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到语感,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陌生,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但如何增强学生的语感呢?通过实践,我认为一定要"读"占鳌头。一、精读增强语感精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经过编者的精心打磨,非常适合精读。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遣词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4-5篇课文,这些课文大致可分为精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每个单元的前两篇课文一般都是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精读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然而,精读课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因为精读课文教学既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  相似文献   

3.
从第二学段开始,统编版语文教材将单元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从单元语文要素的核定来看,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共同承载着相同的单元训练任务。那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相比,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上有着怎样的不同呢?笔者以为,略读课文需要关注与单元核心目标之间的关联,凸显其整体把握的视角,在前后勾连中彰显略读课文应该承载的教学作用。本文提出要关照单元,在整体梳理中研制精准的教学内容;紧扣练习,在前后关联中设置清晰的教学路径;契合认知,在考量学情中遴选适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区分一个单元内不同课文承载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安排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两种类型。教师在单元教学中,既要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又要注意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目标上的密切联系,使二者在达成单元教学目标上能够发挥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数量不断增加,略读课文的教学与精读课文一样不可忽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在读中掌握领会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占的比例很大,是教材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的精读,其实就是仔细研读,主要特点体现在精和研上。所谓精,就是精细全面,研就是钻研、研究,细细咀嚼。既要领会文章形式,又要掌握文章内容;既要仔细理解文章字词句篇的表层  相似文献   

8.
略读课文作为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课文类型,承担着学生自主学习,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功能.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在选文内容与文章编排上有其特殊性,蕴含着独特的教学价值,不能与精读课文混为一谈.通过对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编选研究,探索出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提出小学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要重...  相似文献   

9.
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在精读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运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的自主型学习实践。然而,现行教材中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关系更多关照的是人文内容方面的,在语文能力方面的关联度不很清晰。因此,学生在学习略读课文时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选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有机组合、互为补充,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选读课文既不作为教学内容,也不作为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几乎是一块未曾开发的"处女地"。为此,探寻选读课文教学策略,力求发挥选读课文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略读课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已经和精读课文平分秋色了。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叶圣陶先生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那么,具体该怎样实施呢?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精读课文的教学逻辑相对略读课文来说显得清晰、明确,而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目前还是处在松散无序的状态。略读课文的价值定位不容忽视,亟须语文教师在单元整体的视域下重构其教学逻辑,让略读课文的教学变得更为立体深刻。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目前,在教学中,教师不知道怎么定位略读课文,导致略读课文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在"略而不简,重在精教"下功夫,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课改的深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下学期就编入了略读课文,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也在加大,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已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略读课文数量增多,略读课文的教学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叶圣陶先生这样告诫过我们:"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  相似文献   

15.
搞好精读课文的解读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起点,亦是搞好语文单元教学乃至模块教学的一个基础。对教材中安排的精读课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其文本的解读必须在一个"精"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课本在安排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选读课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数量逐渐减少,略读课文数量逐渐增加,选读课文到三年级后虽保持相同数量,但所占比例也在增加.面对这样的教材编写序列,教师应如何使精读课文教得更"细",略读课文教得更"简",选读课文教得更"活"呢?  相似文献   

17.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采用“文选”式编排的。不少语文教师只知道一课一课地教课文,一学期教完几十篇课文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很少思考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如:语文教材为什么要把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什么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习作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编排上呈现出序列化的特征,注重习作能力的螺旋上升。习作单元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单元教学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在教学上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立足教材,把握文本教学目标,明确编排意图;掌握课文表达技巧,内化写作技能;巧妙运用例文板块,打好习作表达基础,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新,打好习作基础,有效开展精准教学,让语文要素切实落地。  相似文献   

19.
郑亚君 《辽宁教育》2012,(11):83-84
选读课文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此类课文既然被命名为"选读",就意味着教师处理它们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既可像精读课文那样"精雕细刻",也可如略读课文那样"简约丰成",更可按照教材要求取  相似文献   

20.
略读课文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根据实时课堂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模糊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和教学目标,略读课文教学步入了误区,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因此,怎样正确处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关系?略读课文该怎么教?这些问题值得深思,需要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重新审视,寻求对策,以开拓略读课文教学的新天地、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