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母三迁     
孟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孟子小的时候,孟母把家搬到一座小山旁,靠着一间铁匠铺。每天,孟子都去铁匠铺站着看打铁,他不喜欢学习。孟母觉得这样不好。 于是,孟母把家搬到了农场,他们的房子靠着一家杀猪的人家。每天,这个屠夫都要为别人杀头猪。孟子每天都去看杀猪,而且,学着猪那样嚎叫。 孟母第三次搬家。这回,她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每天早上,孟子起床后,听到学生的读书声,他就走到教室,站在窗户旁,和学生一块儿读书。孟子渐渐喜欢读书了,孟母让他上了学,孟子读书很努力,成了最好的学生。 Mother meng had a son called …  相似文献   

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鲁国的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父早死,由母亲教养。孟母很注意对儿子的教育。“孟母三迁”就是流传很久,人人皆知的故事。他家原来住在靠近坟墓的地方,孟子喜欢模仿墓葬的游戏,孟母认为不好,就搬到街上去住,孟子又学起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又认为不好,再把家迁到学宫旁边去住,孟子就学起祭祀的游戏了,孟母最后定居下来了。孟母教子很严,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孟子读书  相似文献   

3.
读书卡片     
孟母三迁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思想家,被人们称为“亚圣”。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开始,他们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由于经常能看到出殡(bìn)的场面,孟子与小伙伴就经常玩下葬的游戏。后来他们搬到了一个集市附近。时间一长,受环境的影响,孟子又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了。后来母子俩又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时,孟子模仿起学校的规矩,学习师生之间的礼节,很喜欢读书。于是,孟子的母亲就定居在这里。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说明孟母重视儿童教育,注意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许立川 《教育艺术》2001,(10):12-13
孟子是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父亲去世时 ,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3岁小孩。在其母亲———具有怀瑾握瑜品德的农家妇女言传身教的影响下 ,健康茁壮地成长。原先在孟家附近有一个墓地 ,孟子和小伙伴经常学着送殡的人们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孟母对儿子玩这种荒诞无稽的游戏非常生气 ,决定改变环境 ,把家搬到城里。不多久 ,孟子又学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只好又搬家 ,迁到学宫对面去住。从此 ,孟子受到良好环境熏陶 ,变得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孟母择邻》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让人受到教育和启迪。难怪会在民间流传百世 ,家喻户晓 ,…  相似文献   

5.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学别人哭拜。他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相似文献   

6.
据说古代孟子的母亲倪氏.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孟子从小丧父,家里很穷,住在郊外的乱坟岗子附近。看见人家祭祀,他就学着祭祀玩,看见人家埋坟.他也学着挖坑埋坟玩。孟子的母亲发现孩子的模仿力很强.但是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决定搬家。他们离开荒郊,搬到闹市去住。市场上人来人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孟子也学着小贩子的叫卖声吆喝着。孟母觉得这个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于是又搬家了。第三次搬到了学校附近。学校里读书、行礼,孟子也学读书、行礼。倪氏高兴地说:“这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母子俩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孟子成为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小时侯很贪玩,模仿能力很强。他家原住在一处坟地的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先生们学礼节和知识。孟  相似文献   

8.
孟母三迁     
成语含义:就是用以称颂贤母善于教子。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古列女传·倦意·母仪》记载,孟轲幼年因位处靠近墓地,玩耍时就“为基闾之事”;孟母就把家搬到街市附近,孟轲又学“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边上,孟轲“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目“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  相似文献   

9.
教育掌故     
孟母三迁旧时家教重视环境对儿童影响的掌故。典出东汉经学家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据说,孟子(名轲)幼时,居处近墓,其游戏便仿效墓间之事。孟母遂迁居市旁,孟轲嬉戏又仿效商贾鬻卖之事。孟母复迁居于学宫傍,孟轲玩耍便仿效礼让祭祀之事。孟母遂定居于此。由于学习环境较好及孟母救子有方,促使孟轲勤学不息,终成一代名儒。事载《列女传·母仪》:「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  相似文献   

