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在南充市档案馆,珍藏着一封红军家书和一份《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家书的写信人名叫何文元,家住四川省阆中市罗家塘一带。他1933年参加红军,在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七七团服役。因转战南北,行踪不定,自离开家乡以后,一直未能给家里写信。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何文元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奉命北上抗日。8月24日,在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待命出征前,他听说四川连续两年遭受严重旱灾,对家人十分牵挂,给父母写了这封家书。  相似文献   

2.
<正>在南充市档案馆,珍藏着一封红军家书和一份《参加红军家属优待证》。这两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见证了红军时期的光辉岁月。家书的写信人名叫何文元,家庭成份贫农,全家共十口人,家住四川省阆中市罗家塘一带(原阆南县第四区六乡一村)。何文元于年参加红1933  相似文献   

3.
此件是国民党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戴安澜将军奉命开赴台儿庄前夕写给其兄长的家书。戴将军以五个月所得薪水1,500元中之1,000元,捐献国家,在全师引起了巨大反响。现予公布,供研究抗日战争史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话与网络的普及,书信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可是人与人之间距离并不见得比旧时代近多少,反而生出很多的隔膜和冷漠。父母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更关心与孩子的交流,却极少有机会为儿女写下点什么来供其慢慢品读。其实,讲给孩子听的道理,因为仓促与即兴,父母来不及细细思考润色,孩子也多半听过便忘,而写给孩子看的家书,却能将情感与道理沉淀下来,百读不厌,历久弥新。《做有出息的孩子——影响你一生的名人家书》一书分为13个方面:勇敢、  相似文献   

5.
胡佛研究院收藏的蒋介石日记绝大多数为蒋介石亲笔书写,往往有固定格式,极少收录其他内容。然而,在1939年2月份的日记中却意外地收藏了两封蒋经国的来信。蒋介石与蒋经国、宋美龄等人的家信通常均收藏在台北"国史馆"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之  相似文献   

6.
<正>在洪雅县档案馆,保存着一封完好的洪雅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写给母亲的家书。写信时间为1951年1月29日,落款为刘学荣。档案记载,这位战士系原中山公社金花大队人,1934年11月出生,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到半年时间,即1951年11月便与家里失去联系,1962年9月确定为抗美援朝中牺牲,年仅17岁。这封家书虽然历经70年沧桑,依然字迹清晰,整篇内容虽然错字、别字较多,但今天读来依然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7.
8.
闫雨 《山东档案》2022,(1):21-23
<正>翻阅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建国前的战斗史透过文字一幕幕展现,其中党史资料书籍中一封革命家书尤为引人关注,这是一份保存完好的家书,它埋藏在地下14年,中国革命战争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才得以重见天日。一、家书内容友唐姊丈:弟以学校之召,匆匆返校,未及畅叙,殊以为憾。弟于上月二十三动身,二十八号到校,刻已上课二周,  相似文献   

9.
10.
1月18日,32834部队政治处战士徐荣彬,收到了一份来自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至此,小徐与港商王南宁的一场历时一年多的官司终于有了结果,法院判决驳回原告(港商王南宁),本案受理费4810元由原告负担。这场官司缘于徐荣彬一篇稿件。1993年1月6日,战士报道员徐荣彬采写的《他在金钱美女面前走向刑场》纪实性文章在《泉州晚报》上发表。此文叙述了一名转业军官蜕变为死囚犯的过程,文中提到了拉拢这名转业军官嫖娼的港商王南宁。王南宁看到这篇文章后,于回993年8月向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起诉战士徐荣彬名誉侵权,要求对方…  相似文献   

11.
我是生活在连队的一名报道员。今年上半年,在《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刊稿十余篇。我体会到,生活在基层的报道员,只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采写有价值的新闻稿件,上大报也不难。上报难,上大报更难。这是我们基层报道员经常议论的话题。我刚开始写稿时,曾这样开玩笑地说,如果解放军报用我一篇稿子,我从济南一步一磕头进北京。但仔细想,生活在基层,接触面虽小,可也有自己的优势。基层发生什么事,我们最先知道,基层需要什么,战士在想什么,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它不平凡的精  相似文献   

