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琴芬 《考试周刊》2011,(54):60-60
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多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呢?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在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透过这些热闹现象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透过这些热闹的现象,我们又看到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一、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这是否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活动时,常看见许多  相似文献   

5.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改革不能甘居于后,有站在风口浪尖被称为“弄潮儿”的改革者和带头人,也有百舸争流的改革大军。语文课堂教学轰轰烈烈,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机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教学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语文课不要空洞的热闹。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放开手脚,自然也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的形式也就多了起来——课本剧、演讲、小品、辩论层出不穷,让语文课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过程的改革中,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首当其冲。一时间,课堂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每个角落,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地方,学生或说、或问、或唱、或演……给人一种师生共乐、欣欣向荣的感觉。孰不知,这种热闹景象后面隐藏着一种暗流,部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将热闹的课堂和成功的课堂、优秀的课堂等同起来,出现一些教学误区:一、为发展学生个性,忽视课堂常规教师的这种思想直接导致课堂的“乱”。课堂上的畅所欲言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但这种畅所欲言在一些老师的手中却变味了,一个问题提出后,课堂上就像炸开了锅,学生毫无…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有些教师对新课标这一理念产生了误解:认为只要学生活动多了,课堂热闹了,新课标的理念也就体现出来了。于是就让学生自己看书,随意提问,分组讨论;教师或消极旁观,或蜻蜓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几节小字语文阅读教学汇报课,其中有县级的,有乡级的,也有校级的。在这些教学课堂上,所有出课的教师,都在尽其所能地运用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手段:孩子们在课堂上看到了图,听到了声,课文中的景象非常直观地展现在每个孩子的眼前,整个课堂教学看着热闹、听着热闹,学生们的活动也很热闹。但总感觉这样的阅读教学在“读”上存在着几多缺憾。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有效参与。因为学生的有效参与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活动更加民主,也更能体现教师的因材施教,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思考,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但是,目前少数教师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还会看到两个极端的现象:一种是课堂上死气沉沉,只见老师一人在讲台前进行“独唱”;一种是课堂上热闹异常,老师学生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赛过茶馆。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呢?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一、重活动形式,轻文本阅读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课本剧、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是否会带来丰硕的收获?当我们课后静心反思时,才发现自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11.
何阳  赵正 《中国教师》2005,(11):57-5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当今的中小学课堂,以“对话”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热闹”也就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为课堂生活的追求与标志。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似乎成为课堂教学的时髦。课堂对话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并无对错之分,但如果把它变成了一场单纯的“活动秀”,只是追求活动的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对其本质的提升,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课堂对话所应蕴涵的意义——一种负责任的交往。一、负责任的课堂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观念得以更新,课程意识得到增强,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课堂,这些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闹纷呈,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不管课程如何改革,有效教学永远是教师应当追求的目标。那么,教师怎样打造出有效课堂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求简、求优、求实。下面笔者就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的一种动态活动,这个活动空间是充满互动、多元共生且情况各异的。这就需要教师成为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发现者和重组者,灵活捕捉、发现并运用课堂上善变的教学资源,随机生成个人的课堂教学机智。新课程强烈呼唤有预设、有生成的课堂,但是,许多教师简单、表面地解读了“生成”,也将“预设”忽略不顾。假如一味地生成占据了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也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活跃了,课堂热闹了,但学生的人文素养未必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听评课活动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的课堂出现了大量的"泛语文"现象。教学中,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的课堂,十八般武艺一起上:精彩的音像资料,逼真的画画演演,热闹的合作探究……诸如此类,纷至沓来,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繁芜的课堂,不仅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是消耗了他们原本对语文刻骨铭心的爱。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何时了?片段一:A老师教学一年级上册《热带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生机盎然。一堂课下来,如果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虽然形式生动是好的,但是不能浮夸、炫目,无论语文教学形式有多么新,它的灵魂应该是不变的,追求的应是求真、务实、灵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生机盎然。一堂课下来,如果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虽然形式生动是好的,但是不能浮夸、炫目,无论语文教学形式有多么新,它的灵魂应该是不变的,追求的应是求真、务实、灵动。  相似文献   

17.
顾广师 《现代语文》2014,(7):113-114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所以向课堂要质量,应是每位教师最基本的理念。要想向课堂要质量,就要求我们所上的每节课都是高效的。然而,在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达到高效了呢?最近听了一些语文教师的公开课,笔者感慨颇多,在此,想从教学内容要准确有效、设计问题要有效、学习活动要踏实有效、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清晰有效等方面来谈谈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这个话题。一、教学内容要准确有效有一位教师上《敬业与乐业》一文,把它定位为议论文。  相似文献   

18.
<正>生成课堂的一个外显特征是教师选择一种恰当的启动模式后,教学接力棒就交给了学生。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相互交流、观点碰撞。而教师通过互联与聚焦这两大抓手有效调控课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生成课堂上,教师不是不作为,学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一是把握大方向、"推波助澜",二是精讲点讲补讲、强化提升。对于生成语文课堂,一知半解的教师容易理解为生成课堂就是热闹课堂,片面认为学生热闹一番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其实生成课堂研究者早已注意到这一问题,于是摸索实践出了生成课堂的两大抓  相似文献   

19.
隔壁课堂上又传来了一阵笑声,还夹杂着争吵声和桌子的拍打声。这又是一堂热闹的语文课。当下,语文课是越来越热闹了。这应该是件好事。因为从教学目标上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本来就是语文课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有笑声,说明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有亲和度;也说明学生活动踊跃,课堂有参与度;更表明课堂民主平等,学生有自由度。能告别那种死气沉沉的没有互动号隋感交流的语文课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马长辉 《成才之路》2010,(36):11-11
当前,新课程理念正在内植于教师头脑,外显于课堂。许多思品课堂特别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上,课堂活动非常"热闹",这种"热闹"既表现在形式的多样,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又表现在学生情绪高涨而产生的课堂喧闹。似乎一节思品课没有讨论,没有表演,这就不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说实话,难道“热闹”就等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