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南宋时期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结合现代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出可借鉴的部分。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读书二题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和读书的民族。中国的先贤们留下有极其丰富的读书文化遗产。读书须先立志、读书须先正心,就是中国先贤们总结并提倡的正确的读书心态。中国的先贤们提倡读书人确立高尚、大公、长远的读书志向,深谙“志不强者,智不达”的道理。中国的先贤们提倡读书人确立正心诚意的读书心态,要求读书人做到心公、心虚、心定。中国先贤们提倡的读书心态,对当今的读书人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崇尚读书的良好氛围,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往可以知来,宋代大儒朱熹所提出的"读书明理"的读书观对现代图书馆建设有着三方面的启示:即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图书馆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每个图书馆员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的良好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5.
朱熹论读书     
朱熹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钟情于教育事业,不断继承和丰富前人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如何读书和做学问,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书籍之于人,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无论是整个人类还是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读书生活研究数字化,一是要建立毛泽东读书生活数字图书馆,二是要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剖析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书生活研究数字化,不仅能够创新方法本身,而且还能够让我们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挖掘出更多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但书籍的教育影响作用仍然是没有其他任何方式可以替代的。本文以培养国民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围绕家庭、学校、图书馆、社会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讨论了如何促进全社会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粗心好读书     
苏子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于自知。”可是我要说:“何妨细字酬清客,难得粗心读好书。”粗心读好书,自有一番道理。好书有万千,当粗心处不妨粗心,当细心处也必须细心。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苔,也是草,“苔、草”同用,但不碍文章,而且以“上阶”与“入帘”写出苔青草绿的动态,自不必去计较“苔、草”是否“梨和水果”的关系了。但是,读杜甫写王昭君的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则不同,就必须细心。粗心人读此,匆匆一瞥,皆不知“青冢”之妙。如果参照《归州图经》“胡中多白草,昭君冢独…  相似文献   

11.
周静  王友胜 《图书馆》2008,(2):44-46
宋人读书范围广、数量多,读书人不分阶层,队伍庞大,整个社会形成浓厚的读书风尚。读书生活和读书带来的崇高社会地位促使宋人具有自觉而强烈的藏书意识。当藏书越来越丰富,又为阅读和学习提供更多方便,使人们读书更努力。宋人的读书和藏书相互促进,助推了宋代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读书应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如何在生命有限时间内读好书,从而提升人生的高度,已成为一切有为之士积极探讨的人生课题。毛泽东穷其一生的读书历程,形成并倡导科学的读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十目一行”读书法 清代学者阮元读书治学甚勤,曾示:“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这道出其读书的诀窍。他主张对一般性的书,可以粗看略看,而对重要的典籍则要精研细读。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作家曼戈尔在写《阅读的历史》时,开篇就引用福楼拜的话说:“阅读是为了活着。”但是,毫无疑问,现在这种重要的生活需要正遭遇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比如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里就坦言:“现在大多数人都不读书。”尽管如此,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爱书人依然固执地向这个世界传达着他们对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知识结构与读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讨论大学生阅读的意义、读物的选择和读书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6.
17.
一道 《出版史料》2004,(1):52-52
1927年,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曾对爱好文学的学生赵家璧说:“文学的园地等于一个蜘蛛网,你如有爱好文学的素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家危难,社会上兴起“为救国而读书”的口号,将读书与救国结合,试图实现书生救国.“读书救国论”兴起后,知识界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读书到底能否救国成为时人议论的重点.“读书便是救国”是对“读书救国论”的积极认识,认为读书能够救国.也有人觉得在抗日危难之际,光读书无益,不能解决救亡的根本问题,所以提出“读书不能救国”.时人的诸种言论反映出国难之际的知识界并不统一,读书能与救国结合,但能否实现真正救国却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9.
20.
二十余年来致力于“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曾祥芹教授,以其道德文章,具体实践了中国传统的“新儒家”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出色地诠释了朱熹读书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