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78):161-162
本文以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经典三山任务,考查了学前儿童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小班学前儿童在视觉观点采择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在自我和他人视角下的观点采择成绩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同时,对3至6岁的学前儿童而言,自我中心的判断都高于从他人角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143名2~5岁儿童作为被试,以表情再认、表情命名、情绪观点采择任务考察其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以皮博迪"图画一词汇"测验考察其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并分析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4岁是儿童获得表情再认和表情命名能力的关键年龄,4~5岁是儿童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对学前儿童而言,表情再认任务最容易,其次是表情命名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最困难;(3)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显著相关,即使在控制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相关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以往对普通儿童探讨的经验,把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作为人口统计学变量,选取认知观点和情感观点采择测验任务作为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量工具,并与同龄的普通儿童进行对比,考察我校小学阶段179名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其发展。结果显示:(1)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视障儿童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组儿童;(2)通过相关分析,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两个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3)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年级、视力、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和学生的来源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6岁幼儿恭维行为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主要采用临床交谈法,以129名大班幼儿为被试,考察了6岁幼儿恭维行为、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6岁幼儿中有恭维行为的幼儿多于无恭维行为的幼儿,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对恭维能正确采择情感观点的幼儿显著多于不能正确采择者;6岁幼儿有无恭维行为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显著相关,其恭维行为是否发生与情感观点采择能力高低有一定的联系.幼儿教育者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社会交往环境,促进其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与行为的协调发展,并指导幼儿注意社会交往诸原则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5.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45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幼儿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幼儿在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教育、社会适应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是促进个体解决社会适应困难,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切入点。学前儿童观点采择在其社会化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儿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观点采择能有效促进儿童社会信息沟通、有助于儿童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首先要从转变观念的,从理论实践研究、具体教育训练活动等多方面加强对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训练,以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54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法考查儿童依据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及跨分类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4岁儿童能够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且分类能力发展已经比较成熟.(2)知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不同,4岁和6岁儿童依据知觉标准分类的成绩显著好于5岁儿童.(3)6岁儿童的跨分类能力发展基本成熟.(4)自然情境下,学前儿童分类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偏好,并遵循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分类学分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
以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图片判断和个别访谈任务,考察3—6岁儿童对影响言语行为的生理物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元认知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3-6岁儿童对言语行为影响因素的元认知在5岁时基本获得,6岁进一步发展。(2)3—6岁儿童出现语言的自我性别优越论。  相似文献   

9.
儿童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 ,在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并从这一角度剖析了某些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使其服务于当前的心理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279名3~6岁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Carey3~7岁儿童气质问卷(CPTS)调查其气质类型特点.结果发现:在规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和注意分散度四个维度上,3~6岁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随年龄增高,儿童规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和注意分散度得分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其余五个维度无显著差异;男童在活动水平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童,而女童在规律性、反应强度和反应阈维度上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童.这说明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360名3.5岁~6.5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博弈任务和个别测试程序,探讨学前儿童的行为决策特点。结果表明,学前儿童总体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规避倾向,但在赢时会增加投注数量,而在输时会减少投注数量;赌物的价值对学前儿童的风险决策行为影响不显著;情绪体验对学前儿童的风险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观点采择是个体社交能力的基础.关系框架理论RFT认为观点采择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其核心是包含人际、空间及时间三个维度的直证关系反应.基于RFT的评估和训练方案BHP采用多范例的方式来训练直证关系反应,从而促进观点采择.采用BHP方案训练孤独症儿童观点采择的多项研究发现,该方案能有效提升被试的观点采择能力,并有较好的维持和...  相似文献   

13.
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社会化影响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在儿童社会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并从这一角度剖析了某些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使其服务于当前的心理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474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女童的社会能力水平显著高于男童(t=2.08,P<0.05);民主型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r=0.51,P<0.001),与儿童社会能力显著正相关(r=0.60,P<0.001),而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均与亲子关系显著负相关(-0.47相似文献   

15.
在经典的愿望理解任务中加入与角色性别特征相符或相悖的玩具偏好信息,当信息中出现的玩具与测验玩具相同或同属一个性别组时,考察256名3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是否会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为他人选择玩具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随年龄逐渐增强,在不知被预测角色玩具兴趣的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更刻板,所有被试对女性角色比对男性角色更刻板;(2)儿童利用信息的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测验玩具与信息中出现过的玩具出自同一性别组(表征对应),与该玩具在测验中直接出现(直接对应)相比,会显著增加儿童的判断难度,但女孩为女性角色的判断相对不受影响;(3)如果被预测的男性角色与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相悖,会显著影响各年龄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但如果是被预测的女性角色与儿童的刻板印象相悖,则仅会对7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对儿童的社会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冲突解决策略被看成个体社会化、自主活动和社会性整合水平的指标。个体在冲突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实际上反映了其社会化水平及社会技能的高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小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和两种角度中的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有效解决冲突的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各个年级学生使用较多的冲突解决策略为问题解决、顺从和强制策略。社会观点采择的不同类型影响学生对问题解决的选择。总体上,情感观点采择和问题解决策略呈显著正相关。情感观点采择对问题解决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的学前双语教育中,教师的汉语能力对维吾尔族学前儿童的汉语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在与80名3~6岁维吾尔族儿童互动时的汉语口语资料,以语句长度为指标,分析教师的平均语句长度和最长5句话语的平均长度对儿童汉语语句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教师的平均语句长度能显著预测儿童的平均语句长度,说明教师的汉语能力对儿童的汉语习得有显著影响。教师应充分重视自身汉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有意识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汉语能力差异调整自己的语句长度,以促进维吾尔族学前儿童的汉语习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层层递进的7个分享测验,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当前不同教育环境中3岁和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特征。结果发现,5岁儿童利他趋向显著高于3岁儿童,且5岁儿童在分享行为上已显出一定的策略性;学前儿童的分享行为并无明显性别差异;教养环境会影响儿童分享行为的利他性表现;在无涉自身利益或涉及自身利益但无法把控结果的情况下,学前儿童的分配行为更趋公平。本研究结论不仅反映了学前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显示了特定社会文化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平分配行为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参考指标,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讨公平分配行为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卷入水平的关系。选取5-6岁幼儿112 名,以张文新和林崇德标准化处理的测验任务为测量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工具进行研究。实验一采用李占星的独裁者游戏法,考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具体影响。实验二采用王斯和苏彦捷的故事情境法,考察卷入水平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幼儿两种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高的幼儿平均分配行为更高,按劳分配行为不受影响;卷入水平影响幼儿的公平分配行为,幼儿在卷入情境中公平分配行为更高。  相似文献   

20.
以61名5-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TobiiT60眼动仪,本研究对学前儿童在自主阅读图画书过程中的文字注视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与分析,结果发现学前儿童自主阅读图画书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接受性语言能力、识字量水平、生字量水平与文字注视水平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生字量水平即文字再认能力是影响学前儿童自主阅读图画书文字注视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