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主问题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了三种主问题设计的类型:一是抓住课文中的矛盾点设计主问题;二是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设计主问题;三是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设计主问题.主问题设计得好,具有“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宁鸿彬老师极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他极善于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宁老师的“妙在这一问”的提问设计艺术,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们把在课文的阅读教学“能起主导作用,能在整体参性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理解、创新的问题”称为主问。一堂课主问题设计的好坏直影响到其教学效果的好坏。请意这里说的是“主”问题,而“难”问题,具体是指:能对文的分析理解起到“牵一发而动身”的效果的问题,如俗话所的“扯着葫芦根也动”;能最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思考讨论的问题。对“主”题的讨论分析应该是有助于“难”问题的解决的。能一节课上完的自读课文,主问题和课文问题是一样的,那些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课时课文则不能如此。不妨将整篇文的问题按课时数分…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宁鸿彬提出的“主问题”阅读教学理论指出,所谓“主问题”,就是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因此,笔者不断地努力去研读文本,力求发现并设计出能“一问抵多问”的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深读课文,激发他们主动研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高明的老师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宁鸿彬老师善于以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有效避免了浅层次的“碎问碎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宁鸿彬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这三个课例为例,探讨其主问题的特点与设计原则,可以获得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慧芳 《考试周刊》2013,(81):39-40
语文阅读教学呼唤高效课堂.课堂的高效。源于教师的高效提问:摒弃一问一答的满堂问.以“主话题”引领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使课堂提问呈现简约美。“主问题”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提问的简约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理解、交流、提升空间。设计提纲挈领的“主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感悟,可以使师生从繁琐的“你答我问”、“一问一答”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围绕《孔乙己》的教学谈谈主问题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倩 《教学随笔》2016,(3):122-1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给学生留存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出“真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对中高年级有关课文的把握,凸显课程性质,可以适当引入“主问题”推进的方式。我们的追问就可以围绕主问题展开,或者由追问引出主问题,主问题中有追问,追问下有主问题,用巧妙的问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对话,获得熏陶,提高能力。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并追问呢?  相似文献   

9.
一篇课文,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故事情节到知识架构,学生要学习、掌握、理解的内容确实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主问题,往往会陷入“满堂问,杂乱无序,问之无趣、答之无味”等困境。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索主问题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开展主问题式的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精心设计主问题是基础,分步达成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余老师潜心研究的“主问题”设计可谓立意高远。“主问题”所研究的是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所追求的是“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所引领的是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主问题”设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警语:“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编按]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以往那种“满堂问”,摈弃那些繁多、零碎的问题,转而结合文本特点与教学实际,强化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干”,针对每一篇课文精心设计一个或一组问题,即“主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深入阅读和潜心思考,可以起到化繁为简、提纲挈领的积极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摸索,谈一谈在设计“主问题”上的一些体会与心得。  相似文献   

13.
“悬问求解”,指的是在单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一至几个主问题,点拨学生自求解答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悬问”,能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求解”,则将教师的艺术设计化为几十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吸收与表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邵军 《辽宁教育》2011,(4):37-38
教学实践表明,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可以起到以一驭十、提挈全篇的作用。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在整体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创新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能对文本的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的“主问题”?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这样的“主问题”设计呢?  相似文献   

15.
一、主问题必须行使“当家”的权利 主问题必须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实实在在的统治权,对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有高屋建瓴而又自由灵活的掌控力,使教学中的教师既具有统领千军万马、挥洒自如的大将风度,又具有谋划精当、料事如神的战略家深度。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可以起到串联教与学的活动板块,避免提问零碎、肤浅、繁杂,增强教学有效性等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重点关注“主问题”的设计,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长时间、深层次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7.
——教学警语“: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一先看几个“问题”的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请同学们把课文分成四部分,并试用表格将它们的内容表现出来。《麦琪的礼物》:试从时间、主人公经济条件、夫妇之间的感情等几  相似文献   

18.
问读——以“问”(发现问题、质疑辨难)的形式带动课文的阅读: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问读教学设计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曾玲 《南昌教育》2007,(9):33-33
一天,我讲《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廉 《宁夏教育》2000,(1):38-39
怎样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呢?“以问促读”是个好办法。所谓“以问促读”,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熟读精思,不仅读课文内容,而且在读书过程中逐步具备独立阅读能力。下面举一例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