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作为高考改革内容之一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即“3+X”。在越来越多的省市推行试点,并愈来愈显现出它的优越性,被众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所首肯。  相似文献   

2.
王睿 《天津教育》2001,(6):46-48
一、综合科目考试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育部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意思是指考查的知识和内容在教学大纲内,但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即应用能力的考查。由此可见,综合科目试卷的命题将立足于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其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的。学习基础知识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为了知识的提取和应用。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点认真教学,突出知识重点,抓住主干,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  相似文献   

3.
众说纷纭,为社会广泛关注,被新闻界大力宣传的“3 X”科目考试改革终于在江苏、浙江、山西、吉林四省推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X——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也已撩开它那神秘的面纱,露出庐山真面目。“3 X”考试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它打破了高考“大一统”的格局,弥合了原来高考文理分科的界限,大大增加了高考的选择性,创造性地将综合能力测试引进“X”,使得高考科目向开放式设置迈出了  相似文献   

4.
"综合评价"是高考改革的难点。1992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提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此后台湾便开始了大学考试招生的"多元化"探索。本文从试行推荐甄选制、推荐甄选制中的综合评价、联考招生中的综合评价、"学科能力测试"和"指定科目考试"两种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方式等角度介绍了台湾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做法、经验和争议,可供大陆高考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5.
“3 X”高考模式已逐步向全国推广。针对目前高考科目的改革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 ,在教学上应作以下努力 :加强本学科基础知识教学 ;拓宽相关学科知识领域 ;关注好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6.
今年,在广东、山西、吉林、江苏、浙江五省高考改革试点中,进行“综合科目”考试的实验。这项改革实验既是摆在上述五省和教育考试部门面前的新课题,也是全国广大考生、教育工作者及一切关心高考改革的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期我们请了两位中学教学研究专家,请他们就“综合科目”考试问题发表意见。我们欢迎读者就高考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见解,参与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摆脱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有两种对策:"内生型"发展和"外源型"支持。"内生型"发展更注重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高,以及职级、地位的提升,来丰富辅导员职业的内涵,帮助辅导员实现对于身份的观念认同,以及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外源型"支持主要是给辅导员提供本职业以外多种选择的机会,扩展其职业发展空间。只有二者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从内外两个方向进行探索,才能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寻找到科学、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的精神和部署,江苏等四省在1999年广东率先进行“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基础上,2000年开始进行“3 X”模式的试验。这是我国招生考试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涉及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将给教育事业带来举足轻重、前所未有的积极影响。对高校科学合理、公正选拔人才,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3 X”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通过招生考试为国家…  相似文献   

9.
10.
11.
从去年的山西省“3+X”的综合能力测试答题情况来看,主要有几个问题:学生的临场心理不够稳定,缺乏思维的系统性,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要建构教改、考改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应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构建多维互动的体系,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谁(Who)和怎样(How)几个维度分析了高考改革的路径,揭示了综合素质评价在操作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因素,为高校建立完善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考综合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招生模式、录取批次、志愿填报等进行了调整,使高职教育招生模式更加多元,招生标准更加注重综合评价,生源结构呈现差异化,招生专业的数量、人数和生源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中职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新特征;构建“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考试招生还面临类型教育考试特征不明显、职业技能考核弱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有限等困难,需要进一步深化分类考试改革,建立与“职教高考”兼容的招生考试制度,完善职业技能考试,破解考试科目设置与专业培养标准低匹配的矛盾,深化一档多投改革,大力推进普职融通,加快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3+综合”高考模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全国将有18个省市实行“3+综合”高考。  相似文献   

15.
赵江南 《教育与考试》2020,(1):22-26,34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3+1+2”方案相较于之前六个省市的“3+3”方案既有延续也有调整和改进。“3+1+2”方案在选考机制上进行了结构优化,物理、历史成为必选科目,统考和选考均调整为一次,有效避免博弈竞争、保证考生质量;在赋分方式上进行了技术优化,利用线性转化方法呈现选考成绩,增加成绩区分度;在招生录取机制上推进“两依据、一参考”,并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逐渐形成多元评价和录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改革的"公共领域"是指高考改革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公共舞台,是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其有关高考改革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和批判,进而对高考改革的决策产生影响的领域。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高考改革的"公共领域"发育尚不成熟。建立有效机制,搭建和完善高考改革的"公共领域"对于高考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段娟 《培训与研究》2010,(10):107-109
2010教育规划出台,两会召开,教育热点的高考改革一如既往地激起全国人大代表和人民的最大关注。大家对高考改革的切入点和途径、方案各持己见,若将高考改革的主要元素引入医学的"标""本"类比探究,分清主次,分清急缓因时因地更好地逐步解决问题是值得尝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考制度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十四五时期更好发挥其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适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考试招生制度的新期望,是制定国家教育考试十四五发展规划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考制度历经控制型、选拔型和共生型3个阶段,不同阶段体现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性与统一性关系。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已经关注到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协调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十四五期间,高考改革应该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以及协调好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进一步拓展个性化的制度空间,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求,促进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沪教委高(2000)40号“关于2001年上海市3 X 高考改革方案”的精神,从2001年起,上海市高考实施“3 X”方案,其中“X”中含有“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市的“综合能力测试”是以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作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运用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尽管我们现在对“综合能力测试”下一个定义还很困难,“综合能力测试”的功能还有待实践检验,尤其是人们对高考科目设置“综合能力测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