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司马相如《大人赋》之题,“大人”并非专指帝王,而是指得道之人。今观《大人赋》内容.可知其叙写的是大人由求仙而至得道的精神历程。再结合《史记》所述司马相如的一生的政治遭际对其心理的影响,可以认为《大人赋》是一篇从传统的“悲士不遇”的主题中游离出来的游仙兼思玄作品。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可视为汉代首位赋论家,其赋论散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屈原贾生列传》《司马相如列传》之中。司马迁赋论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以“辞”泛指楚辞,以“辞赋”泛指汉初赋作,以“赋”特指楚辞或汉赋之单篇作品,体现了乱中寓整的辞赋观;其二,受“《诗》之风谏”的影响,提出了赋以讽谏的赋用论;其三,兼顾赋之思想性、艺术性,倡导文质并重的赋艺论。  相似文献   

3.
结合战国时代楚人宋玉和南朝宋人王微的生平经历以及《微咏赋》(或《咏赋》)的内容、形式等来看,《文选补遗》、《广文选》中所载旧题宋玉的《微咏赋》当为南朝宋人王微的《咏赋》。其主要理由是:从文献记载来看,此赋出现甚晚;从题目和内容来看,赋名原为《咏赋》而非《微咏赋》;此赋与宋玉诸赋形式相比极大不同;从遣词、造句来看,是赋非先秦作品而当为汉代以后人所作。  相似文献   

4.
一、赋题应为“前赤壁赋”。从时间看苏轼谪黄州两游赤壁作两赋,如不用前、后加以区分,使人误解只写了一篇赋。《历代文选》等诸多古文选注本赋题用《前赤壁赋》;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为《前赤壁赋》,注“他(指苏轼)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去游览,写了两篇赋,这里选的是前一篇”。《大学语文》(华东师大1984年版)题是《前赤壁赋》,注“苏轼曾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此为《前赤壁赋》”。《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第五卷,上海古籍1980年版)目录、总题为《前后赤壁赋》,分题为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论赋与《文选》赋分类定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心雕龙》不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和选赋定篇的唯一作品,但它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及选赋的较直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其影响不能估计太高,但也不能估计太低。《文选》赋分类定篇与《文心雕龙》论赋在“原始表末”、“释名章义”、“别体分类”与“选文定篇”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同或相异之处。其相同处表明刘勰与萧统赋学观上有一致的地方及刘勰对萧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不同则表明二人赋学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先生是“现当代赋学研究史上不专治赋学而对赋有独到认识”的批评家。他在研究《楚辞.天问》的同时论及汉赋,并且提出了关于辞赋的重要观点:研究辞赋作品要明了并探讨其“时代背景”和“共同精神”;《天问》和汉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们是“以大为美”,故而汉赋作品要以读《天问》的观点和从“以大为美”的角度去欣赏评价。  相似文献   

7.
早在《毛诗序》的“六义”之说以前,荀子就有以赋名篇的作品问世。因此,荀子的赋其名称的命义不是取义于《诗经》的“六义”。从赋体的起源来说,“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赋者,古诗之流也”之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荀子以赋名篇,取义于“不歌而诵”的含义,以与诗三百的入乐歌唱相区别。由于汉初贾谊作骚体诗却以赋名篇,造成汉代以后辞赋的混淆。  相似文献   

8.
关于宋玉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载“宋玉赋十六篇”,但未列出篇名。当前学术界一般只承认《九辩》一篇为宋玉作品,其他都有问题或不足信。本文认为:宋玉作品,除《九辩》(辞)外,尚有赋体文章《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多篇。  相似文献   

9.
《文选》“设论”类共选录了三篇作品,从文体归属来看,应当归属于赋体文学.具体而言,“设论”类形式上的“设问而答”、题材上的“士不遇”、体物“铺采摘文”和写志“识时知命”均为赋体文学特征,故《文选》“设论”类可视为赋的再分文体.  相似文献   

10.
在现存赋史中拟宋玉《风赋》的作品主要出现在南朝与清代。南齐谢朓、沈约、王融都曾作《拟风赋》,与汉晋赋家写风多带经学或玄学之气不同,南齐谢朓等的《拟风赋》不仅表现出文学沙龙氛围下赋体作品的一些新特点,而且表现出向宋玉二元化赋风传统回归的倾向;清代赵新、秦毓麒、袁宝璜、沈湛钧、包祖同等的《拟宋玉风赋》则以宋玉《风赋》为标的或导源,在回归宋玉赋风传统的同时,或正面表现以风为谏的主题,或出于雅兴而侔色揣称,或表现赋家化典为赋的创作才能。一些拟风赋名为拟宋玉,实有拟汉魏六朝赋之迹;受律赋创作风气的影响,清代拟风赋有以律拟古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