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语文“双基”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重教师讲,轻学生练;重知识、轻能力;重读写、轻听说。把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放在次要的,甚至可无的位置上,这实在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误区。 如何走出“双基”教学中的误区? 首先,要从认识上、观念上摆正“双基”之间的关系。去年省教委颁发的《关于如何改革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  相似文献   

2.
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地里教学中应怎样加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等等结合,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学是时代的呼唤。目前,以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教学,已主导了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于创新思维有以下几种解释:“创新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创新思维就是指直觉、灵感和发散”、“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根据这些解释,我们把创新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界定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内容有独特的创见,能提出不同于教材表述、不同于教师讲述的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因此,独特性、发散性是创新思维应具备的典型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独特性、发散性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与读听写能力同等重要。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目标着眼,结合教学经验,就学生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做到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抓牢双基,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树景峰 《考试周刊》2012,(21):52-53
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关键是做到:构建民主课堂气氛,促使创新思维展开;激发学生的猜想,挖掘创新潜能;诱发发散思维,拓宽创新的广度;注重双基,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误区之一:混淆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混淆了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把高智力等同于高创造力。结果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只知提高学生的智力,不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导致学生向“智力高于一切,成绩决定乾坤”的方向发展。误区之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极不平衡。创造力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充分发展、有机结合的结果。可惜的是,在迄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高于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其结果,聚合思维的发展往往是以忽视甚至抑制发散思维为背景、为代价的。据美国的一项调…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是“四化”的需要。对小学生怎样培养创造性思维,我谈谈我的设想。一、要正确认识创造性思维与“双基”的关系目前教师对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创造性思维神秘化,认为对小学生谈“创造”高不可攀。二是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双基”教学割裂开来,认为思维发散会使学生所学知识混淆不清,“双基”削弱,考分下降,影响毕业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 《天津教育》2000,(11):7-8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不会创新的民族是没希望的民族”。创新教育是一场革命,必须经过教育创新的过程。如何让教育创新过程可行、合理,应研究与培养创新能力相关的诸多因素。   一、 教学观念与创新   我们的教师都是传统教育培养的合格人才,让学生“按部就班”、引导学生“辐合思维”是我们的强项。对发散思维的首创性、灵活性、流畅性理解、运用不很精明,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缺少勇气。其实,现实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强调求异。   教师要做到两点: 1.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气氛 ,营造师生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至为重要的任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师生关系民主化,“双基”训练与发展思维统一,探索性,整体优化等四条重要原则,并抓住影响课堂教学的若干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机,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以最终形成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应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能力等方面做起,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从“已知”中预测“未知”,进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使学生达到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杰出的数学家都对发散思维的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则属于发散性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标所决定,探索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条基本途径是加强“双基”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发散思维的展开,必须建立在牢固掌握丰富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学生不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或仅仅记住了几条简单的结论,显然是无从展开发散思维活动的。为了能流畅而灵活地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知识应该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理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完成“双基”任务,而且要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发散思维是主导思维成份,是核心。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找准发散点,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在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否发散,要受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学生心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但最关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途径,即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与猜想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突出解题过程,培养创新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为基础 ,围绕同一问题沿不同的角度思考 ,提出不同的答案 ,因此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1]。它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创性。与之相反 ,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 ,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考虑之后 ,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它是有条理、有范围、收敛性的思维。在创新思维活动中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相辅相成 ,对立统一的。其交互发展 ,有机结合便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2]。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高于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 ,这种过分重视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在解决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要借助于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的矛盾关系,而这,正是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问题!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则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存在着一对主要矛盾,那就是思维的发散与聚合。思维的发散与聚合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的、彼此互相排斥;他们又是统一的.彼此互相依存。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因为创新能力主要依靠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补,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学的课堂基本特征就是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随时了解当前学生的学情,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走向,把握学生认识发展的起点,挣脱重识记和重理解学习水平的教学束缚,把教学目标始终定位在学生发展水平上,教学生会发现、会提问、会释疑,从“学会”到“会学”,从而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要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高水平地有机结合。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这两种思维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开掘教师的创新能力,其次应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判断、推理能力入手,激发其聚合思维,从培养学生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激发其发散思维,并促使二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人们普遍把数学教学视为“思维的体操”.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上又常常仅侧重于逻辑思维.这就偏狭了.针对我国数学“双基”教学的薄弱环节,特别强调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上进行教学设计是适当的.根据现实的需要,我们必须适当拓展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题多解”教学也是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好,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双基”,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若使用不当,则不光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甚至会导致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高效地开展一题多解教学,值得我们推敲和探讨.现结合课堂教学中开展一题多解教学的片断,就存在的三个误区进行剖析与反思,并探寻走出误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