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提琴进入中国后,小提琴家与作曲家逐渐借鉴西方小提琴音乐创作手法与手段、结合中国人审美爱好与音乐审美习惯出发。探索小提琴音乐性民族元素的有效融入,将民族音乐创作材料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特色旋律有效融合改编。创作了众多中国音乐审美特质的小提琴作品,也使小提琴音乐更加符合国人审美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我国音乐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民族新音乐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中的应用,希冀促进中国小提琴创作进一步发展,充分展示中国民族性的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2.
1978年我国音乐家小组赴西德访问第一场演出结束时,当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一个音符还在音乐大厅内萦绕尚未消逝时,观众席上爆发雷鸣般掌声,久久不能停息……许多观众惊叹道:“简直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这么好听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光在西德引起了轰动,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而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大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及小提琴演奏家的赞扬。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最为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优秀作品。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不论是到国外演出,还是举办个人音乐会,无一例外地演奏这…  相似文献   

3.
小提琴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皇后,它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之作在创作上既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风格,同时在演奏上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丰富了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推动了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进程.通过分析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历程、中国传统音乐对小提琴演奏的影响、中国民族化小提琴作品的艺术特点等三个方面,以期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作出较为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印象主义最主要的法国代表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一生中都只创作过唯一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作品均属于作曲家的晚期创作,可以说是体现他们成熟创作风格的典范,标志着印象主义小提琴音乐的风格特征。本文将两部作品在创作特点上做出比较式探究,希望通过此文,让...  相似文献   

5.
承载了西方审美情趣的小提琴,自被传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了特殊的艺术特征。在长久的发展中,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家们逐步意识到中国小提琴必须走民族化道路,这不仅是中国本土音乐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举措。笔者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现状,旨在揭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我国作曲家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创作出大量的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风格又展示出小提琴音乐特质的作品。这些形式独特的作品,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演奏者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艺术平台。本文将从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历史、小提琴演奏与戏曲艺术融合等方面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考理论主要分为基本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技巧理论,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艺术修养。音乐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掌握音乐理论,才能了解小提琴的基本乐理以及主要构成部分,更好地进行小提琴演奏训练,有效解决背谱难以及视谱能力比较差的问题,使小提琴音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应用音乐理论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考理论主要分为基本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技巧理论,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艺术修养。音乐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掌握音乐理论,才能了解小提琴的基本乐理以及主要构成部分,更好地进行小提琴演奏训练,有效解决背谱难以及视谱能力比较差的问题,使小提琴音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小提琴教学中音乐理论的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应用音乐理论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明末清初“百年海禁”的取消与通商的恢复,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大批传教士来华,小提琴也成为了艺术传播的重要使者。本文选取清朝宫廷中的小提琴音乐活动为视角,初步探讨中国人的西洋音乐观,从而分析西方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它最终的结果是:小提琴音乐更加贴近中国人的音乐欣赏口味,实现了小提琴音乐的大众化,民族音乐作品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新的美学品质;激活了对传统音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创作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及音乐文化,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马思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也是一直站在祖国人民一边的音乐斗士。他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推动下,我国小提琴教学和演奏水平都大幅提升,也为我国音乐在世界乐坛上获得声誉。他对于音乐教育的探索不仅立足于自身的创作,也是对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对中国新音乐发展道路的探索。马思聪可以说为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重要的奠基人。从马思聪的创作经历出发,探寻了他成就学业、开创音乐教育先河的历程,这一历程也奠定了他作为近现代音乐教育奠基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小提琴演奏是一门演奏技巧与艺术具有着密切关系的音乐艺术。若想更好的呈现小提琴演奏就需要处理好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以此将小提琴的音乐艺术魅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笔者针对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小提琴艺术魅力的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13.
小提琴艺术已经融入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个世纪,小提琴艺术已经在中国全面的传播开来,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专业研究等各领域之中,成为雅俗共赏的音乐艺术。中国的小提琴艺术目前已成为世界小提琴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一个音乐潮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对本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便于我们更为清晰的分析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和发展过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小提琴在中国早期发展的状况,从最初进入国内发展至构成教育、演奏、文化交流等较完整的文化格局,结合音乐史与音乐分析的方式,探索小提琴艺术在本国发展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写了很多的作品,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有《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三部。巴赫最受欢迎、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是《E大调第二协奏曲》,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对于巴赫在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创作手法研究,以《E大调第二协奏曲》为例最为适合,该曲子可以淋淋尽致将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工作者将西洋的小提琴音乐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民族气质和审美情趣相结合,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性,创作出一大批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化之路。以他们中的优秀作品作为范例,通过追寻这些作品创作取材的来源,诠释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16.
小提琴,作为一门西洋独奏乐器传入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然而,在学习和借鉴西方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音乐艺术的真正价值是其独创性和民族性。因此,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创作与演奏发展必然要走民族化道路,只有不断开创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艺术,才能使我国小提琴事业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才能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小提琴学派,并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史的意义在于:一、使我们全面了解小提琴音乐在我国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二、使我们了解了前辈音乐家为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所做的探索和贡献,他们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可以使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与教训,展望未来,激励我们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中国人,毫无凭藉地远在异乡,在“而立”之年,开始从头学习音乐,以实现自己“音乐救国”的理想,这是何等的决心和毅力!他,就是中国第一个获得音乐博士学位的学者——王光祈先生。自一九二二年踏上学习音乐的路程以后,他发奋苦读,学习了钢琴,小提琴和各科音乐知识;为了学习和著译,他还攻下了德、英、法、拉丁四门外语,除音乐的著译外,尚有近代中国外交史料数十种成果。王光祈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的课题——民族音乐学与音乐社会学,在当时德国也还是很少有人问津的新兴  相似文献   

19.
小提琴素有"音乐皇后"的美称,在18世纪初传入中国,在20世纪初为中国大众所熟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性,音乐家在作曲和演奏的过程中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文从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20.
小提琴16世纪诞生于意大利,自清朝末年被引进了中国,经历了中华文化的渗透和洗礼,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我们以中国小提琴独奏作品《夏夜》为例,探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