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本教育,就是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为中心。语文学习的宗旨正是以人为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为此,本文力图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风采。笔者从营造个性氛围、自主学习课堂、开辟课外新天地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堂展示学生个性发展的尝试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都具有导向作用。本文就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对语文教学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状况与其危害予以探究,并提出了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对策,以期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人才观。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发展学生个性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在识写生字中,关注个性。教学中,我创编了"四步识字法":一看,二记,三写,四评。即先看清字形。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字和自己的实际,用自  相似文献   

7.
发展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所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平时教学中,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式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A5):39-40
<正>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我谈谈见解。一、立足课本,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1.给学生自主的探究空间。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语文教学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社会对人的奴役。这种语文教学是人性的、人道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末编拟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认为“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叛逆行为中不仅包含着强烈的个性,更往往蕴藏着创造性的因素,虽不严整规范,却往往含着别有情致的“奇美”,教师如果善于欣赏这种“奇美”,并适当加以引导,一定能培养出别具一格的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换句话说,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最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的个性教育应当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当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门学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一、教师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办好自己的角色探讨学生个性发展,首先要注意师生关系。因为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架势,而应该以引导者和对话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为课堂营造一个充分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以如坐春风的感受,学生就有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思想的火花就会得到进发。我们如果对学生的个性予以理解和重视,就可以使得学生在个人发展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自我选择能力,从而获得不同兴趣的价值观念,学生就能在面对各种价值冲突和道德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持有主见,从狭隘的目的中超脱出来。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还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人性化的过程。二、密切重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0.
11.
学生的课堂展示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在语文课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展示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到想学能学,进而会学最终学会。  相似文献   

12.
王爱红 《新疆教育》2012,(9):136-137
道家主张物各有宜,宜顺应本性。“学生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单纯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揣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新课程标准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教师需要格外地关注他们,极大限度的接纳他们,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差异发展,回归自然,关注个性,关注生命,关注智慧。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课堂展示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在语文课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展示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到想学能学,进而会学最终学会。  相似文献   

14.
个性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足:“以个性化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所谓“个性化”是指学生不断成长与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人格的形成,情绪状态的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一、关于教育对象个性的商榷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遗传基因,这就形成了个性世界的丰富多彩。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一种同化的手段,人类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个性被扼杀的过程。现实的矛盾是,一方面是被教育者有着千奇百怪的个性,一方面是教育结构和方式的整齐划一。从孔子倡导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中庸为最美理想。其实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这对  相似文献   

17.
鲜活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优美的意境变成了僵直的图解,抒写真情实意、真知灼见的作文被导向平时背诵片段末节、写时按部就班的死胡同,纯真的童心写出了晦涩的文字,文化底蕴深厚的文言文变成了枯燥的诠释,我们的教育真要“误尽天下苍生”,无药可救了吗?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明显凸现,主要体现在:在传统的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有的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在现阶段,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就必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展示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要改进预习,放手课堂教学,要扩展课后活动,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展示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要改进预习,放手课堂教学,要扩展课后活动,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