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仪式感,我脑海中便出现了前几日刚读过的绘本《我喜欢自己》。故事中那只可爱的小猪妹,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嗨,你看起来棒极了……"这个看似简单却又美好的举动,让小猪妹普通的一天充满阳光,这是我喜欢的比较有趣的对仪式感的行为表达。仪式感就是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很多家长不重视仪式感,觉得是可有可无的事。其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注重仪式感,往往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仪式?"小王子问道。"这是另一件经常被人们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  相似文献   

3.
陈莉 《小学生作文》2023,(Z1):60-61
<正>陈老师:这个单元的课文带大家走进了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今天的习作我们就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谁来说一说,这个主题里,有哪些关键词呢?文君:“那一刻”是关键词。“那一刻”即那一时刻,是某一个短暂的瞬间。阿呆:“长大”是这次习作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正>新学期开学时,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叫行行的男孩,他总是闷闷不乐,喜欢用怀疑的眼光打量身边的人,有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冷酷感”。随后,我们发现行行妈妈性格敏感多疑,非常不信任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在园的生活、交往和学习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逐步消除行行妈妈对老师的猜忌和偏见,建立起了理解互信、和谐一致的家园关系,助力行行阳光开朗、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的儿童视角小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成长”主题,是对民间民俗生活中成长仪式的象征性摹写,隐喻了作家在不同的时代对社会和文化精神的不同理解。汪曾祺将自身的思想裂变演绎为“成长”的模式和文本结构,一方面赋予了小说以浓重的民间生活气息,另一方面又将“民间”生活模式艺术化,使得短篇小说充满了多重意味,为短篇小说“写人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样板。  相似文献   

6.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今年的“六一”很不寻常,除了上午安排的“六一”庆祝活动之外,  相似文献   

7.
约定     
《小王子》里说:应当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应当有一定的仪式.仪式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现在,城郊外的一块田埂上,有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正是春节时,烈烈寒风也吹不散、冻不住正月的热闹,那身影便显得格外孤寂.十月播下的玫瑰种,要到三月才能开,还要等两月有余.那身影慢慢站了起来,望了一会儿埋有玫瑰种...  相似文献   

8.
<正>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又要开始期初衔接课程啦。期初衔接课程,顾名思义,向前连接上学期、假期,向后沟通即将到来的学期生活,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引领学生期待新学期,规划新生活。每次期初课程,我都会设计一个班本课程——读评语。通过读评语环节,提升孩子们对自我的新认知,为他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奠定积极的心理氛围,合理规划属于自己的新学期,使“开学”成为孩子阶段成长中真正的“起航点”。  相似文献   

9.
又到新学期.孩子们多数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开开心心地来到学校报名。经过了一个暑假.这些已升人五年级的学生又长高了许多.看到他们一个个如小鸟般活泼快乐的身影.我的心里充满欣慰。报名快结束时.鲁健同学和他的奶奶才姗姗来迟,我打开他的《小学生成长手册》,见“家长寄语”一栏是空白,便问:“家长寄语为什么没写呢?新学期爸爸妈妈怎么没送你来报名呀”?他低声回答道:  相似文献   

10.
一、引文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慈母多败儿”。意思是“慈母”由于对孩子的关心无微不至,事事代劳,最终反而会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培养出一个败家子。当然,我们也很难设想如果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生活从不关心,完全放任自流会培养出一个好儿子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放手让他去成长,时刻关注他,在关键的时刻给予点拨和引导。我想。教学的过程也应该如此,既不能事事代劳,也不应放任自流。作为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引导和点拨。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来了新的数学老师。他长得很平凡,属于那种一走进人群就会被无情淹没的类型。他用与他身材极不相符的柔声细语,憨憨地笑着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李,快奔三了……”还没等他说完,后排角落里的一个男生站起来喊了一声“李大嘴”,从此“李大嘴”就成了李老师的代号。  相似文献   

