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邓以蛰对当时学术界、文艺界存在的时论、险症不满,发表了《诗与历史》等文章,阐明了他的诗学思想。邓以蛰通过诗与历史的比较,诗与绘画音乐的比较,讲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目的不外更加凸显诗性,宣扬新人文主义诗学的价值观念。他的比较论在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牛汉一生坚持现实主义与抒情手法并重、将个人体验与时代历史高度结合的诗学观念。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之后,他在诗学观念与写作实践中,初心未变,但有加深与推进,体现出一种对于“人·诗·历史”关系的特殊认识,并落实为一种通过生命搏击式的写作来实现对历史的深沉领悟的特殊方式。他后期的“情境诗”及其中的生命意象充分体现了他带着主观情感“突入”世界与现实的写作方式,以个人经验赋予历史以血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与历史相融合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邓以蛰先生是中国美学家中较早接触西方美学并运用西方美学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邓以蛰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西方美学特别是黑格尔美学理论对其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黑格尔美学理念及其进行艺术研究的方法论出发,通过对邓以蛰艺术观的历史和逻辑分析及其对"诗与历史"关系的阐释,浅析了黑格尔对邓以蛰美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梁宗岱对于中国现代汉诗最大的贡献在于他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汉诗创作与理论探索,以及他对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大力介绍。在他的诗学思想中,对纯诗理论的引进和阐发、诗人比较和对于新诗格律化问题的研究,都带有积极的比较意识。  相似文献   

5.
姜夔除以词名世外,其诗又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在《白石道人诗说》中他集中阐述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要求独创,重视学习,提出诗歌有四种高妙。其中精思、自悟是他比较独特的诗学观点,承继前代江西诗派的同时又促成了诗学理论的转变,成为贯通江西诗学与严羽《沧浪诗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姜夔除以词名世外,其诗又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在<白石道人诗说>中他集中阐述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要求独创,重视学习,提出诗歌有四种高妙.其中精思、自悟是他比较独特的诗学观点,承继前代江西诗派的同时又促成了诗学理论的转变,成为贯通江西诗学与严羽<沧浪诗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诗学内涵,其特有的诗思、诗情、诗性在20世纪中国新诗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创导和彰显了一种新型诗学魅力,其特点为,布尔乔亚情结的西学理念与江南文化底蕴的诗学构图,这使他的诗歌创作既引领了时代,又确立了自身诗界席位,更留下了何为纯诗珍品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8.
梁宗岱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以融通中西的平等眼光撰写了大量成熟的比较诗学论文,对中西诗学进行了微观而深入的比较,分析论述精细严密,并且专注于诗歌艺术的探讨,对我国新诗建设有着独到的理论建树,特色鲜明。梁宗岱对中西比较诗学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西比较诗学的前学科时期具有相当的地位,对中西比较诗学建设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9.
王家新的诗创作与诗评在当代诗坛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光芒。鉴于他的诗歌创作诗评界已多有论述,本文另辟蹊径,旨在通过对他的诗论与几位一直出现在他的视域中的几位俄罗斯流亡诗人主要诗学观念的梳理和比较,得出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以求更深地理解王家新的诗学渊源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以其对艺术的敏锐感受,对早期中国比较诗学做出贡献。其《诗论》即集中体现了朱先生的跨文化视野及实践:通过对中西诗共同原理的比较与阐发,强调了比较诗学研究的共通性与异质性。这种自觉性研究虽有不成熟的缺陷,但在中西比较诗学史上已有重要的影响及贡献。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通过《哀江南赋》和《琵琶引》系统阐述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体现了其以诗证史、史诗互证的诗学范式。钱钟书的诗学范式是反对实证主义,他认为文学与历史应该分属各自的领域,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二者不应该等同起来。但是随着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文学与历史之间的隔阂将被打破,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学范式的互补与融合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同光“清流四谏”之一的宝廷,被誉为“晚清八旗诗人,当推第一”。实际上,其诗歌影响,并不限于八旗,而有关他诗学的解读,也未切中肯綮。宝廷降诗为“书画之流”,表现出传统诗歌欲摆脱“礼乐”教化体系走向“艺”之自觉的发展趋向,而他论诗不再关注一般、习见的“诗教”与“性情”矛盾问题,而将“诗教”与“工拙”对举,实有整合古代两大诗论生成系统,重新界定“诗之为诗”的要素、标准之意,体现出传统诗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可能性趋势,对探究“诗之为诗”的本体论意义有重要启示。宝廷深刻的诗学识见,不仅源于他诗人兼理学家的独特敏感和“名士兼名臣”的志趣追求,也是同治中兴时代传统学术集成出新的历史产物。只有结合其人其字及他论诗的语境,才能恰当地理解和把握他的诗学。  相似文献   

