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师行为随着综合课程在中小学整体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对教师的要求也将大大提高。(一)教师的角色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是学习主题创造、设计的引导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学生实践的指导者和服务者。1.学习主题创造、设计的引导者。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力图紧密追寻时代节奏的课程,它有极大的动态性,常常需要创造和更新。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学习主题的创造、设计进行有机建议,使课程的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教师在指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有明确目标意识,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人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主题性、实践陛及活动内容的科学性,能够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积累作文题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目前学生作文的现状、作文主题的建构和主题实施的环节等方面来简要介绍小学阶段主题式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主题性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主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要想让这种教学方式取得实效,必须对其进行精心设计。本文围绕小学语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展开探讨,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心连 《成才之路》2012,(26):44-44
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巧妙选取活动主题、合理设计活动内容、组织小组展示交流以及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让学生在大量而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学语文、用语文中提高语文素养。一、整合资源,规划主题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主题是核心,是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主题描述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学习活动能否真实地发生、实际地开展和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7.
"知识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线,在学生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开展任务型的学习,让全体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到学习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充满情趣的动态活动中实现语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该教学法活动形式丰富,学生体验深刻;适用层面广、易于实施;学生自愿、主动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分组竞争式、承包任务式、情景模拟式、生活感悟式、文艺表演式、口语交际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所学的各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学校综合实践课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士涛 《成才之路》2023,(32):109-112
项目式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有助于学生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划及执行项目的能力等,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主题选择上要以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为主,在学科知识深化环节切忌贪多嚼不烂,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要强化彼此间的联系,促成学生的合作,同时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曾祥辉 《家长》2024,(8):83-85
<正>在当今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鉴于此,本文从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入手,分析了其在主题项目式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项目式学习和游戏化项目式学习等方面的实践,旨在为当前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应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为主,适当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为此,我们设计和实施了以“校园里的银杏树”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从学科实践的视角将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大树有多高”这一活动设计为“银杏树有多高”,引导学生经历项目式学习和探究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文跨学科主题活动,能让生活成为学习源泉,让学习更好服务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五育”融合发展。在“创享语文”教学中,可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集体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地方特色活动”,设计开展“创享语文”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在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做到“跨”有限度、“跨”有梯度、“跨”有温度、“跨”有效度。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学习内容上来看主要有课程综合和主题综合两种样态。课程综合表现为课程重组、课程融合、课程联动三种方式;主题综合表现为语文主题下的综合性活动、育人主题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和主题引领下的课程联动三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综合方式,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应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是综合活动中的言语实践,必须凸显语文元素。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将语文课程作为基点,开展多元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运用主题情境,即将主题进行提炼和整合,根据主题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进行语言实践的场所,以此激起学生的实践动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文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为线索来计划和实施课程,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内容、价值、可操作性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作了探讨,如从选题的依据上看,需要考虑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课程资源情况,并需要对主题进行分级,设计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有的学者从设计方法的维度出发,认为主题设计应该鲜明地突出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使活动过程时空交错、充满立体感,发挥整体效应,为此可以采取递进式、综合式、探究式等具体方式来设计主题。哒些观点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定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版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共5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30个主题,每个主题的教学规定课时数为2学时,共60学时,占语文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有限的语文课时里积极有效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语文素养,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一、体现职业特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和学生的专业情景相融通,使语文学科与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18.
倪佩芬 《文教资料》2014,(27):49-50
作为新课程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的开放性、时间的灵活性、环境的拓展性等方面都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很有研究价值。作者从策划主题实践活动、运用媒体创境激趣、引导学生二度创作、开展主题辩论四个方面阐述综合实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及体验实践中锻炼,发展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开辟形式多样的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把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深化,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虽然课程标准说明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但在实际课程设置时也可以在第三学段融入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