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稀奇!小泥腿子也当上了特约记者。”滑县上官镇华家村青年农民侯富强被《农村市场报》聘为特约记者的消息,成为该镇一个小小的新闻。今年20岁出头的小侯,1986年是一位“落榜举子”,1987年春,经过一番痛苦的选择,他干上了新闻报道这一行。白天走村串巷,求朋拜友,发现新闻马上采访;晚上秉烛夜战,写了改,改了写,有时干个通宵。一年过去了,少得可怜的稿费连邮票、信封、稿纸都买不出来。父母骂他不干农活,“爬方格能挡饥寒?”亲朋好友劝他改行经商,“要发家,把商抓;要想富、开办门市部。”但这些都未能动摇他写稿的决心。没钱买稿纸,他就向同学要;没钱订报纸,他隔两天到镇政府借阅一次,近两年,他未添一件新衣服。  相似文献   

2.
无字情书 那种暗示的方法曾经风行于上世纪80年代,可是当时我就偏偏不懂。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来信,邮票倒着贴在上面。我认出了信封上他的字迹,可是信封里却是空空如也。也许是因为未收到回音,他终于忍不住来找我,捧来一摞厚厚的白纸,“这回你就不必借口没有稿纸而不回信了。”  相似文献   

3.
李子 《出版参考》2011,(9):37-37
无字情书 那种暗示的方法曾经风行于上世纪80年代,可是当时我就偏偏不懂。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来信,邮票倒着贴在上面。我认出了信封上他的字迹,可是信封里却是空空如也。也许是因为未收到回音,他终于忍不住来找我,捧来一摞厚厚的白纸,“这回你就不必借口没有稿纸而不回信了。”  相似文献   

4.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在光明日报头版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短评,如《名片上的变化》、《手机、传呼机:不要扰乱会场》、《莫往会议里“注水”》,受到报社领导和一些读者的好评。其实,我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近百篇这类文章了。有人戏称我为“全能记者”。我说,“全能记者”我还不敢当,但我一直把当一名“全能记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想,体育比赛中有“个人全能”,当记者也要争取当个“全能记者”。从跨入记者行列那天起,我就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当记者,固然要以采写消息和通讯为主,但仅仅会写消息和通讯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记者。新闻…  相似文献   

6.
在洛宁县王村乡贾瑶村南王组,提起老农王夫寿,周围的群众便会说:“那可是个新闻迷。”  年已七旬的王夫寿,从小只上过五年学,而后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了几十个风雨春秋。 1990年, 60岁的王夫寿,面对改革大潮中山乡喜人的巨变,耐不得寂寞,便对写作新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写新闻,老汉卖了一头牛犊,买来字典、稿纸,并订阅了《新闻爱好者》、《河南农民报》、《洛阳日报》等报刊,在家里边学字边看报纸,还揣摸着写稿。为此老伴儿和儿女们都干涉他:“放着清闲不清闲,自寻烦恼。”王夫寿不顾家人反对和周围人的嘲笑,一边学习…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在一家市报上看到了一则由该报记者写的消息:该市美术家协会某会员被载入《21世纪名人录》。读后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忝为该市小民,忝为该市文化圈内的一分子,竟然没听说过这个“21世纪名人”,遑论一般市民。21世纪才开了个头,就有人忙着做世纪名人啦,待到世纪末大盘点时,还不得“神州处处皆名人”?世纪伊始,就有什么《21世纪名人录》堂而皇之地出笼,可见这个名人录是何其粗制滥造!这个常识,报社的编辑、记者不至于不懂吧?如果说懂,为什么稿子还一路“绿灯”见诸报端呢?且不说他这个“名人”是怎么弄来的,是…  相似文献   

8.
如今健在的中国第一代记者,也许就剩下陶菊隐了。陶老今年91高龄,76年前,也就是他15岁那年就当上了记者。他虽然离开报界多年,但还在写作,从未放下手中的笔。去年初秋的一天,我们叩开陶家的门,只见他伏在临窗的案头上,正在稿纸上不停地写着。见我们来访,老人站起身来,缓步迎上,操着湖南乡音说’。“请坐、请坐。”顿时,那间宁静的卧室兼工作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陶老,你这么大年纪还在写作呀”,我们亲切地问。“想写的东西太多了”,他指着桌上一大堆稿纸说:“这篇文章是写西安事变的,平时我想到就写点札记。我还要写下去。”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28日,我一次收到从北京寄来的四个大信封,拿着信封,我心里还有些懵懂,心想这好事总不会一次来这么多吧!拆开信封,哇!寄来的全是获奖证书:《老汉红娘》、《社旗农村新事多》荣获中宣部宣教局、化扶贫委员会等联合举办的全国农民读书征二等奖,《社旗农村化新时尚》、《新娘娶新郎》荣获三等奖。捧着四本获奖证书,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苦辣酸甜一齐涌了上来。  相似文献   

10.
董步湘,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驻宿县地区记者。自一九五八年投身新闻界,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几十家报刊和电台上发稿两万多篇。处理本地区、本省和全国各地信访四千多件,接待群众来访一万多人次。董步湘年近五旬,安徽砀山县人。他在新闻岗位上已度过了二十八个寒暑。他十分热爱新闻工作,和他在一起的同志纷纷进入了地方各级领导层,而他仍是来去匆匆,风尘仆仆,把汗水洒在稿纸上。  相似文献   