13.
叶维廉是一位集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为一身的著名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卓著的学术成就,特别在中西比较诗学的理论创新与汇通性研究实践方面卓有建树。他首先将“模子”理论引入比较诗学领域,用先建构二元对立再消解二元对立的独特方法为中西诗学比较开拓了新的研究范式。叶氏以自已丰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与双语优势,独创性地以中西语言与诗为根基,分析梳理出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现代诗歌在意象呈现方式上的美学趋同性,进而探析出中西诗学“共同的美学据点”,为中西诗学的汇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中西语言之间、中西文化之间、创作与研究之间的“打通”实践,不仅成就了叶维廉独特的学术个性和智慧风貌,也使他成为海外华人留学生群体中典范性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1980年代出现的诗评家中,吕进是较为独特的一位。他于外文系毕业,因此他的诗学研究长于中外参照,具有比较的世界性视域。自1980年代以来,他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由诗歌基础理论向诗歌内部原理深入,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诗歌观念,并从生活中提炼通俗词语来解释艰深的诗歌理论,借鉴古代诗话文体,创办新诗所,创办诗歌刊物,参加社会活动,以入世精神普及诗歌并开创诗学研究的新课题。诗与时代、国家、民族、大众、个人的结合,是吕进诗学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诗学思想是在现时代的历史状况下产生的,也是与其整体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海德格尔在现代语言转向的大背景下从语言的本源性地位出发,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诗。他对美学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与批判,为避免重新落入传统美学的窠臼,他以诗学代替美学,把诗的本质建立在语言(存在)的基础上,认为此在的根基处就是“诗意的”,栖居在本源的近处。而艺术家、诗人先于众人而看到了神的光芒,为终有一死的同类寻找转向源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孔子的诗评观王耀贵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象、教育家,他不仅精通哲学、教育、伦理、历史,而且善于文学、美学和文艺评论。他的诗评观可说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源头,为中国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就孔子关于诗歌功用的诗评观作点粗略研讨。一、孔子论诗歌的社会作...  相似文献   

17.
朱湘推崇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诗学,讲究诗歌形式的独立与完美,想象的瑰丽与新奇,抒情的自然与真实。他的这种诗学倾向影响了他的翻译选材。在朱译一百二十多首诗歌中,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译诗占全部译诗的三分之一左右,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译诗约占全部译诗的六分之一,两者合计占了全部译诗的二分之一强,体现朱湘在诗歌翻译选材上的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倾向。朱湘在翻译选材上的这种倾向反映了他的诗学观对其译诗活动的操控。  相似文献   

18.
潘德舆通过对“诗言志”与“思无邪”所作的新解释,把“美天下之风俗”视作他的诗教观,并把诗歌由“质实”带来的“厚”境视作他诗学的本体论,而重视“胸襟”与“诗”的关系则形成了他诗学的主体论。潘德舆的诗学观是儒家诗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理应在清代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桐城派除了有文派外还有诗派,其诗学理论和实践在清代独树一帜。姚鼐的著作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美学论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他将古文理论直接用来建立诗学理论,将古文法与诗学合而为一,以文论诗也就成了桐城派诗学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先生虽以文学家及文艺批评家著称,但其在史学思想领域也颇有创见。他针对诗、史联系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钱氏这一诗、史联系理论同西方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理论相比照,不难发现钱氏历史诗学思想实质即在坚持"诗、史有别"的前提下融通文学与历史,进而强调文学与历史间的"互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