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张报纸、一分杂志办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编辑方针和读者定位,同时,与作者的支持也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刊是渠,作者是源;报刊是树,作者是根。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较一般读者更关心报刊,他们不仅阅读报刊,而且研究报  相似文献   

2.
一、撰写图书宣传文章的意义和作用1.扩大图书发行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不仅要对图书的质量负责,还要对图书的结果负责。所以,编辑要积极参与图书的宣传、促销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写好图书宣传文章,引导读者选购、阅读所需要的图书。这个任务,只有编辑有条件完成。因为编辑最了解图书的特色和质量,了解作者的情况和成书背景,也了解同类书的情况等,对图书最有发言权。过去说,“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不同了,“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书宣传不到位,读者得不到信息,同样销售不出去。人家的书虽然差一点,但宣传得好,同样销量大。因此,…  相似文献   

3.
胡适在论及文学翻译时曾经说过:“译者要向原作者负责。作者写的是一篇好散文,译出来也必须是一篇好散文;作者写的是一首好诗,译出来也一定(要)是首好诗。所谓好,就是读者读完以后要愉快。”(转引自刘重德《浑金璞玉集》许渊冲序)胡适在这里为文学翻译提出了一个标准:译得好才是对原作者负责。但怎么叫译得好呢?读者读完之后愉快才叫好。乍一看,胡适这段话也跟他的为人一样随和,宽容。一个“好”字作为对原  相似文献   

4.
陈丽 《山东档案》2000,(4):12-13
任何一部著作在完成其主体部分的写作或编辑之后,作者都要写一篇序言以阐明编著书籍的宗旨或缘起,评论和介绍书籍内容以及与书籍有关的各方面情况,简述编著者的有关心得和研究成果.一篇好的序言是全书的纲领,对读者阅读全书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英侠 《新闻爱好者》2008,(11):109-110
一则新闻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重要之点是要看标题设计得是否新颖、巧妙。标题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不可能只是纯客观的简单再现,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要熔铸着作者对人物、事件、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出作者以及报纸鲜明的情感色彩。给标题赋予感情色彩,对新闻内容作出“一句话评论”,就能更深刻地揭示新闻的社会意义,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标题生动鲜活、光彩照人呢?  相似文献   

6.
李湘湘 《图书馆》1992,(2):50-53
准确及时地向科技读者传递有价值的文献是科技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掌握科技读者阅读心理,了解阅读需求包括各类读者群阅读特点规律,个体读者阅读心理特征,激发读者阅读的强烈欲望,提高阅读效率。本文仅以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科技读者为例,就其阅读心理类型、影响阅读心理行为重要因素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到了某先生的一篇书评《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读〈中国文化集粹丛书〉》,文中说:作者“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中国文化集粹丛书》后,“心潮激荡,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书评写得洋洋洒洒,极富文采,很有几分鼓动性。在这篇书评的感召下,我找来了这套15篇、19册的中型丛书,也“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一遍。掩卷之余,确感获益良多,这套丛书,一如文作者所言,“内容丰富,浅而不俗,深而不艰,是一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图书”。 然而,在捧读此套书过程中,却没有通常阅读到一本好书时那种由衷的畅然之快,反而不时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套丛书的《明耻篇》和《薪传篇》二书的作者正是文作者某先生。读着书,对照着书评,我们不禁要对这位先生的写书评的意图产生疑问:这篇文章,到底是书评还是广告?写作此文的本意是推荐还是推销? 我们知道,书评,尤其是推荐性书评,担负着介绍图书主旨,客观的评论图书的优劣,以指导读者阅读,进而起到引导大众阅读倾向的重任。这就牵涉到一个基本问题,即书评作者的身份。按说,这似乎不应成其为问题,书评作者自然应该是此书的读者,而不是此书的作者。不论是专门的书评作者还是普通读者,  相似文献   

8.
以前有人说,把题目写得好,就等于把半篇文章写好了。这是极言题目的重要性。题目,顾名思义,象人的眼睛一样,题目写得好,就象画龙点睛一样。写文章的目的,是要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和读者交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也有人说,“标题是现代新闻的生命”,只有标题好,吸引读者阅读,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可见,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办报人的编辑和记者,如何制作好标题,让文章的“眼睛”靓丽起来,留住…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有人称:标题是报纸的"广告"、"窗口"、"索引"。读者从标题中大体可以判断出新闻的价值及可读性。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是编辑记者苦苦追求的目标,是关系到新闻能否影响读者或能否被读者愉快地接受的成败之笔。制作标题心里要装着读者  相似文献   

11.
连续读到《编辑之友》1996年第6期的两篇文章,一是说该确立读者在出版业中的地位.一是谈要维护读者作为出版物消费者的权益,角度不同.立论相似,都是讲读者的重要的。这实在是说得太对了.出版离不开作者,离不开编辑.离不开这个那个,但最基本的是离不开读者,没有读者,出版物流通的基础就消失了.而据一些学者对出版史的研究.出版的形成最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流通,没有读者去阅读,不流通,把书印出来存好藏好,确实是算不上出版的。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值得向每个党和团的县委、区委和乡支部推荐,一切合作社都应当这样做。本文作者懂得党的路线,他说得完全中肯。文字也好,使人一看就懂,没有党八股气。在这里要请读者注意,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  相似文献   

