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悠悠读书情     
我不是那种读书破万卷的人,对书中有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之类亦无深究,但我喜欢书,喜欢阅读,则是真的。在一个个静谧的夜晚,拒绝了所有的浮躁与喧嚣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伴随一杯茶、一本书、一片幽然的灯光。一种顿悟的惊喜,一种痴迷的恋情,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尽在其中,可谓美不胜收。此时,思想的神驹犹如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逍遥驰骋,心境渐至明朗,其舒适与惬意真是无与伦比,于是我便哺哺自语:“读书真好”。我喜欢读书,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无论世事怎样多…  相似文献   

2.
闲暇时,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在书海中徜徉,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与幸福。试想一下,书桌旁,摆一盆清新的兰花,冲一杯淡淡的香茗,手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沉迷于其中,这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享受啊!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尊敬的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现在正读高中一年级。我是你们的忠实读者,我热爱文学、喜欢读书,因为文学的宝库赋予我广阔的读书空间,而读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懂得书中只是个小世界,书外却有个大世界。我们在港湾的小世界里学凫水,正是为了到沸腾的大海中去破浪远行。正因为我喜欢读书,所以可以准确地得出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从小,我就在妈妈温柔的读书声中玩耍、倾听、表达,最后安然入睡。我同情《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佩服《神话故事》里为民造福的后羿,我喜欢……爱读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就这样,我慢慢长大,上了学,越来越喜欢在书的世界里快乐徜徉。有人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却觉得,读书也是一种旅行,是一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内容更丰富的旅行。在书里,我可以和姜子牙、诸葛亮做朋友;在书里,我可以像孙悟空一样上天入地;在书里,我可以走向世界屋脊,甚至去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5.
宗璞 《辅导员》2012,(Z1):38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  相似文献   

6.
我是小书虫     
小时候,我并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喜欢玩耍,而是喜欢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书。我攒下买零食的钱,省下买玩具的钱,留下看电影的钱,为的就是能在周末好好地去逛一逛书店,小小的书店成了我的天堂。傍晚,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我对书的执着简直到了沉醉的状态。正如毛主席说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没有书的日子,我是寂寞的:没有书的时光,我是孤独的;没有书的岁月,我是失落的。一次,我正捧着《大头托托》看得津津有味,恨不得钻进书里。这时,妈妈来  相似文献   

7.
女儿虽长得清秀、乖巧,却生性好动,其调皮绝不亚于同龄的男孩。都5岁了,从未静静地坐过10分钟,更没有静静地一次看完一本小画书。这事常让我暗暗犯愁。有一个星期天,我要到图书室去查找一份资料。女儿第一次听到“图书室”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一边摇晃着我的手,一边像只小麻雀似地叽喳不停:“爸爸,什么是图书室,图书室好玩吗?图书室有小朋友吗?”我告诉女儿:“图书室是看书学习的地方,不是玩的地方,那里有许许多多的书,还有许许多多的桌凳,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在那里看书,也有一些喜欢读书的小朋友在那里学习。”女…  相似文献   

8.
陈瑜 《今日教育》2014,(7):44-45
《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是我一年前在当当网上闲逛时偶然发现的。因为有阅读的习惯,时不时淘书就成为了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我淘书的渠道,大抵有这样几个。一是循着自己喜欢的作者,去搜他的著作,或是他所读过的书籍来,以一饱眼福;二是报刊的书评书荐,比如《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比如《书摘》《读书》等杂志上的书刊讯息;三是逛书店,有时并未淘到心仪的书,那逛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四是网上搜索,比如浏览当当网等网站,在网上流连,也逛得心旷神怡,常常不知疲倦。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喜欢读书吗?生:喜欢。(有几个声音很小:不喜欢。)师:不喜欢?书中自有黄金屋啊!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生笑)师:我喜欢读书,读书能让我快乐,因此我经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我也喜欢看灿烂如花的笑脸,比如你们的笑  相似文献   

10.
趣在书中     
有人不喜欢读书,有人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说:无趣;喜欢读书的人说:有趣。趣之有无,仿佛因人而异,其实,趣在书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找,或者说,你能否找到一种通往趣之所在的途径。我自称是一条书虫,一天到晚以淘书、读书、编书、写书为业。为此,我想以一种书虫的身份,和诸位聊聊怎么样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干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兴趣,那就难以持久,自然也就不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当然,我说的读书,并非为了什么大的成就而读,但一个人若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而对读书又没有一点兴趣,估计那作为是要大打折扣的。一本书摆在…  相似文献   

