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偓的《梅花》诗,既是咏物之作,也是寓意托讽深隐之什。该文既从咏物诗的角度笺释其如何刻画梅花,又考之于有关史籍,考释其各诗句之句意,并揭示《梅花》诗之主旨。  相似文献   

2.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他一生过着隐逸生活,不仕不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日以种梅养鹤为乐事,因而有“梅妻鹤子”之称、后人称之“和靖先生”。喜为诗,长于五七言律,其诗风格淡远,尤以咏梅诗著称。《梅花》与《山园小梅》就是他的两首七言咏梅名作。诗如下: 一、梅花 二、山园小梅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咏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相似文献   

3.
1.一枝春于谦《和梅花百咏》(之一)“马上相逢情不尽,一枝谁寄陇头春。”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讯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2.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五)“目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西湖处士…  相似文献   

4.
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从宋代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和李龏《梅花衲》等集句诗中辑出了不少诗人的佚句,但对其失检较多,该文就其所辑佚句一一辨析,错误之处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5.
明清易代,遗民备受关注,李确作为其中之一,其气节为时人所钦佩。除了遗民身份外,李确亦是隐士、布衣。从他的《蜃园诗集》《梅花百咏》及《九山游草》等诗集中,可见出其中蕴含的遗民情结、隐逸志怀以及布衣精神,使明清之交一位在诗歌创作和人格精神上颇为突出的作家之面貌得到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还原。  相似文献   

6.
欣赏写景诗的神韵美诗人们在描绘诗中的形象时,常常用国画的写意手法,不求形肖,而求神似,以得其神韵为最佳。苏轼有这么一段诗论: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绝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绝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相似文献   

7.
[中考原题]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相似文献   

8.
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写下了大量咏梅的诗篇。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誉为咏梅之绝唱。梅花象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  相似文献   

9.
齐己《早梅》一诗描写了“梅花开”的情状,是咏梅诗里难得的佳作.原本习禅的僧人齐己却渴望投身于士大夫的政治生活,具有与其身份不相符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是晚唐特殊的时代造成的,《早梅》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体现出这种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选入南朝朱代著名诗人鲍照的一篇诗作—《梅花落》,全诗照录如下:“巾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首诗颂扬梅花傲霜斗雪、坚贞不屈的品质,确立了梅花在百花中的地位,具有开创意义。诗是好诗,但对该诗的标点,笔者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1.
《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是伊沙对古典抒情诗传统进行消解而作的一首诗,也是对以往传统文化的质疑,具有很强的先锋意识。本文对《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进行细读,结合诗人伊沙的创作倾向,探究《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在咏梅诗史上,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稼轩长短句》中的两句“:全无花气息,都是雪精神。”赞花而言其非花,英雄口吻毕竟不凡。说梅花,“讲汀浪”,我们关注的是梅花带来的感动与欣喜,我们探寻的是梅花不绝的传说佳话,我们注重的是梅花熏陶的英雄人物风度的伟岸与不凡!博大精深的中  相似文献   

13.
咏梅诗话     
中国是梅的故乡。《诗经·召南》有咏梅的篇章,《山海经》又有咏梅的记载。古代,梅花曾经开遍全国,即使大西北也不例外。流传到现在的羌笛名曲《梅花落》告诉我们,一向生活在甘、新、青地区的古羌人对梅花是很熟悉的,赞不绝口的。梅花是值得赞美的。历代的骚客诗人,曾经在我国的诗苑里,创作了大量的咏梅佳品。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语第十一册选用了王冕的一首诗《墨梅》,下面的两处注释值得商榷。《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所表现的应该和画所表现的是同一个事物——“我家洗砚池边树”。“墨梅”作为诗的题目是这棵树的称谓。而下面对题目的注释是“水墨画的梅花”,意思变成了诗写的是画上的梅花,有些不妥。那么这个“墨梅”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应该是“淡墨色的梅花”,这从诗的第二句“朵朵花开淡墨痕”中可以得到印证。这棵梅树开的花有些奇异,呈淡墨色。注释③延续了注释①的错误,把“淡墨”说成“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  相似文献   

15.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湖北董林涛六年制语文第九册新选古诗《梅花》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  相似文献   

16.
咏物诗是专以咏叹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申明事理的诗。咏物诗所咏之物多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咏物诗可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的咏物诗,一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咏物诗常常是以象征、比拟、比喻、联想、引申等手法通过所写之物来抒情言志的。小学古诗中也有几首咏物诗。如《鹅》、《草》、《梅花》、《咏柳》、《马》等。《鹅》、《草》、《咏柳》是单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与“史”的关系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代诗与史是不分的,诗即是史,史即是诗。清钱谦益《胡致梁诗序》:“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未作以前之诗,皆国史也。人知夫子之删诗,不知其为定史。人知夫子之作《春秋》,不知其为续诗。《诗》也,《书》也,《春秋》也,首尾为一,书离而三之者也。三代以降,史自史,诗自诗。”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论《诗》之文既多,却鲜有论者。本文从“考《诗》”和“解《诗》”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观照。总结出其论《诗》的基本原则是“依经”“尊圣”,这就造成了他论《诗》的一大失误。但此中的怨刺之意,劝诫之志却成为其诗学的精神支柱,也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诗序》中各诗篇的序有三百十一篇,与现存的篇目相应。其本身是脱离《诗》经由口头到定篇单独流传的,后人将其割裂开,或加以补充修改,配到每篇诗的下面,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序分置每篇诗下,先标明篇题,再叙说诗意[1]。《诗论》谈诗篇,形式更为自由活泼,多将几个篇目合而论之,贯彻一个统一的思想。如“《关雎》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知,《鹊巢》之归,《甘棠》之保,《绿衣》之思,《燕燕》之情,  相似文献   

20.
宋朝有一位叫做王安石的大诗人写过一首诗叫《梅花》,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写一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