11.
说到国内著名的体育记者,既有汪大昭、毕熙东、杨明等前辈,也有董路、李承鹏等新锐。笔者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新华社体育记者杨明。他是第一个在现场发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现场报道的中国记者,他的成稿、发稿速度甚至超过了美联社记者;杨明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还写出了《约翰逊“欺骗”了世界》、《约翰逊真的欺骗了世界》两篇获得奥林匹克新闻奖的体育佳作,这里的第一个欺骗是加“”的,因为他从多年的体育报道经验观察出约翰逊的种种反常举动:如约翰逊的肌肉类型、爆发力及赛后尿检的表现,大胆地写出了《约翰逊“欺骗”了世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独具慧眼,于是也就有了第二篇的《约翰逊真的欺骗了世界》。让同行无不为之叫好和佩服。  相似文献   

12.
他用人生这支笔,饱蘸自信、勇气、热情、毅力的墨汁,为自己画出了走向成功的轨迹。他,就是渭南日报记者王文。(一)1993年底,王文被借调到刚改日报的渭南报从事摄影采访工作,实现了蓄之已久的记者“梦”。短短两年多时间,他竟在各类报刊发稿600多篇(幅),其中不乏名篇佳作。1994年,他的组照《’94三秦质量活动有声有色》获陕西省新闻奖社会问题类二等奖,《王杰山书记现场为农民朋友咨询服务》获“科技之春”征文一等奖,《白水有了一个边贸市场》获“金屋杯”摄影大赛二等奖。1995年,《农民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获“底店杯”摄影…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度征订报刊工作一开始,兰空驻疆某飞行学院二团政治处战士报道员李强就到驻地邮局订阅了一份《军事记者》杂志,这已经是他入伍后连续5年自费订阅了。他说:“《军事记者》特别有益于自己写新闻报道。”李强入伍5年来,在《军事记者》杂志这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新闻采写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在《军事记者》《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半月谈》《空军报》和《新疆日报》等媒体发稿150余篇(幅),他因此多次荣立三等功。李强说,是《军事记者》杂志帮助了他。  相似文献   

14.
《被告席上的记者》是我第一本有关传媒法的书,副题为“新闻侵权研究”,出版于1994年5月。这当然是特指记者因民事侵权纠纷成为被告,记者涉嫌犯罪成为被告不在此列。书名是套用湖南《邵阳日报》记者卢学义的文章题目“站在被告席上的记者”,他记述了自己打“新闻官司”的经历。那时记者因为自己职务作品发生纠纷而上被告席的不少,我在书中记载:“就自己掌握的案例作不完全统计,发现新闻侵权民事诉讼案件将新闻机构和作者共同列为被告的占70%以上,其中约有一半的作者就是本新闻机构的记者。”  相似文献   

15.
爱拼才会赢     
在通往成功的小路上,总是铺满了砂砾、写满了艰辛,浸润着有志者的殷殷心血和滴滴汗水……刘福奎也未能例外。1990年12月,刘福奎圆了“绿色梦”,成了济南军区54695部队的一名战士。军营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感受,心灵与现实撞击的火花时时凝聚笔端。刘福奎在部队超负荷的军事训练之余,不停地写、不停地投。将有限的津贴费全部买了新闻方面的书籍,苦心钻研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稿纸写了一本又一本,稿件发了一摞又一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部队仅三年时间,他就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河南日报》、《前卫报》等省…  相似文献   

16.
围绕《物理学词典》的“神话” “五种语种对照的《物理学词典》于一九七四年动笔翻译,只一年多时间就完稿,他(王同亿)对自己积累的语言能量充满了自信。” “一九七六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清华’的厕所里,……拄着拖把翻看王同亿的英、俄、法、德四种语言对译的《物理学词典》手稿,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被这个年轻人扎实的功底和执着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这两段话均引自南方某网站的《笑傲辞海 王同亿》一文。此文是为配合今年1月王同亿椎出《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新世纪》)等三本“系列词典”而精心制作的四…  相似文献   

17.
2002年第8期《中国记者》杂志上,储瑞耕先生的题为《“咬文嚼字”值得关注》一文中,例举到被《咬文嚼字》“放炮”、“射箭”的“当今文坛上比较有知名度的作家”,就有王蒙、刘心武、贾平凹等8人之多。储先生把这种情况比作“猴子也有掉下树的时候”。这个比喻恰当而生动。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解放军报记者部、政工部联合开办的《记者与指导员对话》(以下简称“对话”)专栏,与读者见面以来,因文章内容贴近读者、贴近基层、贴近当代军人生活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编辑部收到不少基层连队官兵来信反映,读了“对话”很解渴,很受启发。军报的“通讯员之友”专栏还发了评论性文字。  “对话”专栏是军报过去《记者蹲连》、《记者当兵》、《记者代职札记》等传统栏目的延续和发展,所不同的是,今年的这个专栏更着眼于基层连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主题来源于基层官兵的日常生活,语言非常朴实,文风非常亲切。应该说,这个栏…  相似文献   

19.
杨立 《新闻天地》2005,(8):9-11
2001年6月3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可对于在此之前的几十年来一直对新闻事业孜孜追求却在生活压力下从商的韩章来说,这个日子将在他的心里铭记一辈子。在那天,这位与新闻事业有着不解之缘的农民推开了一扇窗——首次在《岳阳晚报》上刊发了第一篇处女作——《清理打击制售假证“小招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当中,段存章是一位没有学历、没有文凭,靠自学走上成才之路的。了解他的经历,对一些正在新闻道路上跋涉者来说也许会有所帮助的。“水不加压力上不了高山”段存章,1938年生于山西省左权县的一个贫寒农民家庭,祖上几代为农民,没有一个识字人。他12岁初小毕业,考上县高小,因家贫父病中途退学。互954年,段存章当上了县报的农民通讯员。他~面坚持劳动,一面挤时间写稿。一年下来,向《山西日报》投稿108篇,仅仅被采用了一篇,连标点符号才90个字。他不灰心,继续不断地学,不断地写。“功夫不负郁c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