11.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读书,让我们更充实;读书,为精神打底蕴,为人生奠基。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小学时喜欢读唐诗,高中时喜欢读宋词,大学时喜欢读外国名著,工作以后喜欢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句话改变人生》。这本书是张万祥老师收集了400位优秀教师在各大报章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中的600多条精妙语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和思考,对我的教育教学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12.
我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柜,里面装满了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有《安徒生童话》,还有《成语故事》等等。读书能使我增长知识,给我带来快乐。我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3.
我的读写情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了,成了一名教师,天天与书本打交道,并没有让我厌倦了书,相反,教学之余,我仍然喜欢读书。书读的多了,也拿起笔写读书心得或者生活随笔,渐渐地,我喜欢用读书与写作充实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了,成了一名教师,天天与书本打交道,并没有让我厌倦了书,相反,教学之余,我仍然喜欢读书。书读得多了,也拿起笔写读书心得或者生活随笔,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读书与写作,它们充实着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书在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的知识的源泉。我是一个非常爱书的人,也十分喜欢买书。从小时到现在我有400多本书了,都是我喜欢的类别。一两岁读婴幼儿画报,三四岁读童话。7岁到现在是我读书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6.
长发兔子     
Hi!我叫陈咏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谁和我在一起都会很快乐。我贪玩,可我也很喜欢静静地读书写字。同学们,你们听过故事吗?那你们有没有想过编故事呢?其实,编故事和听故事一样有趣。  相似文献   

17.
倪 :王老 ,能采访到您我感到很荣幸。我们的杂志是面向中学生读者的 ,所以我想知道您在中学期间是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 ?您那时最喜欢读哪些方面的书 ?其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有哪几本书 ?请您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好吗 ?王 :我中学时在北京教会学堂读书 ,当时是抗战前 ,我的小学是在孔德、育英两所小学读的。我小时不大读书 ,喜欢体育 ,思想成熟以后才喜欢看书的。一二·九、一二·一六等学生运动我都参加过。参加了学生运动以后 ,读书也比较多了。当时主要读一些鲁迅、周作人等人的文章 ,那时北平学生比较喜欢读周作人。外国的作品也读 ,…  相似文献   

18.
正我爱读书,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悬疑侦探小说家。在我的小屋里有很多书籍,我最爱的是悬疑侦探类书籍,《小虎队冒险》丛书、《希腊之神传说》都是我的最爱。我爱读书,也有很多关于读书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学期期末。那一天,我写完作业已经晚上十点多了,可是我还想看会儿书。洗完澡以后,我轻手轻脚地走进小屋,迅速地拿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了起来……不知不觉间,我变成了一个蓝眼睛黄头发还长着一对翅膀的小精灵,跳进《史酷比》这本故事书里,和里面的侦  相似文献   

19.
鲁迅、茅盾先生读书很有计划,他们读书很广很深。我读书大都是从兴趣出发,喜欢的书就反复读,不喜欢的书就大致读一读。回想起来,我年轻读书时最受影响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红学家来说,《红楼梦》中有许多道理,但我当时是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先看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怎样来往,又怎样分开,怎样生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些描写也很吸引我。林黛玉的葬花词我当时不大懂,可  相似文献   

20.
往年我的暑假总是如春运般繁忙,游泳、声乐、书法、钢琴……所以我决定这个暑假在家潜心读书. 书呵,可真是个好东西,一片闹市还能有一颗静心. 抿一口茶,抱个木枕,靠着墙,静静地坐在书桌前. 我看书可不单一,除了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我还喜欢看外国的名著.比方说《基督山伯爵》,比方说《简·爱》,外国的小说不似中国的那般古典方正,它更加大胆、浪漫,让我心生向往.除了这些公认的名著外,我还喜欢心理学方面的书,它能让我更懂人心(不管你是红心,还是黑心,嘿嘿);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呢,又能让我了解地球上各种奇妙的自然现象;此外,我还喜欢翻杂志看新闻,这能让我了解时事——身在信息时代,对社会中的各类新闻可得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