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应当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劳动者的权益.然而,实践中农民工劳动权益屡遭受侵犯,工会在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中的作用不够明显.本文基于对西安地区农民工实证调研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困局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简化工会入会手续、变革工会组建模式和完善工会维权制度保障等措施,探索新时期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工作展开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3000多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农民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企业打工期间并没有获得理应获得的劳动权益,而且他们在工资、工资拖欠、技能培训、辞工自由、日常福利、人身权利等劳动权益的获得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分解导致农民工在上述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性别歧视可能是导致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性别差异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此外,人力资本因素和组织制度因素也为这种性别差异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旨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文章通过对农民工的实际调查,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利于《劳动合同法》的顺利、有效实施,切实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行使。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将逐渐成为建筑业农民工的主体。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对行业的认可度较低,存在劳动负荷大、生活工作环境差、文化娱乐单调、公共服务缺乏、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建议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来解决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目前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劳动力,保护农民工的劳动安全是我国劳动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巨大动力。文章从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历史、法律、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等几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造成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众多,既包括制度性因素,也有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文化、农民工自身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应多措并举,关键是建立规范的农民工工资决定机制,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在河南省林州市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及其对<劳动合同法>了解程度的调查,获知建筑行业农民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较低,且对<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了解少.结合有效渠道等措施,提高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最终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城市边缘群体社会最低保障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丹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76-177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边缘群体,其工作稳定性差、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和生活条件差以及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存在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加率低和社会保障地区不均衡等问题。应该尽快为城镇农民工建立和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工伤保险、基本养老、医疗和重大疾病以及失业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简单劳动的低工资使农民工生活没有保障,劳动保障的缺失使农民工权益状况令人担忧,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也极大的改善了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不过也可能对农民工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0.
因涉嫌受贿,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杨锦福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检方指控,杨锦福曾利用职务之便,在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工作中,通过批准相关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学校成立、批准取得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定点资格、批准增加培训指标等方式,多次收受他人贿赂87.2万元。  相似文献   

11.
肖革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9):164-165
我国《统计法》颁布执行已20多年,总结依法统计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推进依法治统进程。现针对劳动统计专业的特点,结合多年从事劳动统计工作的经历及体会,分析了劳动统计执法的范围、劳动统计执法的要害、劳动统计执法的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待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赵静 《科学与管理》2011,31(3):69-71
社区服务刑(又称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等)属于刑罚制度的范畴,主要适用于罪行比较轻微、不适宜监禁或者不适宜继续监禁的罪犯。这一制度符合刑法谦抑精神,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诸多弊端,减少社会对抗因素;也符合恢复性司法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在西方国家已推行多年。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有必要借鉴和吸收这一国外的先进法律成果,以完善我国的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新劳动合同法对用工成本造成的影响,探讨了新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在用工成本方面不同的规定,所得结论表明:在实行《劳动法》期间,由于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很好的贯彻《劳动法》的精神,没有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去执行。所以当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执行的时候,很多企业的用工成本都有明显的增加,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去减少《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认识论出发点及论证等方面蕴涵了现象学视域。而就现象学视角而言,本质直观可作为解读异化劳动的可能方法。在此方法的导引下,异化劳动将呈现为一个全新视域并生发出一系列寻问,这些寻问是对异化劳动现象学方式的寻求。而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自由自我决定的价值取向印证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劳动本体论,并且其“生活世界”与“技术人”思想等构成了现象学对异化劳动审视的现实向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宁 《科教文汇》2014,(24):219-2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等同于劳动力需求增长问题。消费需求升级与工业发展拉动资本深化,引致劳动需求曲线上移与左移,带动劳动供给曲线分层并上移,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克服这些转移障碍,就应采取推进城市化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农业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社会立法一词最早出现于德国,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济贫立法、劳工立法以及德国社会保险立法。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立法活动从无到有、渐生渐长。劳工立法可视为民国社会立法的初始阶段,但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立法实际上开始于国民政府社会部成立之后,社会保险法与社会救济法则是其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张天泽  苏尔然 《科教文汇》2014,(27):171-173
在企业化运营的社会改革力推动下,高校后勤实体与其所属人员(主要是非编制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即出现高校后勤劳动用工契约化。但是,高校后勤各类人员当前法律适用不一致,新旧交替,改革推动表面化,并出现诸多法律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后勤应以法治化用工为核心,重构规章制度,优化运营体制,切实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维护自身的权利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果与社会效应的统一,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国内外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相关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劳动力非农业化趋势变缓,省际迁移高素质人口比重较高,资源型城市出现就业困难,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影响劳动力配置等问题,提出以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拓展服务业领域增加吸纳劳动力能力,通过新兴产业发展扩大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就业,实现多元化的劳动就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