12.
原先分管档案工作的老领导、后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的、现已80多岁的仲宁敏同志对家庭档案工作很支持,也很感兴趣.   在他的众多家庭档案中,有的已捐赠市档案馆,有的在“文革“中被抄走.但至今还保存有刚解放时济南市市长谷牧对他的职务任命书等珍贵材料,以及后来他撰写的自传、发表的文章和反映离休后幸福家庭生活的大量照片等.然而他更为珍视的是他晚年从老家收集到的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因为这封家书印证了他二伯母救命之恩,每当想起此事,他总是思绪万千,感慨不巳.故事的具体情节是:……  相似文献   

13.
原先分管档案工作的老领导、后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的、现已80多岁的仲宁敏同志对家庭档案工作很支持,也很感兴趣。在他的众多家庭档案中,有的已捐赠市档案馆,有的在“文革”中被抄走。但至今还保存有刚解放时济南市市长谷牧对他的职务任命书等珍贵材料,以及后来他撰写的自传、发表的文章和反映离休后幸福家庭生活的大量照片等。然而他更为珍视的是他晚年从老家收集到的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因为这封家书印证了他二伯母救命之恩,每当想起此事,他总是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故事的具体情节是: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 范长江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当时,红军部分主力正跨越千山万水,战胜重重困难北上,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军会师。国民党蒋介石方面,调集重兵,包括中央军、地方军和“民团”,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天上还有飞机侦察和轰炸,实行“前后左右上”五位一体的攻击战术,  相似文献   

15.
对汤显祖的三封尺牍《与吴亦勉》、《寄叶增城》、《与岳石梁》内容进行考释,指出“吴亦勉”是“吴兹勉”之误,“叶增城”是“叶曾城”之误,他们分别是临川人吴之甲、桐城人叶灿,这两处错误从明刻本《玉(?)堂集》中存在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改正;并根据岳和声的日记来解读《与岳石梁》一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柳亚子家书     
柳亚子,江苏吴江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土。本辑家书选自柳亚子1920年至1930年间给他的三个子女无忌、无非、无垢和妻子郑佩宜的日常家信。信中所述虽多为居家琐事,但反映柳亚子的思想、性格至真至切,足为深入了解其人以备资料之一端。而无意中涉及当世大事之处也有不少,如三·一八惨案和郑振铎主编《小说月报》等事,亦颇有参考价值。兹公布以飨读者。由上海市图书馆萧文熹选编。##D1.致柳无忌1920.9.15无忌:我礼拜日、礼拜一、礼拜二寄给你三封信,你通通收到了吗?你的足洗过吗?衣服换过吗?望你告诉我。倘然没有洗没有换,这个礼…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1月底12月初,麦克阿瑟"圣诞回家"的梦想被中国志愿军粉碎了.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战发生在长津湖水库,周围则是北朝鲜那狂风呼啸的冰封的群山.第10军团军团长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对手下冻得哆嗦的士兵喊着:"别让那些中国人阻挡住前进的步伐,我们要一直打到鸭绿江去."但是当气温突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时,陆战队第一师的15000名士兵和第7步兵师的3200人发现他们被10万中国军队包围.战斗非常残酷.17岁的三等兵哈蒙德负伤后写给家人一封短信报告平安.两星期后,他手的冻伤好了一些,于是给家里写了下面的信.  相似文献   

18.
《家书》     
<正>~~  相似文献   

19.
家书抵万金     
我独钟情于收藏书信已有十多年了,至今已收藏了各种各样的书信近千封. 书信在收藏领域里是一个起步较早而参与人数始终不多的项目.在古代,书信是人类除语言之外用来交换意见的主要工具.早在人类发明纸张以前,就已经有了写在布帛、竹简、木版上的书信.从那时起,书信便成了古代收藏家们的收藏对象,尤其是一些社会贤达、文人骚客的书信,更是备受藏家们的青睐.由此一代一代传下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如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唐朝韩愈的<答李翊书>等,就是书信中的精品,现在已成了中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家书十一篇     
与弟超书得伯章书,藁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已立,名自人成。 (后汉班固·《班兰台集》·二十六字) 见到徐干的字,草书真是妙极了。懂书法的朋友看了,无不极口称赞。可见人只要自己有才艺,自然会得到众人赏识,名声一定会起来的。戒子书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辨?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 (后汉司马徽·据《艺文类聚》·三十五字) 听说你要当差,家中四壁空空,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