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析读】拂晓,夜将尽未尽,北固山下,长江之上,一只客船在清晨劲风的吹拂之下正鼓帆行走。船头一位诗人早已站立了良久,对着远方将要升起的海日浮想联翩,时而皱眉,时而叹息,突然他转身回船,挥笔疾书,写下了让后人久诵不衰的名诗———《次北固山下》。这位诗人就是王湾。王湾,唐代一个鲜为人知的诗人,甚至后人对他连生卒年月都无从考究。他一生客旅他乡,漂泊在外,《次北固山下》便是王湾客游江南时写下的一首…  相似文献   

2.
唐代元和年间的秀才崔郊虽然在《全唐诗》中仅存一首《赠婢》诗,但其中的“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不仅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还与晚唐诗人杜苟鹤的“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对酒吟》)共同孕育了“侯门似海”这个充满人生感慨的成语。《赠婢》中的“萧郎”指的是谁呢?  相似文献   

3.
读写新闻     
某女生读了情况不妙《红楼梦》余养健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说,他读初中的女儿读完《红楼梦》以后情况不妙,首先是变得不爱说话,时常出现忧郁状,接着又发现她作业没有先前认真,甚至还有些题目做错了。父亲问她为什么,她说做人没什么意思,“反正到最后什么都是空。”父亲又问:“怎么会什么都是空呢?”她说:“你看贾府,那么富贵,那么繁华,最后不是变成白茫茫一片?”直到这时,作父亲的才感到问题严重,才知道女儿是看《红楼梦》看得入了迷。余养健由这件事情引发了许多关于中学生读文学名著的思考,他认为,在让学生读名著前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师…  相似文献   

4.
对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解读历来有两个方向,一是思乡,一是盛唐气象。出离与回归是文学的惯用母题,这既是现实情境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甚至是潜意识的。那么,客路与洛阳,出离与回归,作者传达给我们一种怎样的诗意呢?“思乡”当然是不错的,游子在外,思念家乡,人之常情。但我们应当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这一思乡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解读历来有两个方向,一是思乡,一是盛唐气象。出离与回归是文学的惯用母题,这既是现实情境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甚至是潜意识的。那么,客路与洛阳,出离与回归,作者传达给我们一种怎样的诗意呢?"思乡"当然是不错的,游子在外,思念家乡,人之常情。但我们应当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这一思乡之情。也就是诗人不单单是在思念某个具体的家乡(这里当然是指洛阳),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景美、意美、情美的诗歌。北固山,在江苏镇江,虽不很高,但峭立长江南岸,三面临江。次,是旅途住宿之意,此处是船舶停留。因此诗人在北固山下,看到的一边是青山翠色,一边是绿水清波。所以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名停宿地点,展示启航的行程,并暗示了以下几句观察的视点,并统领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7.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当忧郁成为“modern”……至上一集刚刚舍弃了八年抗战(坚持八年没有尝试新鲜事物)确定鸭下巴为好吃的后,小明又“生不逢时”地撞上了这股不知从哪个什么什么洋刮来的代号为“忧郁”的台风,而且忧郁得一发不可收拾,大有将忧郁进行到底,把牢底坐穿的架势。有好几次,小明还模仿电视上的广告词:忧郁啊忧郁,我一直在努力,噢耶!可惜爸爸妈妈哥哥对他的忧郁都不屑一顾,这是怎么回事呢?欲知详情,请看第5集:我要努力忧郁下去。  相似文献   

8.
在《诗人》一文中,老舍这样描述他想象中的,也是他所肯定的诗人形象:“诗人是中了魔的”,具体说,“诗人在举动上是异于常人的”,“诗人在创作的时候确实有点发狂的样子”。他又提出设问:“可是,这些狂士(或什么什么怪物)却能写出标准公民与正人君子所不能写的诗歌。怪物也许倾家荡产,冻饿而死,但是他的诗歌永远存在,为国家民族的珍宝。这是怎一回事呢?” 他分析了这么几个原因:一、诗人们心细如爱,但绝不象看财奴一样,“一手打着算盘,一手写着诗”,而是对事物的观察特别详密;二、“他的眼要看真理,要看  相似文献   