12.
阿免 《中学生百科》2023,(10):28-30
<正>认识张枣的契机已经忘了,它和所有不起眼的时刻一起在时光滤网中过筛,消失不见。但有一个时刻我不能忘记,那个时刻决定了张枣于我是张枣,而不是其他诗人。每个对我们很重要的写作者,都配得上一个琥珀般的时刻。那一刻是如何落在我身上的呢,至今匪夷所思。那夜,我如往常般翻看他的诗集,舌尖突然有了雀跃之感,我不得不高声朗读出那首诗,欢快地,带有一点高昂的意气,我充满了与我无关的情绪。那个枯燥烦闷的夜晚,诗从我身体里穿过,通过我的肌肉、喉管发出了声响。  相似文献   

13.
流行印象     
金黄色的丰收和九月的风让我感觉到了秋天的淡淡味道,告别了一个年级,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开始。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成长着。经历见证我们的成长,流行也时刻伴随在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4.
史学对阮籍文学创作的影响非常大。阮籍在曹魏晚期参与编纂官修史书《魏书》,而编写《魏书》也成为他创作《咏怀》诗的契机。就诗歌内容而言,亲历魏晋政权更迭的经历形成了阮籍盛衰无常的历史观,在创作时他将这种历史观注入诗歌中,使其《咏怀》诗充满了无常之感;由于史学素养深厚,阮籍常用史学家的时空观念来思考人生,从而使其诗歌充满了时空感;此外,阮籍还以诗论史,使其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史鉴意识。就诗歌形式而言,由于文史兼通,他在创作时有时会模糊史学与文学的界限,将史书的体例引入诗歌中,从而形成叙、论结合的创作模式;在阮籍之前,汉魏文人多用“语典”,极少采用“事典”,由于精通史籍,他在诗歌中开始大规模运用“事典”。  相似文献   

15.
<正>考前的身心状态,会奇妙地影响孩子考试中的发挥。一个好的考前动员仪式,能激发孩子的信心和斗志,抚平孩子的浮躁和焦虑,以最佳的状态来应考。一、可视化的高光时刻想要考试中发挥高水平,孩子须确信自己具备这种能力。一个学期的成长,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些专属的高光时刻。那个时刻一定是全心投入、傲娇成长的,如果让孩子抬头可见,必能分分钟触发孩子内心的温暖和信念。  相似文献   

16.
<正>启动番茄钟专注于工作,打开台灯沉浸于书本,拉上窗帘、点上蜡烛观看电影……我们用一个个小小的仪式,区分不同的身份角色,串联起工作、学习与生活。有人通过仪式感放大情绪、记录生活,把琐碎的日子变得独一无二,也有人借助仪式感自我激励、做出改变,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你的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仪式?对你来说,仪式感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需要一些仪式,仪式给人庄重感、幸福感。同样,一个有仪式感的班级,会让学生更加认真、用心地对待每一件事。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营造仪式感,“富养”学生,给学生带来惊喜,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一、礼包里的仪式感1.开学小红包。2021年开学的第一天,我给学生派发了新年红包。红包里有印着“一杯奶茶”“一顿肯德基”“老师家自助火锅”等文字的美食兑换券,  相似文献   

18.
有的时候,眼泪也会是无味的。李大头上小学六年级了。李大头也曾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蛋,要星星不给月亮。可自从爸爸得了肾病,妈妈又失了业,李大头突然就成了“特困生”。新学期一开学,同学们都领到了新书,李大头的旧书包却干瘪得像条咸鱼,因为他学费还没交齐。交不上学费,这就叫“特困生”。其实像李大头这样的“特困生”不止他一个,全校30多位,大多还是成绩优秀者,李大头一直稳坐全班前五名。学校为这些“特困生”专门开了个会,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减免他们的学杂费。学校觉得这是个自我宣传的好机会,就通知了电视台,要搞一个“赠书仪式”…  相似文献   

19.
杨红星 《新疆教育》2012,(13):36-37
新学期伊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新生带着不同的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到新的学校。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往往对新的学校充满了新的希望:一方面期望自己的老师有着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带领他们遨游“学海”,一步步驶向理想的彼岸,实现心中的梦想;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不甚理想,特别是英语学科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他们对进一步的学习缺乏信心而自卑、气馁。  相似文献   

20.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0,(4):F0002-F0002
《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丛书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了小男孩皮卡的成长故事。他的出生充满传奇色彩。从降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为这个世界创造着无数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