你的标准和版面的要求。怎么办?拿起剪刀,把多余的“枝杈”剪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