10.
印象中,先生虽然记忆力甚好,但从来不仗恃记忆,讲课的时候,在遇到引用材料之时,总是拿出一叠小卡片,认真地给我们对照讲解,虽然表面看来有些麻烦,但从中却可以看出先生对于学术的严肃态度。我在先生家里看到他做了大量的读书卡片,他的书籍资料,都是认真进行分门别类,而且一些重要的书籍上都做了很多标记以方便查阅。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认真礼貌,即使独处,仍须谨慎。有一天,孟子要休妻,孟母问其故,孟子说看到妻子独自在房中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无礼。孟母反责孟子没有"问孰存(问问屋里是否有人)",是孟子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东汉的《说文解字》里面清楚写着古人如何由坐姿去辨别一个人的身份和性别。  相似文献   

12.
心理与环境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名孟轲)和孔子一道并称为我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他们提倡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影响到今天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孟轲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呢?这和他的妈妈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轲的父亲早逝,他妈妈为了教育儿子,先后搬了三次家。孟轲小时候住的地方离坟地很近,孟轲在附近玩时经常看到别人办丧事,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送葬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就把家搬走了。这次是把家搬到一个屠夫家的旁边,不久,孟母发现,孟轲整天在学别人…  相似文献   

13.
今天看来,堪称世代母亲楷模的孟母也有失误之处,“孟母三迁”并非明智之举。在不考虑孟子感受的情况下,孟母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地“三迁”其家。孟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被孟母剥夺了、断送了。这是孟母极不尊重孟子的人格和天性的表现。由此可知,孟母在处理孟子的学习和生活时,并没有考虑孟子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4.
古代童蒙读物《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轲小时候,他的母亲曾“三易其家”,被历代人传为美谈。孟轲,字子舆,后人称他为孟子。在他3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贤德通达的孟母仉(zhǎng)氏,与儿子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相似文献   

15.
【原文】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①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②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③豆④揖让⑤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刘向《列女传》)孟母断织【注释】①嬉:游戏,玩耍。②贾人:商人。③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④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⑤揖让:作揖和谦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①,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  相似文献   

16.
孟母是孟子的母亲仉氏。孟子姓孟名轲。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出生于邹(即现在的山东省邹县)。孟子3岁丧父,自幼受母亲教养。由于孟母善于教子,孟子长大成材,并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 孟母善教子,千年传佳话。这里记述的是孟母教子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17.
黑河三中复建以来,已三迁校址。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把居住地从墓地附近迁到市集附近,后来又迁到学校附近。黑河三中从校址的三迁历程中深深地认识到:学校能不能办成“孟母”所愿意选择的学习场所,考验的是一个校长的担当和智慧,这也是一个关系民生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9年第3A期对"孟母堂"事件(2006年业主反映在上海松江区某别墅内有人从事全日制私塾教育,私塾名为"孟母堂",被上海松江区教育局叫停前后历时近三年。孟母堂以《论语》、《孟子》等经书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背诵经典是学生的头等功课。孟母堂的出现并非孤立事件。2005年初,湖南成立了考亭科教五峰新私塾,以《三  相似文献   

19.
孟母三迁     
整天和人家玩,读书一点也不用心,长大怎能有学问呢?尸/复娇典梦乡嵘一一~交琢补 小茹卜肠下朴速-.1暮墓抓~巡吩群{耸} C应与产」 〔~~花孕匕汽=~孟子家搬到城里后…“‘fl侧目倒色口.口仁全,l一匕_]l一一一叫卜一八争勃介 母亲,我懂了,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厂飞.’撇 很好,不过,我决定再搬一次家!{山〕易、 .绍 太好了!我可以天天到学堂读书了! 孟子家从此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不再贪玩,潜心读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流传开来。淤霭刀J护孟r尸产产万飞.、︺︸瓦沙浮哀。二啥丈乏、)孟母三迁$小樱桃卡通公司 …  相似文献   

20.
近墨者黑     
我们常把环境对人的影响,概括为一句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因了这个缘故,从前孟子的母亲三迁住所,定居于学宫之旁。而孟子终于成为一代宗师,不能不说与孟母的苦心择邻有关。的确,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一个脱离环境的人是不可想像的。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直接有关。一傅众咻,楚国的孩子无论如何也学不会齐国话;同样,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沾染上周围环境的特征。如果人们生活在一个恶劣的氛围中,就很难达到高尚的境界,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近墨者黑”。试想,在一块有毒的土壤里怎么能培育出纯洁的鲜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