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由图4可以看出,A站至D站、E站、F站、G站至B站、H站至C站等5条线路的直线距离分别为53,48,25,36和87km。这5条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究竟在哪里?看不出来。如果把其中的某些点号稍作改动,表达效果就截然不同:由图4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三版对二版“地图”类目进行了修订,个别类目名称已改动,有的类目删除。这些变动都有道理。但地图的列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中图法》地图的列类和分类存在的问题地图的种类,按内容可分为普遍地图、专门地图;按用途可分为教学图、参考图、军用图、海图等;按制图区城范围可分为世界图、大洋图、国家图、市县图等;按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册等;按比例尺分为1∶50000,1∶100000等比例图。“中图  相似文献   

3.
据说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年轻时曾画过一幅《牵羊图》: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脖子上都系着一根绳子。这画被一个农民看到后给他指出:“牵羊的时候,不论羊几只,都只需要一根绳系着领头的那只羊,其他的羊就会跟着走……”这件事对丰子恺的教训太深刻了,以后他在作画的时候不仅注意观察,而且还注意向内行的人请教。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跑到河边去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着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着走可掌握航船的方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纤夫改动纤法。他按照观察所得画的《背纤图》,受到…  相似文献   

4.
梁衡 《新闻窗》2005,(2):26-26
某次评奖中有这样一件事:一篇记者与通讯员联合署名的稿件获奖。事后通讯员很有意见。原来此稿是通讯员所写,寄报社,发表时记者作了一些改动,就添上了自己的名字。此类事在平时也时有发生。这里有道德问题,也有记者的志向问题。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文章的名字,标题在文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文章,关键还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因此,编辑改动标题是一件较为有分量的工作,一定要多花一些心思反复斟酌。  相似文献   

6.
洪弋 《军事记者》2002,(2):49-49
岁末年初,不少报刊社要对自己的报刊来一次“改版”。读者爱新,报刊社能不断“推陈出新”,当然是好事。但如何“改”,出什么“新”,看来也是有文章可做的。笔者就常见一些报刊,他们的“改版”,往往仅仅就是将原来的版面、栏目等,拆掉重新组合一下。如忽儿将综合报改成几个专刊,忽儿又将几个专刊并成综合报。同样一类杂文稿,去年都在副刊刊出,今年又安排到有关专版上去了。总之是翻来覆去,任意改拼。也有一些报刊只是将原来的色彩、版式、字体、编排等稍稍改动一下,就大喊大叫“改版”了。如此“改版”尽管有的改动可能比以前有…  相似文献   

7.
王松林 《图书馆》1994,(4):20-22
本文考察了计算机文档的发展源流,根据AACR_2R第九章的改动情况,详细介绍了计算机文档的定义及其载体形式、著录用信息源、文档特征项及文档著录标识等有关知识,对于西文计算机文档的著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玉台新咏》赵氏覆宋本、明通行本与唐写本《玉台新咏》残卷对校研究,论证赵氏覆宋本与唐写本多合,说明赵氏覆宋本最合于徐陵旧貌。后世刻本均有改动,但明通行本改动多于赵氏本,其改动的依据主要来自《文选》,尤其是李善注本《文选》。  相似文献   

9.
编辑与作者,同是办报的主体力量,可谓目标完全一致。但正如一切事物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一样,他们之间也存有矛盾。其表现,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如对于稿件的改动,编者与作者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或不尽一致。一篇来稿,不经编辑做任何改动即原封不动见报发表的,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都要或多或少做些改动,有的,则须动“大手术”。对于不很成熟的作者,你做何改动,他不大在乎。而对于那些成名作者,似不那么简单。他们也重视自己的稿件能否见报,但更看重见报的质量。况且他们之中确有一些水平高于编辑一筹,如此,编辑的某些改动就有可能得不到作者的认同。有人碍于情面嘴上不说,但不等于没有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字不改     
不改无须改动的稿件,是编者的水平所在. 我还在岗的时候,一个什么会上,有的同志谈及某获奖稿件,辑一字没改,奖励依然有份,有同志说道:一字不改也是好编辑."我赞同这样的看法.面对一篇稿子,辑改与不改,完全从稿件实际出发,改自然要改,根本无须改动,改就是最佳的处理办法.这或可称之为编辑工作的"无为而治".原本无须改动的稿件,改的结果是要么将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的话,成那样说,么是将没有毛病的地方改出毛病来.总而言之.或可称之为编辑工作中的"瞎折腾".上述获奖稿件之所以获奖,编者而言,一者慧眼识稿;一者没有改动.倘或改动,不是还能够获奖就难说了.不改无须改动的稿件.正是编者的水平所在.  相似文献   

