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可以相信,当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精神,他的抱负水平和创新能力非但不会降低,而且会更加高涨和强劲。  相似文献   

2.
3.
王石川 《留学生》2010,(7):40-40
教育改革如何改?笔者认为,应一切从人出发。某省一位教育厅副厅长指出.高校应以育人、以学生成才为中心。诚哉斯言!笔者在采访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先生时.朱先生对这一话题也颇有感慨.他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就是把人变好。  相似文献   

4.
“爱”是什么?刘立新“爱”是什么?我在20多年的工作中一直寻找着它的答案。17岁,正值花季年龄,我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一聋哑学校任教,开始了我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生涯。在这里,我学会了与聋人交往的特殊工具──手语,知道了手语中“爱”的手势怎么打。室外教学,...  相似文献   

5.
幼时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般诱人,  相似文献   

6.
邱适 《老年教育》2010,(5):48-49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教师月刊》创刊号“优秀教师的核心品质”栏目中,载有访谈5位教师的记录,读了很受启发。受到什么启发呢?作为教育学教师,三句不离本行。只是一向主要从书本上了解教育学,张思明老师的自述帮助我了解实践中“教育”的真谛,从张思明和华应龙老师的自述中,又进一步了解实践中“教养”的涵义是什么。且从他们的自述谈起。  相似文献   

8.
钟瑛 《语文知识》2002,(6):35-35
从1998年句式仿写进入高考试卷到2000年正式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列入《考纲》,句式仿写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在众多的仿写试题中, “格式”这个概念经常出现,但因命题人对其理解不同,所以在不同的试题中其内涵有很大差异。现列举几例并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金瓶掣签”?藏传佛教人士寻访转世灵童是按照宗教仪轨和程序进行的。自清朝乾隆57年(1792年)中央政府颁行“金瓶掣签”制度以来,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产生要按照宗教仪轨寻访出几名候选灵童,然后在释迦牟尼像前金瓶掣签以定,最后报请中央政府批准。什...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有关“功”的知识中,我们学习了两个含有“率”字的物理概念:“机械效率”和“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著“建构主义在职业与生计教育中的应用”中的一节。标题是本节原有的。本节对建构主义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包括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因此,词、格律诗、曲都是古代诗歌体裁的小类,就像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是散文的小类一样。  相似文献   

13.
14.
"知识核心时代"已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如何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对基础教育至少有三个价值追问:一是基础教育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方向。二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目标。三是"基础"的种子是什么?这是"靶心"。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种子期",哪些可以作为"种子"呢?素养的"种子":友善、思  相似文献   

15.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中说:“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三千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学校素质”?我们常常讲学生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校长的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素质”一词已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校长的管理行为。不过,大家都重视了人的素质,却忽略了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学校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将“学校素质”引入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7.
“语文”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说,语言文学论,语言文章论,等等,不一而足。百年语文,百家争鸣。语文,作为中小学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源不明,何以为教?为此,需溯源穷流。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曾多次播放一个题为《诸强印象》的短片,短片中给东道主之一的荷兰队打出的字幕是“鸳梦重温”。若用“旧(好)梦重温”来形容,可谓妥帖;但编导者却用“鸳梦重温”,准确吗?“鸳梦重温”还常见于各种报刊。例如:①在濮存昕的人生档案中,有九年当兵的历史——长篇电视连续剧《光荣之旅》中的贺援朝,是濮存昕离开军营后在荧屏上饰演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有一首《木兰辞》。还没学到这一课,班里已经有人在朗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语言朴实,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花木兰的故事,我们在看连环画时已经知道,现在在课文中相遇,似乎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何况是由陈老师来上课,大家心里自然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20.
张寒冰 《学子》2004,(11):57-57
刀朗、西域刀郎、刀郎艾尔肯,三位刀郎目前已成群雄逐鹿这势。在各位看官被闹得头晕脑涨,以为他们会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两位始作俑者西域刀郎和艾尔肯却突然道出了事情的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