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这门学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学会听说读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朗读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读、乐读.一次,我在教《赵州桥》一课时,我跟学生说:"赵州桥举世闻名,经常有外宾前来参观,谁能做一个出色的导游呢?"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读出感情来.这样,在介绍时,你才能介绍得生动、精彩,让外宾满意."学生的读书欲望被激活了,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景,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为了让学生自觉地参与阅读训练,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和特点,努力创设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锻炼语感、内化文本的重要途径,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朗读指导应注意层次性、渐进性、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善读,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一、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激发主体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实践中不妨尝试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让学生想读、乐读、会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叩击心扉,读中"激"情以读为伴,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下趣味的种子,才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学生在乐读、敢读中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1.以"生趣"为基点,让学生乐读兴趣是朗读的基础。赋予课堂朗读以趣味,才能放飞孩子的心灵。为此,可以将音乐融入朗读教学中,让学生以音乐为伴,在音乐的美妙氛围中学生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红岩》为例,分享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做法: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产生“读下去”的心理期待;设计活动式的学习任务,明之以法,导之以行,让学生会读,真正潜心“读进去”,发现整本书的奥秘;阶段性交流与展示阅读成果,促使学生能主动“读开去”,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燕子》第二小节。其中“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一句话,学生读错了两处。老师有些不悦,说: “怎么读的?一句话读错了这么多地方!坐下!听别人读。”学生涨红了脸,惶恐不安地坐下去了。  相似文献   

10.
高红纳 《教师》2014,(33):23-23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们必须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从小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快乐经历,使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以致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11.
周文文 《英语教师》2022,(13):37-41
以英文原著《奇迹男孩》阅读教学为例,提出应把影视作品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并精选章节,师生共读探讨,在整合文本信息后,利用STEAL方法分析人物性格,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读写结合,有效输出。认为阅读英文原著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让他们受到优秀英文原著的滋养,培养其善读、乐读、爱读英文原著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善读,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拼音教学难度高、容量大这一现状,着力探究在拼音教学中让学生喜读乐读拼音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效解读文本,精心设计读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刻关注效率,设计有效读的环节,让学生乐读、善读、读到位。课堂教学中设计多种有效阅读的环节,引导学生读中感、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得。  相似文献   

15.
何成君 《时代教育》2006,(12):114-114
教师要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请看《棉花姑娘》一文的教学片段:师:七星瓢虫真热心呀,不一会儿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大家快读读最后一段。学生饶有兴趣地自由读书,有的大声,有的轻声。然后指名读。  相似文献   

16.
一、朗读品味,悟得语感经验教师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请看《棉花姑娘》的教学片段:师:七星瓢虫真热心呀,不一会儿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相似文献   

17.
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经典常谈》作为新入选教材的名著阅读书目,学生畏难情绪不小。教师运用“导趣、导法、导理”,激发求知内驱,善用阅读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使学生乐读、会读、善读,真正走近经典。  相似文献   

18.
陆德红 《教师》2011,(20):70-70
课外阅读是促进阅读能力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根据其中的阅读形式自学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时给学生的乐读、会读、便读创造充裕的条件与机会,使他们在课外阅读这块宽阔的沃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抒情散文的教学趣味横生、引人入胜,我们提出了“抒情散文整体感悟五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让抒情散文的阅读与琅琅书声同行,注重整体感悟,提倡以朗读为主线,做到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趣读之中找到乐读的感觉,进而由乐读到爱读、会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逐步形成创新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使孩子入境、入文、入情,在丰富的阅读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终生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帮助选择读的内容,使学生多读;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少走弯路;开展活动,使学生乐读.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视野,让学生的生命洋溢阅读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