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X”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指师生以现行统编语文教材的学习为宗旨,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它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助于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改革至今,以下的这几句话,大家已是耳熟能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学生能否有效展开多层次对话,能否个性化建构文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在自主阅读文本时有无收获。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单篇精读教学用"通过阅读的教学"代替了"教阅读的教学",导致阅读教学的"名存实亡",其根源在于阅读教学中语文课程观的局限。从语文课程观的角度理解阅读教学,需要拓展阅读教学内容,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教学形式,综合运用多元的阅读教学形态。群文阅读教学指根据议题选择一组呈结构性的文本,师生在单位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对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多文本”特征及其蕴含的“议题”“集体建构”“共识”等重要理念,都是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由“单篇”引向“群文”的变革式探索,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群文阅读教学过程有特定的原则和策略,主要表现为:议题确立和文本选择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从单向输入走向集体建构。  相似文献   

5.
<正>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从单篇到群文再到整本书,学生的阅读视域不断扩展,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单篇课文的咬文嚼字上,而应该是多篇、整本书阅读的触类旁通。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在多文本、整本书阅读中进行思考,整体把握,融合理解,形成系统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三、正本清源:阅读价值指向“培养终身阅读者” 阅读教学是诱导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与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从寻求理解到自我理解的建构过程。所谓寻求理解,就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具体化解读,感知文本形象、体验文本情感和领悟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长英 《天津教育》2024,(5):125-127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之一,对小学生语用能力及其审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多文本、结构化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文本建构的过程中挖掘本质、感悟思想、共识生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积累更多经验。但从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及方法运用存在较大差异,难以保证阅读质量和效果。因此,基于对群文阅读的理解,本文将从实践意义、具体方法两个角度出发,就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与传统阅读策略不同,  相似文献   

8.
郑秀红 《现代语文》2013,(12):127-128
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一过程的关健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主问题”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把握文章重点,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指出:“主问题的有效聚焦,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境界。”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点,建构起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展开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做多角度地、反复深入思考,生成或建构自己对文本的整体认识和独特性理解。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78):26-27
本文首先讨论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阅读本质的必要性,而后从四个方面具体讨论阅读的本质:意义在阅读本质中处于中心地位;阅读的本质在于理解,而理解是读者积极主动参与意义建构的心理认知过程;对阅读本质的考察离不开对作者和文本的考察;阅读过程是一个读者、文本、作者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的古典诗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语文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学习兴趣。群文阅读教学简称群文阅读,是我国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方法。群文阅读的定义可表述为:"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通道,师生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感悟,借此展开对文本意义的追寻,在对文本原初的情感、思想的挖掘和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认知和情感内化,最终超越文本意义。由此可以看到,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石,是学生展开探究和感悟的依托。但在当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主体的感知,盲目探究文本之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教学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里的一个或多个议题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线,因此,“议题”的把握和确定影响牵动着整组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经过阅读、探索、实践,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维度去把握。1.以“表达方式”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的议题,很多的是关注群文的表达方式。文本表达方式有的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既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呼声越喊越高,要求学生加大阅读量,加强语言积累的同时,语文教师有必要先静下心来与文本亲近,去深入地细细品味。在阅读教学中重视以文为本,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建构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展开亲密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要落实到每次的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正>文学阅读情境化教学,简言之就是教师以情境创设来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深入进行文学式阅读,促进其个性化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文学阅读情境化教学之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在与文本的“相遇”与“对话”中建构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生成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简言之,文学阅读情境化教学是教育学场域下知识观的进一步下沉,具有着鲜明的语文学科指向。  相似文献   

16.
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的研讨而选择具有较丰富的互文关系的多个文本(片段)的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它是师生为研讨某个议题而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落实统编教材"1+X"群阅读理念,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文本及意义传授给学生,使得阅读成为“接受-理解”的过程。从本质上说,阅读是阅读主体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建构意义的过程。言语“发现-表现”教学通过“制造差异、迁移运用、比较建构、刷新思维、核心聚焦”等策略,实现言语的在场、生长、觉醒与创造。  相似文献   

18.
赵留锋 《文教资料》2006,(34):110-1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了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互动,在交流、朗读中注重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理解。然而,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受传统阅读教学的习惯做法的影响,综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着口头交流、朗读至上而让学生少动笔、假动笔、不动笔的现象,导致了“阅读”意义的狭义化,“阅读”过程的单调化,“阅读”本质的虚拟化,最终导致了听、说、读、写的…  相似文献   

19.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强调了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强调了读者理解的多样性和意义生成的不确定性.文本还原它丰富、立体、多维的开放性本质,师生均可实现阅读主体的地位,借助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图式去进行富有个性的解读,阅读由"教学"状态进入"真实的阅读"状态.通过对现有语言材料的梳理、提炼、概括、整合,学生从语言学习走向言语实践,从知识积累走向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20.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