13.
杜涛 《新闻窗》2014,(5):48-48
曾有人认为:行业内的报媒对作者的写作水平要求并不高,相比于完成纯文学作品或是主流媒体的报道,写好一篇行业新闻报道要容易得多。而笔者的体会是,行业新闻报道不仅要求作者要有较好的写作功底,还要求作者加强学习行业专业知识、培养对行业事件较强的洞察能力和准确的思维判断能力。尤其是行业内权威报媒发表的稿件,往往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导向性,这就需要报道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相对较强的脑力劳动工作,它的完成自始至终离不开编辑人员的大脑思维活动,因而,编辑人员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编辑思维品格对编辑任务的完成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编辑思维品格不仅有利于编辑任务的完成,而且可以为确保编辑工作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那么,良好的编辑思维品格包含哪些内容呢?至少应包含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善于换位思考。这是编辑人员与作者、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只有相互沟通,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人们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在编辑工作中,编辑人员处于联系作者和读者的中介地位,中介作用发挥得好坏与否是衡量编辑人员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然而,中介作用发挥得如何则与编辑人员是否具有善于换位思考的良好品格有关。作为一名编辑,在审读作者的作品时,要能理智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审视、去理解、去把握作品的内在实质和基本状况,应该肯定或认同的方面必须给予肯定或认同;在加工整理作者的作品时,则不仅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而且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尤其是对自己理解模糊、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东西,绝不能单凭个人好恶去信手改动。如果作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轻骑兵,具有短、新、快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要把消息写好,写出特色并非易事。有人这样说,报纸上的消息,格式不变作者变,东西南北一个味,相当多的作品从结构布局到语言表达都近平模式化生产,这样雷同的作品自然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欲。近些年  相似文献   

16.
一稿多投,是编辑、作者,读者经常议论的话题,究竟怎样看待呢?我专门请教了陕西省新闻研究所一负责同志,他讲,理论上没有一稿多投之说。不过,文艺稿不要一稿多投,原因是读者看了重复稿件会对作者产生反感情绪。自然,好稿子可以用文摘的办法投寄给其它报刊、杂志,也有稿费。一位经常在报社发文章的老通讯员说,文艺稿不能一稿多投,我赞成,除下文艺稿,其它新闻稿可以同时在不同级别的报纸、杂志投寄一次(不含电台)的做法,理由如下: 一、重要新闻只投寄一家,因种种原因未被采用,就会使稿件失去时效性、比如,我春节期间写了一篇言论《红包效应》,反映某国营大厂春节前厂长给中层以上干部发红包的事儿。这不仅给广大职工群众泼了冷水,而且在干部中也因红包高能低能之分造成了不应有的困惑,直接挫伤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该厂去年二月份完成生产任务占月计划91%,今年同期完成任务只占月计划40.5%,  相似文献   

17.
论理论读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读者和阅读范畴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框架中的核心位置,对于纠正图书馆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任务只有理论读者学可以完成。理论读者学的建立,要吸纳心理学、学习理论、传播学等对主体和阅读研究的成果、方法,总结情报学和网络技术中主体认知规律的运用经验,从而建立把阅读作为存在、命题和核心范畴的理论研究体系。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现代编辑应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他既是博学多识的理论家 ,又应是有敏锐远见的战略家 ;既要有创新家的头脑与追求 ,又要有探险家的果敢与魄力 ;既要有外交家的灵活与风度 ,又要有实干家的踏实与坚韧 ;既要能成为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 ,又要能成为点石成金的策划家。我看不要说得那么吓人 ,编辑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已 ,其角色定位 ,只能从其服务的对象———作者和读者身上去把握。从行业的角度观察 ,编辑是两个行业间的一个中间环节———一座桥。他把作者和读者从河的此岸引向了河的彼岸 ,可以说 ,这座桥是一座沟通心灵、抵达文…  相似文献   

19.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喉舌。新闻要起到喉舌作用,就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中说:“党的新闻事业是要代表党和政府讲话的,是要按照党的路线和政策来发表议论、指导工作的。”他又说:“看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不好,就看它的这个主要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完成得好,工作是正确的;没有完成或完成得不大好,工作就肯定是发生了偏差。”新闻是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但并不是所有变动着的事实都能成为新闻。事实所以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味     
一条新闻,就是炒好的一盘菜,做好它,要经过采、写、编、校等工序。这盘菜味道如何,自然得由读者来品评。尽管有人说新闻无学,但其中的道道还是很多,其中的规律还是有的。我想,作为一名采编人员,要完成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加入事实、生活和动词这三种味道,少了这三味,新闻就很难成其为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