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苏曼殊的身世、思想及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出发,论述苏曼殊受拜伦影响的必然性和他对拜伦作品的译介。  相似文献   

2.
3.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中“东方复兴”主要表现为对印度扣阿拉伯文化的重新发现扣利用。东方文化的非理性因素极大地冲击了欧洲思想界,激发了文学家对东方题材的广泛兴趣,异域东方也因此为英国文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东方故事为浪漫主义文人呈现了一个奇异的东方世界,其风格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家追求的一种文风。  相似文献   

4.
苏曼殊作为我国20世纪文学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思想不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而且在他对国外文学的翻译中将他的浪漫主义思想融入于其中,在他对翻译的选材上来看,大部分翻译作品都具有较大的浪漫主义色彩,而对于他对翻译的态度而言,更是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他在翻译中所体现出的互动关系给读者带来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出苏曼殊对浪漫主义思想的态度。对此,主要就苏曼殊的文学翻译和英国浪漫主义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相关的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一直有把女性当作美的象征的传统,这种现象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那里成为一时之盛.这一方面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影响和催生而成,同时也表现了这些浪漫主义文学区别于以往文学的冒险特质与对自由的珍视.以女性为美,充分表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冒险.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谈到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时候,人们总是想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事实上,在世纪初年,法国就早已掀起了浪漫主义的高潮。夏多布里昂,史达尔夫人,贡斯当,史南古,这些光辉的名字曾以他们的宣言和作品震惊过整个欧洲。然而不幸,正在这烹油烈火的势头上浪漫主义的火焰被浇熄了,直到三十年代它的余烬才又复燃。然而物是人非,这时的文坛已是一代新人了。考其事实,法国在十九世纪产生了震惊全欧的浪漫主义文学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产生了浪漫派的文学;也正是这种背景和条件的局限使得浪漫主义文学未能充分发展而夭折了。首先,在政治上那是一个动荡非凡的年代。旨在反封建的政治大革命到了这时巳出  相似文献   

7.
8.
王镫令 《新读写》2008,(4):50-51
在上海市“人代会”上,有代表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引起争论。有人问余秋雨怎么看,他坦言没有必要。于是有人发表反驳余秋雨的文章。这很正常,只要是理性的辩论,有不同意见很好。但是,一位高二学生拿着《文学报·自由谈》上的议论文《与余秋雨一辩》,问我“代表们有这样的提议,说明人民群众的选举是有眼光的,人民群众为什么不选你呢?就是怕你瞎讲”这种文字属于辩论吗?  相似文献   

9.
为汉语一辩     
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学界所经历的曲折命运却难以让炎黄子孙乐观。中西比较文学的先行者,美国汉学家刘若愚对汉语特性及其本质的深入研究无疑为扫除西方学界对汉语的偏见作出了卓越贡献,不仅如此,他对中西语言观的深入开掘还为中西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以后,被“四人帮”“枪毙”了十余年的形象思维复活了。文艺界、学术界畅所欲言,对形象思维问题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不仅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对“四人帮”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毛主席指示我们:“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政治目的,利用郑季翘同志的《文艺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为郭老一辩     
本文就郭老《斥反动文艺》一文对沈从文的批判是否错误一事作必要的辩说。  相似文献   

12.
李后主在抗击北宋的过程中从战略到战术都有具体安排 ,不仅曾取得使北宋一度打算撤兵罢战的明显效果 ,而且坚持时间长达一年有余。因而把他描写成浑浑噩噩只知嘲风弄月面对进攻坐以待毙的政治昏君是不符合史实的 ,也是极不公平的 ,必须予以澄清和纠正  相似文献   

13.
张剑 《考试周刊》2010,(53):28-29
北村透谷作为日本近代知名的文艺理论家,其思想对日本早期浪漫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对浪漫主义创作主题的影响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前者凸显为与宇宙精神合一,实现人道主义和个体的自由.后者凸显为对艺术至上的美的追求.其典型代表为岛崎藤村,无论是创作主题还是方法都深受北村透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不应被视为消极、颓废的抒情文学,相比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而言,它具有隐匿的"现实性书写"特征,同样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再现。从根源上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这一特征是由文学内外双重因素所共同导致;而从具体表现来看,"现实性书写"分别具有对现实呈现的碎片化、鲜明的民族性以及手法的隐喻性等特点。从创伤书写、浪漫主义反讽、文艺批评等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入探究这一特征,可以加深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5.
由武大中文系蔡守湘教授主编,有我校中文系讲师翟满桂同志参加编写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即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对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这个问题,蔡教授等人提出了新的看法。他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写出了国内外首次编纂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这部大型著作,这是值得我们注目的。本刊特发表蔡教授执笔写的第一章《总论》的第一节,请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西欧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涌升起一股迅猛而又崭新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它以炽热的激情,飞腾的想象,瑰丽的形象,自由的格调而一反伪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给整个文坛吹进一阵清纯明快的气息,给文学创作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既孕育于自己的现实时代之中,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产物;也是根植在古来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上,是在一定文学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新流派。1789年,一场急风骤雨般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席卷全欧洲,催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  相似文献   

17.
<正> 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并在十九世纪前三十年得到辉煌发展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和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以及欧洲各国的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紧密不可分的。法国大革命“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获得胜利”(恩格斯)但是,在欧洲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早在欧洲古代文学中已出现,但作为文学思潮则形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回顾欧洲文坛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的伟大的文艺运动,受到卢梭的影响有多么大,说来是惊人的”。(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本文主要在返回自然、描写自然以及崇尚感情、强调自我两方面探讨卢梭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一、返回自然是浪漫派的口号。但它却是卢梭最早提出的。卢梭主张从丑恶现实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中。他在小说《爱弥儿》中,写道:“在自然的状态下,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他认为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能够更新人类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乡村。作者用贵族子弟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内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谣与民间传说的兴趣等特点,无一不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并且在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和音乐风格中获得体现。  相似文献   

20.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这种思潮迅即超越空间对中国新文学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其表现出某些与之相似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国作家所处的特定现实环境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又使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更有不同.本文试从浪漫主义的精神与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特征与现实环境等方面入手,对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异、中国新文学中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特点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相似点与相异点、中西浪漫主义文学家在气质上的本质性差异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