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人类知识及其精神产品的精华。教材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人创造的“起点”。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通过与教材的对话,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去感受、经历、体验,去积极思考,去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终孕育出“全新的果实”。学材是人与知识对话的纽带。学材是一种激活了的教材,它存在于学生和教材之间、教师和教材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它是一种生成性的教材,它向生活和生命开放。我们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重组数学教材,建设具有“创生视野”的新学材,使学生成长为自主的“对话者”。下面以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为例,谈创生学材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课程即教材。教学指的是课堂教学。"用教材"和"教教材"的二者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学科课程创生乃是教师平时为了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教案、学案编写的过程。这个创生过程一般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创生;重建课程文本的创生;课程知识补充的创生等方面上。  相似文献   

3.
"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和学案,其在强调教师"导"的同时关注学生获得。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包括个体初编、集体编写、预设的创生与留白和实施等环节。而在编写的过程中强调主编教师要阅读学生、读懂教材、明晰目标,同时要求学科组教师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教材创生的规则是什么?""教材创生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解决教师教材创生中的这些疑难问题?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条件是规范教师教材创生的三大因素,是教材创生的法度。  相似文献   

5.
历史“立体教学”初探禄彦海"立体教学"是指教师所处理的教材能给学生一种"立体感",也就是在教学中能把教材里那些理论性强的抽象概念化为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运用这种教法,可减弱知识难度,增强理解力,相对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6.
对知识的创生的关注从柏拉图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不管是先验论还是后验论均是以认识论的角度考察知识,缺乏从现实操作角度出发对知识的创生过程给以简单还原。知识的创生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知识是无限延伸的,人们一直生活在知识的迷宫中。但是,对之进行阶段性描述和简单的假设,还是应该尝试的。关于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是福柯著作的主旨,但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之中提炼一种关于"犯人知识"的微观进程,同时对整体文本进行"宏观"把握,以此分析知识的创生过程是何以可能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知识的创生有四个步骤:寻找知识的原点,确定知识对象,抽取核心对象,知识成型。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物化成果。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改革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革,而课程重要载体之一的教材也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材实现从经典式教材向材料式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学"的方面转变,从静态的课程知识内容的物化形态到课程事件过程的动态创生和展示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  相似文献   

10.
课程实施取向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其中,课程创生取向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实施取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却还缺乏对课程创生取向作较为深入的理性审视及批判反思。鉴于此,本文以对课程的"创生"进行概念分析为基础,对课程中的创生主体及内容等层面展开分析,以期为课程创生取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季霞 《考试周刊》2011,(14):53-54
"新课标"的施行,网络教育的发展,仿佛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祁凤芝 《考试周刊》2011,(72):100-100
练习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渠道。教师在解读教材习题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还应当深度开发教材习题资源,用好、用活教材习题。其中对于"陷阱题"的编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陷阱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多角度地编制"陷阱题",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和能够促进思考、拓展体验、激发实践等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有效的教学拓展。但观察课堂教学发现,教学拓展存在一些误区,不容忽视:一是不拓展,拘守教材的"本本主义",对教学内容不加扩展追溯,不作加减乘除,不事增删移合,缺乏创生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用接受美学来观照"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我们会发现,从认识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本体,从方法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对话、创造与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艺术兴学"的学习语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期待",有利于让学生由"实际的读者"顺利地靠近或变成"隐含的读者",让学生在学习时多些"顺向相应",少些"逆向遇挫",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及知识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5.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那么,如何驾驭教材,赋教材以活力,使教材丰满起来,充满灵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我们对阅读教学如何“用教材教”作了初步的实践与探讨。一、用教材思辨,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逐步建构和不断动态生成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真正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力资源,是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也是创生智慧型课堂的前提。本文通过对美国一节数学课的观察,特别就教师A教学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在课堂上运用智慧的思考,启示我们作为教师注意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将知识、教材与教学情境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教学知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与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教"上费心思,在"做"上花力气,却很少引领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很多人只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而没有强调让学生走进教材、读懂文本。长此以往,学生"读"数学的能力日益退化,终将难以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活,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基础德育的阵地,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我们教师要善用教材,进行创生教学,让思想品德课焕发出特有的育人光彩。一、凭借教材,立足本位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离开教材,思品课程教学从何而谈?为此,我们必  相似文献   

19.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儿童,教育教学都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胸有成竹"地孕育精彩课堂?笔者分别从教材结构、知识来龙去脉、教材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年段特征等方面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结构与内容,抓住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比较高效的学习方法。究"题眼"、抓"课眼"、找"文眼"、析"字眼"、列"板眼"的"五眼"导读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