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应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发出应有的活力。一、自主探索,实现个性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因此,教师必须把阅读的自由、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比如,教学《2003年的一天》时,让学生先读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1.课文描绘的未来世界中人们一天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2.课文提到了哪些环境恶化的现象?3.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按“阅读提示”充分、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点,筛…  相似文献   

2.
张春华 《语文知识》2015,(4):49-51,2
一、自主阅读应是基于目标的学习行为语文是以阅读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科,注重日常积累和潜移默化。叶圣陶先生用自己多年的语文实践告诉我们:"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自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策略,教师更多的是做好点拨和发挥引领作用,课堂上教师更要敢于放手,让自主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但是,自主阅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目标清晰的训练过程。洪宗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就应以保证阅读实践时间为前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朗读,如何在学本课堂中实施呢?一、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读课堂上必须创造宽松的读书环境,腾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在阅读中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积极想象,发表  相似文献   

5.
对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渠道.但如何在课堂上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地释放个性?如何在课堂教学策略的选定上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呢?本文就一个教学案例,针对阅读教学关键策略的效率问题,进行比较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提高人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而创意阅读课堂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具灵性。文章从个性阅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创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情境阅读,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指导研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教学模式程序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和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阅读课堂从正襟危坐的“三味书屋”走向生机盎然的“百草园”,让学生的个性花朵尽情绽放。  相似文献   

9.
王英 《小学生》2011,(3):44-45
高效阅读要两个视野的扩展,一个是扩大识别间距,一个是扩大阅读范围。一个是要让学生读得快,质量高,效率高;一个是要让学生读得多,读得好,形成积淀,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人文精神家园。这是高效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阅读策略。这两个视野的扩展,既重视技能层面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积累与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识字教学,总是师读生跟读、师写生硬抄、师说生照做,课堂往往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教学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不相吻合。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语文课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作业形式,让识字课生机盎然,亮出“风采”。一、在自读自悟中学习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课堂上,应该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学、有机会学,让每个学生既是求知者,又是实践者。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强调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注重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脑、动手...  相似文献   

12.
1.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课堂中的主人,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学习活动越是自主,其阅读的过程就越能反映学生的个性,也就越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指导则主要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自主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稳固发展,语文阅读素养得到质的飞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呢?一、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的兴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中,我们常能听到  相似文献   

14.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阅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自主阅读是学生走进历史课堂的第一步,读而能知学习的内容,了解学习的方向.本文试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对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的认识. 一、小而美,自主阅读不可少 给学生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让他们在短短45分钟时间里完成对该文章的了解、探索、深入理解、学会知识迁移并能前后联系,首先该怎么做?语文、英语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前一天预习课文内容或在早读课上进行阅读自习.初中历史每课教学一般一课时,不具备额外的预习时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就成了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春风 《新疆教育》2013,(13):50-50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直以来,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自主发展的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地读,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  相似文献   

16.
黄秋娥 《成才之路》2010,(21):94-9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自主的活力呢?信任尊重,还课堂给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张扬个性,把创新留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数学课堂真正充满自主的活力,让数学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更加高效的课堂中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围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且,我个人认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这个年龄段孩子充满好奇,充满幻想,充满童趣的特点,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还应体现在孩子们能读和愿意读、感兴趣读上。课堂上我紧紧围绕这几点目标来开展教学,现在就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案例,简单地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以读为主,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感以读为主,是我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课堂上,我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我还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是阅读感悟和发展语文综合素质的能动的活生生的主体。所谓自主阅读,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参与、激励、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富有个性地阅读的实践活动。其主旨是让学生多问、多思、多悟、多读,主动获取,乐于阅读,展现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反观我们的课堂实践,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与文本亲近,就要先来欣赏课件。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阅读,把课堂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