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Stanley-Reisner环及其贝蒂数的定义,并且给出了一些单纯复形的Stanley-Reisner环贝蒂数计算。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一类特殊拓扑空间一θ-复形和θ-复形的图的定义,然后讨论了日一复形的图结构,从而更加形象直观地描述了口一复形中顶点、开滤子与闭滤子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结论:(1)设K是口一复形,G为其图,则对任意的中心滤子点U,有2≤dG(u)≤3;(2)设K是θ-复形,G为其图,则在G中不存在循环图;(3)设θ-复形K的图G为树,则在G中任意两个中心滤子点均由唯一的途径连接;(4)设u为中心滤子点,口为边滤子点或者顶点,则有d(u,v)=2m-1,m∈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的机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传播过程.通过分析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特点,以经典的SIR传染病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网络连边的符合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特性的信息传播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对网络中的各状态人数变化趋势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在线社交网络连边的谣言传播模型对谣言的发展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社交网络的研究多是基于内部成员之间的直接关系的研究。突破用图来定义社交网络的方式,提出了社交近似空间的概念,并通过发掘社交子空间的不精确路径定义了隐含路径,从而探索了一种针对社交网络的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CS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接受阈值的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模型。在新的接受概率数学模型中除了体现了正向和负向社会加强的影响,还考虑了个人对谣言的接受阈值。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的匀质网络特性,用统计物理学中的平均场理论对该传播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理论推导。在仿真实验中,利用多agent仿真平台对新模型和CSR模型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从实验的结果来看,新的谣言传播模型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过程有初值敏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线社交网络作为信息化的产物,促进了线上和线下生活网络的交融和发展。谣言作为网络社交中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机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引入基于SIR的谣言传播模型,给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所选择扮演角色的概率表达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结合用户可能表现出的行为特点,进行数据仿真模拟,探究用户与谣言传播的联系。为了检验SIR模型的合理性,引入网络中真实的谣言传播数据,然后分析比较模型分析得出的谣言传播过程与真实情况的差异情况,得出相应理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SH架构的小型在线社交网络模型,探讨了模型的架构及搭建,借助校验器、拦截器、角色访问控制等多项安全策略,保障信息流转的准确性,拦截各种形式的非法访问及各种形式的恶意信息传播.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在线社交网络信息的良性流转和可控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线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的中后期,谣言抑制策略的效果不明显。以传染病传播模型建立在线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提出了一种多社区免疫的谣言抑制策略,首先识别出免疫节点在社交网络中所处的一个或多个社区,然后对每个社区的关键节点以一定概率实施目标免疫。以Facebook好友关系为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施多社区免疫的谣言抑制策略,并与其他谣言抑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以初始传播节点、随机节点作为初始免疫节点,实施多社区免疫策略并对比谣言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多社区免疫抑制策略在谣言传播的中后期能更有效地抑制谣言的传播,在谣言传播源开始执行免疫策略更有利于消除谣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在线社交关系特征的研究可依据关系强度进行划分.早期调查分析主要用来在社交关系中描述相关媒介的弱势,此后其它研究则强调对特殊社会群体网络特征的补偿作用.分析了创造在线友谊的青年个体和不能创造在线友谊的个体间的区别,并且探讨了社交关系的特征及个体间距,为研究在线社交关系的动态增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研究结果支持在线社交关系构建研究的社会补偿法,与使用通信网络补偿缺失的社会支持内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社交网站是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由于具有社交真实化、关系价值化、活动圈子化、传播病毒化、空间个性化等媒体特性,它目前成为了互联网上一个重要的知识扩散互联网。本文在对知识扩散概念理解,以及对知识扩散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社交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对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网络结构、人际关系、个体认知三个维度归纳和论证了影响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七个因素,分别是网络连结、网络形态、信任、合作、互惠、专业能力、价值观念,这对于基于社交网站媒介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也为通过进一步量化研究社交网站的知识扩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社交网络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可以探究大学生社交网络主体和社交网络关系通过双元性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培养绩效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线社交网络并非仅有创造时间碎片、浪费学习时间等负面效用,大学生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具有明显间接正向影响效应,双元学习在大学生社交网络与创新能力培养绩效之间具有中介调节作用。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在线社交网络大学生交流平台建设和大学生在线社交网络意见领袖挖掘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20,(3):131-134
网络人际信任是个体维系持久稳定在线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发展的关键期,社交媒体的使用拓展了其社交空间,引发了其社交行为的变革,并对网络人际信任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社交媒体的主要类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特点,指出其在网络人际信任培育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垃圾信息的传播行为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垃圾行为不仅威胁到社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社交网络中的垃圾行为,提出了一种计算关系强度的模型及基于关系强度的非信任分数的传播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社交网络的垃圾行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多元多项式环的一类新型边缘算子及其诱导的正则模复形的同调性质和结构.计算了其在某些特殊的多项式商环上的核与像,并给出了其同调群的直和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社交网络在时空框架中的变化过程及规律进行可视化表达,将LBS与SNS相结合,构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站,实现了时空社交网络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并使用Silverlight相应的可视化控件以及扩展,对社交网络可视化方法进行探究,以可视化方式形象展示各种社交网络专题内容、好友空间分布和数量统计规律,并提高社交网站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A-模M的深度depthAM以及Cousin复形C(D(A),M)的同调模对balanced big filter-模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D(A),M)的正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姜靓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28-2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微博的兴起,在线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影响力很大的用户,即舆论领袖,其在舆论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在线社交网络上的舆论领袖识别是研究的热点,多种相关理论和方法已被提出,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使用节点的度数、紧密度和介数等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虽简单,但是由于缺乏对节点内部属性的利用分析,导致识别的准确率不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影响力计算模型方法,该方法能够考虑到节点的内部属性,比如节点的内容和内在联系,解决了准确率低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构造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以用户之间互动情况来定义用户间的信任值,以新浪微博为例研究了用户间的关系特征和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由于其在线交流的迅捷性,尤其是朋友圈社交功能的私人定制化保证了个人社交的相对隐私、安全,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在微信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圈层化"、舆论场中心弱化、信息传播面聚焦化、成员关系稳定化等特征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而在朋友圈"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下,"舆情安全阈值"的界定与监控逐渐模糊与淡化,这给高校的网络舆情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因此,首先剖析了微信朋友圈中悄然进行的三大变化及其对高校舆情管理工作构成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变化的微信朋友圈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并基于此,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应对策略,即从源头、传播路径、舆情环境、信息分流等四大要素入手来实现舆情的有效研判、监管、处理、引导。  相似文献   

20.
SNS(社交网络服务)是用于帮助人们建立社交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SNS网站能为师生构建学习交流的新平台。该文以学生大本营中"在线课堂"和"学习笔记"中的案例为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受众四个方面着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从直径、密度、中心性和结构洞四方面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总结并构建了基于SNS网站的教育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