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在《秀拉》中,她不仅触及和呈现了传统与现代黑人女性的生存伦理观,而且还揭示了生存需要与伦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从伦理批评角度来审视《秀拉》,可以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第二部小说《秀拉》中探讨了美国黑人女性所面临的因境:一方面作为个体,黑人女性渴望超越种族局限获得真正的个体自由;可另一方面作为黑人女性,她们在探求自由的旅途上却面临更多的阻力。《秀拉》通过对同名主人公秀拉命运的关注,为黑人女性摆脱因境提出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在黑人族群中找到发展自我的空间,从而储备力量,为争取更大的自由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艾丽丝·沃克小说的生存伦理价值值得深入研究。《紫色》中,她为我们呈现了一位黑人女性从麻木不仁的生存状态一步步觉醒,最后在姐妹情谊的温暖中、在与异性的和解中重新获得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从而实现理想生存的完整过程。本文从生存伦理视角,解读这一美国黑人女性生存伦理的演绎过程,体味作家对人生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为我们塑造了三位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秀拉、奈尔和爱娃,让我们看到黑人女性多姿多彩的一面。本文着重分析这三位女性的性格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第二部小说《秀拉》中刻画了一个既疯狂又叛逆的黑人女性秀拉。这个形象是美国文学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正如19世纪的女性作家笔下的疯女人,秀拉也是黑人女性作家的非理性替身。通过这个反传统的秀拉,作者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白人和男人占主导的社会的不满和愤恨,并审视了黑人女性在双重压迫下没有自我的生活和旧传统文化强加给黑人女性的令人窒息的性别角色,强有力地为黑人妇女的解放和独立而呐喊。事实上这也是男权社会的女性为了取得独立和平等所必然走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地追求自我的黑人妇女秀拉。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了秀拉追求自我的方式、意义,以及她自我追求的失败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王伟 《考试周刊》2011,(12):45-46
托尼.莫里森在其第二部长篇小说《秀拉》中,细致入神地描绘了黑人女性秀拉在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下的奋力抗争与寻求自我身份及尊严的艰辛之旅,以及其女友奈尔的最终觉醒和顿悟,谱写了一曲高亢激昂的女性主义赞歌。  相似文献   

8.
秀拉的身体突围——《秀拉》的身体政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莫里森有着对身体政治的敏锐认识。她非常擅长于把身体概念与政治主题结合起来。她尤其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身体感受,并以此来反映她的政治意图。在《秀拉》中,秀拉反抗非裔美国女性的身体被控制、被侵犯和被规训的现状,试图以身体的突围来抗击种族、父权和男权的不公,以此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她的身体反抗在她的身体美学、自残行动、性行为和死亡的结局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秀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主人公秀拉是一个既疯狂又叛逆的黑人女性,该叛逆形象是美国黑人文学从未涉及到的,莫里森通过这个反传统的秀拉,表达出自己对白人霸权文化下白人和黑人男性占主导的社会的不满和愤恨,并且审视了黑人女性在双重的压迫下没有自我的生活和父权制社会强加给黑人女性的不平等的待遇。秀拉作为叛逆的黑人女性,她藐视世俗与传统,不顾及世俗的束缚,追求自我的发展,且在追求独立和自我的过程中遭到排挤与否定。就秀拉短暂的一生进行解读,揭示出在种族文化和性别歧视下,秀拉这朵玫瑰的凋零之路。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6):20-21
《秀拉》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所著,是一部讲述黑人女性的小说,黑人秀拉不愿意过黑人女性平淡传统的生活,也不喜欢白人强加给他们的价值观,为了显示自己对残酷现实的反抗开始过反抗、叛逆的生活,但是最后被白人和黑人抛弃,孤独死去。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角度对小说《秀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秀拉》是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二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塑造了一组个性鲜明的黑人形象,还探讨了人类的生存意义,渗透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的角度来分析《秀拉》中的情节与人物,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中揭示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2.
《秀拉》是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二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塑造了一组个性鲜明的黑人形象,还探讨了人类的生存意义,渗透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的角度来分析《秀拉》中的情节与人物,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中揭示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3.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该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她们的生命轨迹隐含了莫氏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背景下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和探索.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秀拉>也基本上莫定了莫里森的创作风格.因此,对该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莫氏的创作思想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秀拉》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作品,小说围绕两个黑人女孩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展开叙述,塑造了多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其中,秀拉祖孙三代在社群中个性十分突出,尤其体现在对爱情和异性的态度上,成为莫里森笔下“新世界女性”的代表。分析伊娃、汉娜和秀拉代代传承并且不断发展的爱情心理,不仅能加深对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的理解,对揭示女性反抗传统、追求自我发展的主题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成功地塑造出同名主人公秀拉—一位典型超越性自欺的人物形象。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看,秀拉具有典型超越性自欺的特质,其自欺性集中表现为自为存在内在冲突中的一种超越性偏执:具体体现在“循环否定中的虚无”和“无限超越中的焦虑”两方面。秀拉的“超越性自欺”生活模式割裂了她与周围人及其所生活的社区间的关系,解构了黑人生活社区中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甚至导致她自身的毁灭,但秀拉的摧毁力量中也孕育着建设与新生,在秀拉死后的多年后,“底层”社区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变化正是秀拉摧毁力量中孕育出来的新生力量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在代表作《秀拉》中聚焦于黑人女性的精神世界,塑造了秀拉、奈尔等多名遭受主体身份危机的黑人女性形象,反思了女性主体意识问题,并由此揭示了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重新建立的。本文拟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观入手,结合小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探析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托尼·莫里森的《秀拉》,分析了作品映射出的生死母题。从与生死母题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通过仪式、再生和替罪羊原型——出发来解读《秀拉》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雯淇 《海外英语》2015,(3):202-203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长篇小说《秀拉》中生动的描写了黑人少女秀拉的成长历程以及其所属的黑人社区"底层"居民的生活变迁。死亡意象充满整部小说,作者通过对不同死亡意象的描写来展现出生动的圆形人物形象以及整个黑人社区在白人文化的压制下的整体风貌。该文意在通过对文本中的死亡意象进行分析,进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小说的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长篇小说《秀拉》中生动的描写了黑人少女秀拉的成长历程以及其所属的黑人社区“底层”居民的生活变迁。死亡意象充满整部小说,作者通过对不同死亡意象的描写来展现出生动的圆形人物形象以及整个黑人社区在白人文化的压制下的整体风貌。该文意在通过对文本中的死亡意象进行分析,进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小说的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