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普通高考语文试题(辽宁卷)试卷结构与2003年全国语文试卷结构一致,共有七道大题(Ⅰ卷三道: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Ⅱ卷四道: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修辞、写作),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08分和42分。  相似文献   

2.
1995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基础知识题,涉及到第Ⅰ卷的第一题和第Ⅱ卷的第五题,共计14个小题,分值共42分,与1994年试题持平。从考查内容看,除词语、句子、标点、文学文化常识、诗词鉴赏、填句默写这些传统项目外,特别增强了语言得体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甚至在现代文阅读题里,也出现了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条简要概括的试题,突出对考生概括与简明表述能力的考查,这是近二年来语文试题的发展趋势之一。 学生答题情况见下表。这是抽取50份样卷进行测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2年大体相当。在内容方面,有变化的是:①文言虚词由20个减少为18个。②在阅读方面,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并且首次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了信息“整合”的概念。在试卷结构方面,2003年考题与2002年完全相同,相信考生拿到这份试卷不会感到陌生。2003年试卷中的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其中部分试题在考后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涉及到现代汉语文字、词语使用的规范问题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和应用的一些问题。不过这些争议恰恰…  相似文献   

4.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2年大体相当。在内容方面,有变化的是:①文言虚词由20个减少为18个;②在阅读方面,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并且首次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了信息“整合”的概念。在试卷结构方面,2003年考题与2002年完全相同,相信考生拿到这份试卷不会感到陌生。  相似文献   

5.
一、试卷总体评价2004年普通高考语文试卷(辽宁卷)结构与2003年全国语文试卷结构一致,共有七道大题(Ⅰ卷三道: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Ⅱ卷四道: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修辞、写作),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08分和42分。  相似文献   

6.
一、试卷内容及结构框架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从总体上看,试题内容、结构框架与《考试说明》基本相符,没有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试题与2004年相比,稳中有变。1.题量减少。第Ⅰ卷中的选择题由原来的14个题减少为10个题。如基础知识部分的语音、标点题;科技说明文中的信息概念题;文言文阅读中的实词考查题。第Ⅱ卷中减少了现代文阅读中的5选2题。整个试卷的题量由2004年的26题减少为21题,赋分减少了12分。2.赋分变化。第Ⅱ卷中共增加了12分。①名篇名句的填空由原来的4分增加至5分;②古诗文鉴赏由6分增加至8分;③现代文阅读由18分增加至22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考试》2004,(11):48-53
2004年普通高考语文试卷(辽宁卷)结构与2003年全国语文试卷结构一致,共有七道大题(Ⅰ卷三道: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Ⅱ卷四道: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修辞、写作),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08分和42分。  相似文献   

8.
摸不着门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一道18分的题,阅读一篇题目为《门》的文章后完成四个小题。这道题在阅卷人员中几乎成了今年缺乏热点的语文试题中唯一的热点。不但阅卷领导小组事前为研究此题的给分原则大伤脑筋,而且在具体阅卷过程中也由于“出格”答案的层出不穷而引起一些讨论和“花  相似文献   

9.
暑假空暇,看了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所思索。现就其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运作谈几点肤浅看法,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研讨。 一、明确目标,加强阅读。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试题与前两年相比,数量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增加,难度也略有加大。两大试题。,共计九小题,占了试题三十三题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二七题,占了试题总分一百五十分的百分之二十分。这说明了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考题中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当然,也突出了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来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选拔性的高考,考查考生现代文阅读能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八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三大题第2小题,即现代文阅读部分是一篇论说有关“中华文化”发展,重点介绍“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的起源与形成的论述性说明文,分成4小题,考查四个知识面,共15分。一九八九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三大题,即现代文阅读部分是一篇纪念朱自清先生的评论文,重点评论朱先生对新诗理论的贡献,分5小题,考查5个知识面,共19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区高考语文试卷仍采用了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II卷,我所批阅的是阅读题,具体是第11小题至20小题,总分为60分。从命题情况来看,今年语文试题难度比较适中,设题也比较常规。下面我就批阅的几道典型题目及考生答题的大致情况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湖南参与分省命题的第五年.高考语文试卷基本沿袭了前四年的思路.体现了“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第18小题的设题新巧别致.首次将逻辑引入试题直接考查.体现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精髓。但是.通观整套试题.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结合有关试题及考生感受来具体说说。  相似文献   

13.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下称“理综”)满分300分(生物总分60分),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最高得分280分,最低得分为8分,平均分128.8分,及格率为13.6%。 一、试题考点分析 2003年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第Ⅰ卷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Ⅱ卷3个小题,共30分。 第1题考点①种子萌发的条件,②植物的呼吸作用,③微生物的呼吸和发酵作用。选项集中在B和C。由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江苏省实施新课程方案第一个循环的终结年,也是推出高考新方案的第一年。今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分值升至160分,其中作文占70分,现代文阅读占38分。另有40分的附加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学常识及文意概括探究等内容。这份试题对即将进入新课程学习与考试模式的同学有诸多启迪意义。下面,向大家介绍这份试题的现代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6.
一、总体评价2004年的福建省自行命题的语文试卷与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基本一致,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第Ⅰ卷14道客观题,分值42分;第Ⅱ卷11道主观题,分值108分。命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框架不变。试卷的长度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考生比较适应。语言运用试题强调积累和应用的整合;阅读试题加大开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年来绝大多数试题的试卷结构分布情况(北京、上海除外,两地使用单独的《说明》或《手册》命制试题)来分析,高考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共有五道题,分别是第Ⅰ卷的第7~10小题和第Ⅱ卷的第21小题。本文重点谈一谈第Ⅰ卷的第7~10小题的解答方法。2001年以前,第Ⅰ卷选文一般都是科技类文章,从2001年开始选用社会科学类文章。第Ⅱ卷1999年以前是以社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高考除上海外的十五套语文试卷有八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分值在上升:重庆卷、福建卷、江西卷为20分,广东卷为21分,全国三套试卷均为22分,湖南卷达27分。现代文阅读分值的增大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必须提高解读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本文试从信息、语境、整合三个关键词入手,对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剖析,以期提高考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文槐 《甘肃教育》2013,(1):63-65,76
一、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结构特点分析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共150分,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全卷有六道大题,18道小题,其中第I卷为阅读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四道大题,共70分;第II卷为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道大题,共80分。试卷结构具体如下:认真分析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可以看出新课标全国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