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孙建峰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感触颇深.全课以读为主线,通过尝试读(感知文本)、思考读(感悟文本)、展示读(内化文本)、探究读(赏析文本)、无声地读(超越文本),开拓出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这节课既保证了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又有效地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唤醒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本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豪感,又真正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最近 ,听了特级教师孙建峰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 ,感触颇深。全课以读为主线 ,通过尝试读(感知文本)、思考读(感悟文本)、展示读(内化文本)、探究读(赏析文本)、无声的读(超越文本) ,开拓出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这节课既保证了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 ,又有效地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唤醒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本领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豪感 ,又真正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一、尝试读 ,感知文本师 :这篇课文共490字。我相信 ,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畅。愿意试一试吗?生 :放声练读课文。[心理学认为 ,儿…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孙建峰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感触颇深。全课以读为主线,通过尝试读(感知文本)、思考读(感悟文本)、展示读(内化文本)、探究读(赏析文本)、无声地读(超越文本),开拓出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这节课既保证了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又有效地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唤醒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本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豪感,又真正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一、尝试读,感知文本师:这篇课文在143页,共490字。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畅。愿意试一试吗?生:愿意(放声练读课文)。犤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4.
"自读课"和"教读课"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两种不同课型,但是相较于"教读课"来说,"自读课"更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它既重视学生的"自读",又对教师的"导读"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如何有效地开展自读课教学,又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将自读的权力还给学生"做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即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也不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把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牢固树立“文本为我所用”的思想,活用文本,在体悟文本中实现全面的创新(文本的创新、课堂的创新、学生的创新),积极营造“教师为创造而教,学生为创造而学”的教、学氛围。设计特色:以读为经,以悟为纬,读悟结合;以自主探究为线,以自我创新为点,在学习、内化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设计过程:一、设境导入,接近文本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天空彤云密布,阴沉沉的,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只听见呼啸的寒风“怒吼”的声音)。师:哟。好冷呀,(搓搓手)天气预报说,快要下雪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雪呢?生交流讨论(纷纷扬扬、欢快人心)。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7.
自读课是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得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的课。自读课的教学是沟通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它对提高学生语言素质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但目前中学语文自读课的教学却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不是包办代替就是放任自流。那  相似文献   

8.
要想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怎样让对话更有效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三读数学文本,即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一、课前读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思考,尤其是语文阅读中,如果少了思考的参与,那么,学生的阅读将是表面的、浅显的,更别说让他们体会文本的主题和思想情感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采取有效措施让他们经历从认识文本到自我解读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课前引导——真实、自然地体验情境 如何让40分钟的课堂变成高效的课堂?如何缩短学生从“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的距离?课前引导学生真实、自然地体验情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让他们置身与文本极为接近的情境中,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将被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3月23日,笔者在第三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课堂展示研讨会上,观摩了刘恩樵老师的研讨课《柳叶儿》。这节课的基本流程如下:(1)教师朗读文本,学生听读。(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话题——"你觉得,在《柳叶儿》中作者对‘那年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课堂得出结论——"文本中的‘苦’、‘乐’、‘涩’可以概括作者对‘那年月’的感受"。(3)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活动一:引  相似文献   

13.
要想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怎样让对话更有效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三读”数学文本,即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阅读是吸收,是作文的基础,好像蜜蜂采花;写作是倾吐,好像蜜蜂酿蜜。学生只有理解了才会表达,反过来,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吸收理解能力的提高。所以,训练学生的读写结合,应该依据不同的文本特点,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一、课前读写结合课前读写结合,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捕捉对文本的第一感觉,可以有以  相似文献   

15.
要想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怎样让对话更有效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三读"数学文本,即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  相似文献   

16.
朱瑛 《福建教育》2006,(11A):29-30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了解的“零”起点上。  相似文献   

17.
静思默读具有促进学生思考、帮助文本理解,彰显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价值。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静动结合,读与悟、品与思并重?本文从"实小之星"赛课的课例谈起,分析默读的尴尬处境,进而重新认识默读的作用,并从时间、方法、策略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静思默读,使他们"读""思"并举,在静默的课堂中让心灵与文本快乐地旅行。  相似文献   

18.
诵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诵读课该怎样来上?我认为诵读课的特色体现在"精气神"三个字上:诵读课的内容要精,诵读课要学会美读,诵读课的神在于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本细读"高效阅读法分为四个步骤:读文本语境、读文本结构、读文本细节、读文本语言。实践训练表明,"文本细读"高效阅读法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