11.
林炳堂 《新闻三昧》2006,(1):102-103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有些作好用俗语,或爱将俗语稍加改动作为标题。结果,就是这些似乎很土的标题,竟象磁铁一般将受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厚寅 《军事记者》2002,(10):66-67
一些稿件见了报的学员可能注意到,拿自己的原稿和见报稿对照,往往有所不同,甚至是很大的不同。想必细心的学员会把这些不同一一找出.从中领悟编辑所以如此改动的良苦用心。实际上,编辑对一篇稿件的具体编辑修改过程,就是对学员的具体辅导过程。学员通过把原稿和见报稿进行对照比较,是领会编辑意图,进行函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见报的学员毕竟是少数,如果有选择地把对少数学员稿件的修改予以公开,那么其他学员也有可能从中受益。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近期编发的几篇稿件中的一些改动在这里讲一讲,和大家一起商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科技报刊研究》2001,(2):14-17
说明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国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三十多年来,文字的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有某些发展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列14种符号,现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简化了说明;更换了例句;针对书写排印改为横行某些说法也作了相应的改动。  相似文献   

14.
程章灿先生《从<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铭>看元稹为人》一文认为,段氏名分介于妾婢之间,由于未为韦氏诞育子女,其名分至死未变。元稹为之草志时,“基于对亡妻的爱恋追怀”,违礼称之为“夫人”,而其后担心获罪于裴夫人家族,又改动志文称之为“段氏”,从而得出元稹品格低下之结论。然据有关资料,段氏实为裴出子女之庶母慈己者,且韦Pa即其所出,元稹不可能因担心获罪裴氏而不顾及韦氏之态度就改动志文,因此两本志文的差异恐怕无法证明元稹人品低劣。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50日,某报的校样一版头条大标题及内中均出现了“城乡结合部”的字样。校对将其改正为“城乡接合部”,但责编以“《现汉》查不到词条,读不接受”为由否定了校对的意见,导致“城乡结合部”见报。其实,校对的改动是正确的,也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2,21(10):75-78,20
本文探讨了古籍雕板印刷和流传过程中剜改旧版的现象,列举剜改出现的部位和分析其改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第六,当一个既尊重作者风格,又能使稿件质量高出一筹的编辑。一般地说,编稿要尽量避免作大幅度的改动,但需要改写的,也大可不必忌讳。因为无论是少改动、不改动,或者作根本性的改写,目的只有一个:确保稿件质量。编辑改写稿件,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讯员写的,他写了1000字,只能摘取一二百字;另一种是记者写的重点稿,在记者一时没工夫改写,而发稿时间又很紧迫的情况下,只好由编辑来改写。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一个材料袋,是专门用来装底稿的,凡是寄出的稿子底稿,都装在这个袋子中,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和进行整理,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自留底稿益处多。其一,通过两稿对照,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一般的通讯员来说,被刊用的稿子,不可能与原稿只字不差,只是改动大小有的问题。因此笔者对于报刊所刊用的稿子,都要与所留底稿逐字逐句,从头至尾地加以对照,看看那些地方被编辑改动过,为什么要这样改动,以便从中受到教益。笔者有一篇题为《邻居相处的学问》的小言论,在西安晚报《街谈巷议》专栏刊出之后,标题却变成了《邻居相处在  相似文献   

19.
五、输出功能介绍  排版结果的输出在书版 9 0中占有重要位置 ,也是新版本变动较大的一部分。改动后的书版 9 0可直接输出标准的PS文件 ,生成带预显图的EPS文件 ;支持方正文杰打印机 ;支持 7种图片格式 ;可下载前端的TrueType字体 ;可设置页面尺寸。输出功能依靠正确的设置才能实现 ,下面将书版 9 0的输出功能及其设置介绍给大家。1 输出标准PS、EPS文件书版 9 0改变了以往排版结果输出交由RIP处理的方式 ,而是直接生成标准的PS文件输出。这个改动不仅使用户在处理输出结果时更具有自主性 ,也使书版 9 0更具有通用…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与作者,同是办报的主体力量,可谓目标完全一致。但正如一切事物都是在充满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一样,他们之间也存有矛盾。其表现,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如对于稿件的改动,编者与作者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或不尽一致。一篇来稿,不经编辑做任何改动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