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关乎国运,也关乎家庭,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只有不断搭建平台,引领家长与学校和合协作,互信互助,共建提升,在真实情景中了解信任学校、感悟教育艺术,走向专业化,才能构建起"共育助育"的良性家校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和谐的家、校(班级)关系的必要性1.是办家长满意学校的需要家、校(班级)关系和谐,家长才能满意,家长满意的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前沿,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与否关键在家、校(班级)之间的关系。2.是协调家、校力量有效教育学生的需要现代学校的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善于同不同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年龄、个性的家长沟通,协调好家长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的艺术性。3.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理解、尊重、信任、一视同仁的和谐关系,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进入教育…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的生态德育模式一直致力于家校共同体的建设,致力于营造尊重、信任、互动、合作、融合的家校教育氛围,让家长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更好地承担起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现在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学校还建立了家校联合的运作模式,实现家校协同与家校合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为此,本期《热点争鸣》特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期家庭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青岛市中考制度的改革,学校迫切需要完善家校合作制度,为了加快"减负"政策下家校合作制度建设,需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和义务.笔者通过研究青岛市H中学"减负"政策下家校合作的实施概况和发展进程,总结出该校家校合作反映出的个别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人的...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育惩戒要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独特价值,这是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互信的家校关系,充分发挥惩戒育人实效的基本前提。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具体要求,家校共育形成惩戒教育合力的策略与路径具体包括:学校要落实各项法规政策的要求,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改进惩戒效能,开展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惩戒宣传;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家校共育实施教育惩戒的水平,提高教育惩戒中家校双向沟通的效率;家长要信任学校和教师能够进行合法合理的教育惩戒,并积极配合管教违规违纪学生。  相似文献   

7.
走进心灵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心也",强调的是,只有走进人的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担当着学校教育这个大舞台的主角,要用真诚的爱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关心、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并给予正确引导,而不是用"保姆式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电教》2005,(1):71-71
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处于不同时空中,教师和家长又各自有繁忙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安排。传统的家访、电话访问、家长会等同一时空下的联系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家校协同教育的需要。现代的家校协同教育需要超越时空界限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信息反馈平台,基于此,国家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已将《家校沟通的研究与应用》作为十五规划的一项重要课题正式立项!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家庭与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我们在经历和处理许多家校矛盾案例之...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2019年第22期《叩开家校协同育人"三扇门"》一文,引发了我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思考。我以为,家校共育需要开启"四扇门"。学校要"开大门"。学校应适应形势开门办学,积极真诚地邀请家长进门入校,让家长近距离、零距离深入学校,了解、熟悉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情况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主动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进家门"。教师应主动经常地走进学生的家门,开展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在孩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11.
虹口区教育局于2004年承担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构建区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区教育系统在2006年实现了"一校一章程",2008年起开始倡导"一校一制度"。2010年起,教育局把"一校一特色"列入《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虹口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规划、评价、章程、制度体系和特色建设等,初步构建起了学校层面的区域现代学校制度。为了实现虹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读了《江苏教育》(班主任)2019年11月刊发的《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突围》一文,感触颇深。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班主任必须提高家校合作共育的意识。但眼下家校合作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挑战,班主任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觉得一方面需要班主任自身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家校沟通的艺术;另一方面,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也  相似文献   

13.
陈映芬 《辅导员》2014,(22):36-36
在担当四(5)班班主任的一年中,我始终怀揣着用心呵护的情怀,保持着静待花开的心态,用爱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班级管理渐人佳境,有了一路花香的真诚回报。一、改变沟通方式,凝聚家校合力 班级管理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凝聚家校合作的力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为此,我及时创建了班级群,并与家长们约定了“真诚沟通,彼此信任”的交流前提。  相似文献   

14.
虹口区教育局于2004年承担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构建区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区教育系统在2006年实现了"一校一章程",2008年起开始倡导"一校一制度"。2010年起,教育局把"一校一特色"列入《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虹口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规划、评价、章程、制度体系和特色建设等,初步构建起了学校层面的区域现代学校制度。为了实现虹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合作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越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边界。根据贺来的边界理论,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具体包括:领域分化,凸显"主体自觉";自我限制,做"能为与当为"之事;开放互补,实现家校"良性互动"。与此相适应,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维持: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权利与职责;建立家校双方"互利共生"的愿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从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到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家校共育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其也是实践中的难点。各级各类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口号大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成长。好学校不仅应该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还应该是家长们成长的天地。构建"新生命家校共育"系统,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一、缘起——"新生命家校共育"需要家长的成长201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家庭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法律遵循.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成长,更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往有关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在担当四(5)班班主任的一年中,我始终怀揣着用心呵护的情怀,保持着静待花开的心态,用爱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班级管理渐入佳境,有了一路花香的真诚回报。一、改变沟通方式,凝聚家校合力班级管理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凝聚家校合作的力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为此,我及时创建了班级群,并与家长们约定了"真诚沟通,彼此信任"的交流前提。一年来,我用相机捕捉了孩子们参加活动时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第一时间上传至班级群相册,与家长分享孩子  相似文献   

20.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11):19-23
<正>姜宏德,中国教育学会家校合作研究专家,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姜宏德: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两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家校"联盟"的宗旨在于,通过家校双方的联系、沟通与配合,实现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