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基本关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的历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希 《培训与研究》2009,26(11):73-74,9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基本关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的历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治理视域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优化意味着要将治理理论、治理思维、治理方法、治理手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和环节之中。这对于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科学化发展以及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育人合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协同运行机制、统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资源等方面对治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优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史上最强人工智能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现存样态,具体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向虚拟化、隐性化转变,客体向主动化、自愿化转变,主客体互动方式向人机交互模式转变。ChatGPT在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现实主体的主体性被遮蔽引发主流价值裂化的危险、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导致负面效应的可能、人工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走向技术决定论进而走向唯心主义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主体的主体性建构,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实践转向,辨明技术本质回归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之道,来有效规避技术风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将执行方案作用于执行对象,促使执行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动态过程.文章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构成以及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特定表现样态及其发展规律,借鉴有益经验,理解其运作的社会环境因素,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发展的一门科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参照系获得的知识,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具有价值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对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回应。参透问题逻辑、促进视域融合、实现内源生长、构建整体图景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诉求。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是人们在感知、接受、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状态、表现样态和运行状况的总体印象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重要一面,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合法性和运行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命题的出场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正其位"的逻辑前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端其行"的重要遵循,关涉思...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描绘出崭新的实践图景,注入鲜活的创新动力。从价值维度看,数字化技术能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活动需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崭新样态,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虚拟体验场景。但在现实维度,教育主体“技能恐慌”、教育内容“庞杂碎片”、教育方法“喧宾夺主”等多方面挑战,日益成为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式微性”力量。因此,在实践维度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化素养、优化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呈现、重视教育方法的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数字思政”育人效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上把握好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有助于在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更好地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的重要趋势。但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也隐匿着一定的伦理风险,呈现出隐私侵犯与责任失守、智能仰赖与茧房围困以及情感疏离与交流异化等多方面伦理风险样态。究其成因,与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发展过程中工具理性偏移弱化人文关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技术素养的欠缺以及伦理规制与政策法规的迟滞等关联密切。据此,要强化责任自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责任伦理规制;回归教育主体,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聚焦情感向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教育场域中的情感温度等风险规避路径。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研究缘起于理论、实践、认识和时代的四重需要,是学科研究领域的新兴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是一种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基础上的高级认知形态,包括学科理论建设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教育实践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体现着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决定着学科优化发展和立德树人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核心议题:概念内涵阐释、表现样态解析、学科优化路径和理论价值意义。展望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研究可以从思维结构的微观解析、思维运用的历史考察、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维培育和运用、思维形态的丰富和发展等方面着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地展开。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智能科学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但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隐匿着伦理风险,呈现出主体地位消解与情感疏离、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发展异化、个人隐私泄露与权责不清等多方面的伦理风险样态。其生成原因在于其与相关主体的技术素养欠缺、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自身的局限、伦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滞后等有着密切关联。为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需要“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伦理空间、“以术为用”增强智能思政的技术治理、“以法为界”构建智能思政大数据责任伦理规制,推进做好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对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10方案"实施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过程简单化、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多样性的评价主体、建立综合性的教学过程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推动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的现代教育。高校在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强化和建立有利于学生主体教育的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体教育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根据矛盾论的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因此,运用矛盾论的原理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进行分析,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明确该矛盾的运动机理,然后采取切实措施,以化解该矛盾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样态,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以抗美援朝精神生成逻辑及内涵意蕴的阐释为基点,明晰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将抗美援朝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时代新人的培育和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的整合,以及对社会心理的调适,不断与社会相容的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不断发展着的教育主体以及动态运行的社会,就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外动因。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适应与超越的过程,它并不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也不是对社会的消极适应。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构建方面研究的逐渐增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但同时也涌现出了更多新的研究热点和矛盾问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接受的目标设定以及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认同度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被削弱.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即通过共同体系统整合各领域主体在价值需求指...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场革命([1])。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为研究带来了全新视角。通过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元理论得到了拓展;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分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阐释其发展的时代要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究其实现路径,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与外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体)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并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  相似文献   

20.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以此为出发点,笔者试图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表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施教育手段、方式等)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的规律。具体表述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层次。以及实施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内容之层次以及教育手段和方式一经确定,付诸实施,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具有反作用;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受教育者不断接受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形成与之相符合的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