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城》是沈从文牧歌式小说的代表,自1934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为多种语言,迄今已有四个英译本。国内外学者对《边城》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其译本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而从中国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则更少。文章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视角入手,对照原作,对比分析了《边城》的金隄译本、戴乃迭译本以及金介甫译本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戴乃迭译本保持原作的精神姿致,入于"化"之境界。  相似文献   

2.
翻译绝非易事 ,文学翻译若能再现原文风格则更难 ,杨必先生所译《名利场》可以视作英译汉翻译作品的最佳译作。译文精彩之处视为译者典范 ,为文学作品的英译汉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汉学家HerbertA .Giles的译文《醉翁亭记》 ,给了我们把美学思想运用于翻译之中的信心。在他的译文里 ,Giles发挥其母语娴熟的优势 ,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充分体现了原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使原文与译文“美善相乐” ,达到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 ,从而准确而传神地体现出原文的神与形、风骨和意境  相似文献   

4.
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关注人的全面写作素养的养成,关注写作的内在规律,是朱光潜作文观的 核心。写作之外看写作,作文教学是一个内外结合、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作文的过程论、境界论、作者 的素养趣味论三个方面探讨朱光潜的作文观,深入挖掘可供今天中学作文教学借鉴的传统教育财富。  相似文献   

5.
莫言文学作品《红高粱》富含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东方言词汇,是传承和传播山东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翻译美学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将传统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审美调节、审美共情、审美再现等美学翻译策略进行有机整合,对《红高粱》中山东方言词汇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呈现易于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的方言翻译新范式,可有效拓展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阐释了《名利场》杨必译本中幽默言语的翻译策略,指出幽默言语在翻译过程中既要注重原语文化,"忠实"传达原语文本中幽默诙谐风格,又要根据目的语文化中读者群的可接受度适时调整翻译策略,尽量把"文化缺省"所导致的翻译障碍灵活处理,达到作者、原语读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的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7.
《說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它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古文和古音、训诂的重要桥梁。文章从"衣"部字的解说体例、语义分类、编排情况等方面对"衣"部116个字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他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种才能,却屡试不第,终身未曾做官,始终是布衣。但他未能沿着辛派词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豪放刚健的新风格之路走下去,却以一个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清客身份的词人出现,承袭了周邦彦的词风,崇尚雅词,反对俚词,刻意追求形式,讲究词法,推敲声韵,尤其注意雕琢字面。正如张炎在《词源·字面》中所说:“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较少,《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一书弥补了此缺憾。此书的特色在于从学术的层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诠释方式的发展与演变予以全方面、多角度地论述,注意吸收学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探讨《论语》在政治、教育、社会风尚与宗教方面发生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可谓"百花齐放"。这些教材大部分是以翻译技巧为主要内容,用不同形式呈现出翻译"怎样译"的问题,从而出现了翻译技巧杂乱无章、翻译理论稀缺罕见的现象。本文以两本常见的翻译教材为例,指出翻译技巧的选用和翻译理论的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水西悲歌》是一部反映贵州重大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它符合吴三桂捏造水西反叛、镇压水西遭到水西部族坚强抵抗的历史真实;塑造了众多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刘晓庆的《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为“自传型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对该书进行了较为全面详尽的评论,最后得出六条结论:一,在整个社会缺少自省意识、忏悔意识的今天,此书有积极意义;二、刘晓庆再不是祥林嫂,她是一位个性解放的女权主义者;三,该书具有一定的文体意义,它丰富了中国报告文学的题材、体裁,张扬了个性;四,肯定了刘晓庆的顽强拚搏精神和不懈的追求;五,文章指出书中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感人至深;六,刘晓庆是个孝顺的闺女。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学翻译的研究由来已久,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尤为重要。在翻译莫拉莱斯的小说《布娃娃瘟疫》过程中,笔者拟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源语语篇与译语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解决翻译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4.
由于网络和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国外电视剧、电影成了人们日常娱乐节目之一。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中国观众来讲,汉字字幕是传递剧情信息和达成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归纳了英文电视剧《越狱》中使用的字幕翻译技巧与策略并对剧中个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关联理论是字幕翻译的最佳指导原则,从而有助于观众进入源语言语境更好地理解剧情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中语序有一定的差异,各具特点。以廖美珍教授的译作《在亚当之前》为例可以发现,英语语序灵活,常常会出现倒装的语序来加强语气、突出重点或平衡结构;而汉语中使用倒装语序的情况较少。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常常会变换原文的语序,将倒装变换为自然语序。廖美珍教授使用了倒装语序转换为自然语序以及同序转换等翻译技巧,使得《在亚当之前》这部译作不仅忠实了原文风格,而且流畅、地道,便于汉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有许多可比之处。在比较中阅读,有助于我们更深 入地理解这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由袁行霈先生主编的面向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21史》,于年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教材19998集中了九所高校的专家分任各编主编,并由全国十九所高校的三十位教授集体编写而成。这部文学史教材以新的视角观照中国上下三千年文学发展的历史,视角新,体例新,观点新,源流分明,脉络清晰,见解精辟,新义迭出,确是一部面向新世纪的好教材。我们在首次使用这部教材的过程中,己经深深地感受到这部教材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对这部《中国文学史》教材简作评述。一这部文学史教材体制宏…  相似文献   

18.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艺术性最高的一部。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经行阐述,结合《老残游记》两种英译本中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文章指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杨宪益夫妇倾向于使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本的可读性;而哈罗德·沙迪克则更多地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尝试通过网络语料来证实作者对"中南"英译对应词的猜想.通过搜索引擎,笔者调查了国内网络上"中南"一词的英译情况,同时,选取了比较权威的英美澳网站语料进行检索,结果验证了"south central"和"central south"的可接受性。虽然没有完全排除"central south"在一定范围内的使用事实,但是,从检索到的语料来看,"south central"优于"central south".  相似文献   

20.
英文中有几个词可以翻译成中文的“大学”,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适用范围。“University”一词是中国的大学在翻译自己学校名时最喜欢使用的词。因为如果你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它的中文解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