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代文化生态当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既有不同价值取向,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两种文化类型。二者往往是交融、互动甚至不断置换的,归根结底,无论哪一种文化,都要能够对人们发生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真正起到加快整个社会文明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源,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现实桥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基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产品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三类,这些生态产品具有自然稀缺性、经济消费性、时空差异性等特征。构建“资源—资金—资产—资本”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生逻辑的分析链,从而以生态产品的价值为基础探索差异化的价值实现模式,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致力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建立一种与以往的文明时代全然不同的新型关系,即人一社会一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化的体系架构分为内隐的价值理念和外显的具体样式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源于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是一种以建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满足新型社会需要为目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生态问题、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基础、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取得显著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内涵和作用的研究,通过探索城市景观水景设计,研究水景的生态、文化、景观等功能,以提高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审视红色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治理功能的基本前提,对于推动新时代红色文化繁荣发展、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厘清红色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关系须从价值立场、目标旨归与历史变革等多重维度进行系统研究。从价值立场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奠定了二者有机交互的根本前提;从目标旨归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了二者协同联动的现实可能;从历史变革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治理辩证互动,赋予了二者互促互进的生动注脚。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各有其自身特性,但二者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两种文化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社会转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人们用"转型"来标示这种现象,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暗含着对"型"的分类与价值指涉.因此,由于分类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不同,对"何谓社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由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建构与转型期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生态问题,归结到底是人的问题。在传统的生态文化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以人为本”,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观念对立,强化着人类存在的反生态本质,从而导致生态的反向发展;二、“物我共生”,主张“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消灭主体价值,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幸福。所以,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与伦理问题。自然,两种不同的生态文化伦理,必然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后果,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11.
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从教育文化学的观点看,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二者缺一不可。"真正的教育应该就是文化的教育。从人类学的观点看,教育既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历程。教  相似文献   

12.
论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总的来说是指具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的价值。具体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管理价值、生态价值等五方面价值。政治价值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和谐政治关系等作用;经济价值表现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方向、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营造经济进步的良好环境;文化价值表现为促进主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管理价值表现为丰富现代管理的人文取向,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生态价值表现为帮助人们树立生态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发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社会转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人们用“转型”来标示这种现象,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暗含着对“型”的分类与价值指涉。因此,由于分类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不同,对“何谓社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由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建构与转型期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以儒、道、释为主体结构的传统文化,彰显出"和谐观"的三个维度:天人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在生态、伦理、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和批判扬弃的原则,有利于激活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元素参与当代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生态中心主义受到很多学者和实践者的青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中心主义具有一些共识: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体,都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强调生态的价值,等等.这使得一些学者和实践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但识别一种思想是不是生态中心主义,根本标准是价值本位标准.从这一标准检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属于生态中心主义.二者的价值本位根本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为价值本位,而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为价值本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德育是一种体验性、实践性很强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新型价值观的培育,即通过自然、社会、个体、审美和实践等具体价值观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目标。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价值支点和实然价值支点,因此,必须以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和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等为抓手,并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大力推动生态德育,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支撑和依托。  相似文献   

17.
位于太湖平原水网地区的水乡城市景观,因河湖与道路、建筑物相交织而著称,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水系受到严重污染,水乡城市景观生态保护已成为突出而紧迫的问题,它关系到区域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分析指出,城市水系宜兴不宜废。当前,净化城镇水系,使其免遭污染,已很紧迫。笔者提出了综合治理水乡城市环境,采用生态工程和生物净化技术等初步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饭圈文化”是由明星艺人的粉丝所创生的一种圈层文化,具有情感表达极端化、集体行为组织化、粉丝群体低龄化等特点。当前“饭圈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为流行,给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风险挑战。对此,必须理性看待“饭圈文化”,加强正向价值引导;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生态;优化宣传内容和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推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相似文献   

19.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功能,但在通常情况下,文化因素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粗放模式",二是"集约模式"。在当代社会,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和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宗教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宗教文化之间、宗教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运用宗教文化生态学方法对汉江流域宗教文化生态加以研究,可以发现汉江宗教文化生态结构具有元素多样性、宗教文化生态发展过程和平竞争性、宗教与宗法等级社会间具有适应性、宗教文化生态发展结果多元和融性、宗教文化发展力量上对皇权依附性、宗教文化生态价值上的人文世俗性、宗教文化生态传播发展轨迹波折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