9.
《药》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了怜哩!”  相似文献   

10.
下午第三节课,以往气氛热烈的初一(1)班教室出奇的安静,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们正围着一幅名画上题的一首诗在抓耳挠腮地冥思苦想.名画《百鸟归巢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杰作,一位名叫伦文叙的状元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小芳心直口快,首先打破了沉默:“这首诗既然是《百鸟归巢图》的题诗,为什么全诗找不到‘百’字的踪影呢?”小婷回头表示赞同:“诗人只数了八只鸟,这与《百鸟归巢图》的百鸟不是矛盾吗?”小亮是本班的“数学通”,他说:“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诗…  相似文献   

11.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在“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的唐代 ,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诗人比起来 ,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生卒年不详 ,存诗仅十首 ,做官也仅做到洛阳尉。然而他的诗歌产生于整体水平很高的盛唐时期 ,所以自有特色 ,殷称他“词翰早著” ,很早便有诗名。《次北固山下》乃是他的名作。本诗以写景著称 ,作者不仅能够做到体物精细、状写传神 ,而且在描写中能够传达出内在的深厚情意和昂扬风神。明朝胡应麟曾举出三首同是五…  相似文献   

1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代王湾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唐代芮挺章选的《国秀集》,原题为《次北固山下作》。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目改为《江南意》,内容上也有变动:“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此番初中语文教材课文选篇依据出于长期传诵的  相似文献   

13.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相似文献   

14.
诗两首     
f一州卜一十“ ·十一、 课内检测刊 饭·十一十.十.州卜洲 1.填空。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 伟大诗人_,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 颂》、《》、《致恰达耶夫》。 ②《未选择的路》是_国诗人_ 作品。 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诗句补充完 整。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  相似文献   

15.
《诗人的花园》写了一个很简单却令人沉思的故事。这位诗人为什么不想活了呢?因为他无所事事,觉得活着没意思,“虚无”,就决定在野地里给自己挖个坟坑,可后来他却不想死了,改变了想法。怎样改变的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戴望舒《雨巷》一诗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即“丁香”姑娘是忧郁的形象,代表了忧郁的美,是诗歌中忧郁美的典型形象。诗人在这一形象上是有意无意地追求了忧郁的美,这种追求体现了中西诗歌、文化的影响和诗人对生的美感意识即对人生的认识。由“丁香”姑娘忧郁的形象到诗歌乃至整个文学对忧郁美的崇尚,追问了忧郁美的根源、忧郁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有恒     
一九二七年九月的一天,上海北新书局门外,走来一位青年。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忧郁,仿佛心头压着难以承受的铅块。北新书局的小伙计一眼看见了他,就急忙对屋里喊道:“看,他来了,他来了。”话音刚落,书店老板李小峰先生从屋里走出来,忙对这位青年说:“先生的大作《这时节》,鲁迅先生在广州看到了,还给先生回了一封长信呢!”青年人又惊又喜,又有点怀疑:“怎么,鲁迅先生给我写了信?是真的?信,在哪里?信上怎么讲的?快拿来给我看看!”说着,双手往衣襟上擦,准备接信看。然而李小峰却向这位青年解释道:“信是真的,很长。鲁迅  相似文献   

18.
文老,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以数字入诗多不多呢?以数字入诗的诗歌是很多的,就说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吧,他的诗歌里用数字的诗句俯拾即是。你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还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看光是李白的诗就有很多用数字表达的。文老,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那么李白到没到过武夷山呢?  相似文献   

19.
章:我听说浙江省有个章鼎儿老师,评课时提出“三度”,您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他是怎样评课的? 路:我听过他评课,很有深度。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评价一节课,概括起来说就是“三度”,即参与度、有效度、效益度。 “参与度”就是看一节课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学生有多大比例,100%的学生都应该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当然,不见得有100%的发言。你别看那个孩子没有发言,他皱着眉头直琢磨:“这是怎么回事呢?”严实际上这也  相似文献   

20.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著名作品《约客》。历来人们大都认为该诗主题反映的是诗人与友人约会而久候不至,以致产生孤寂焦躁、苦闷无聊的失望情绪。权威的《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对这首诗的鉴赏也作如是阐释。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并没有触及到《约客》诗的真正意韵。既然“过夜半”而“有约不来”,诗人的焦急与无聊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样的理解乍看似乎合情合理,但又总让人觉得与该诗的本意还隔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因为从全诗看,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是清新、静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