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专分析化学教材讨论了各种简单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实际中,有时会遇到求算复杂酸碱体系的氢离子浓度。本文从复杂酸碱体系的质子等衡式出发,导出计算[H^ ]的精确式,然后对精确式进行近似处理,从而得出求算[H^ ]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师专分析化学教材讨论了各种简单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实际中,有时会遇到求算复杂酸碱体系的氢离子浓度。本文从复杂酸碱体系的质子等衡式出发,导出计算[H~+]的精确式,然后对精确式进行近似处理,从而得出求算[H~+]的公式。一般称这种方法为系列导出法,下面用系列导出法介绍某些复杂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用质子守恒法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了在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应用,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质子守恒法书写质子条件式,结合物料平衡、酸碱平衡常数等进而计算出酸碱混合溶液pH,然后从相同型体的非共轭体系酸碱混合溶液和共轭酸碱溶液的pH计算来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酸碱质子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计算各种酸和碱溶液氢离子浓度的通式,由此可以解决相应溶液酸碱度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5.
1 酸碱滴定法 1.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及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1.1.1 从“质子理论”出发会判断酸、碱和两性物质 例1指出下列物质是酸?是碱?还是两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质子等衡式(PBE)导出多元弱酸铵盐[(NH4)nHiA]溶液中有关氢离子浓度函数的精确式。  相似文献   

7.
以质子等衡式为基础,通过层层处理,导出酸碱溶液[H~+]间的计算公式是常用方法,称为系列导出法。系列导出法基本上是一种溶液一套计算公式,公式多,不易记忆。下面介绍另一种复杂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此法是以质子等衡式为基础,把复杂溶液体系分解成几个简单体系来考虑,分别计算出单个体系的酸碱度,然后按一定的加合公式进行计  相似文献   

8.
酸碱滴定曲线的计算,历来都是采用隔离法即是根据酸碱滴定的类型,在滴定过程中的各阶段,依据被滴定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确定计算公式,然后求解并计算出被滴定溶液的PH值。本文采用综合法,从滴定体系的质子条件(PBE)出发,推导出一个系统的计算公式。运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滴定过程中各点的溶液氢离子浓度,然后计算出PH值。 强碱滴定强酸溶液综合计算公式: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溶液综合计算公式: 强碱滴定二元弱酸溶液综合计算公式: 关于综合计算公式的求解,可以通过笔算近似处理求值,更便于编出计算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求解。  相似文献   

9.
两性酸碱物质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近似计算,是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沈光中(1)在化学通报介绍了有关氢离子浓度近似计算公式的适应范围,并归纳出不同浓度和不同相对误差所对应的”近似计算区域图”.我们认为,沈文提出的近似计算法,虽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对于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则似过于麻烦,且不便于学生掌握.根据我们的经验,采用对数图解法判断主要酸碱平衡,再结合代数法求解,似能较简单明了地处理两性物质溶液中pH值的近似计算问题.兹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分析化学教材都认为: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分数的大小定决于酸碱溶液的性质,它是溶液酸度(或碱度)的函数,但与分析浓度的大小无关。针对这种说法,我谈谈自己的见解。我们知道:“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平衡浓度除以溶液的分析浓度即是酸碱的分布分数”“而酸的分析浓度指的是酸的总浓度;酸度指溶液中氢离子的平衡浓度(碱同理)。酸碱溶液分布分数与酸碱度有关,但是酸碱度也受到酸碱的分析浓度的影响,所以究其  相似文献   

11.
以酸碱质子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计算各种酸和碱溶液氢离子浓度的通式,由此可以解决相应溶液酸碱度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质子等衡式为基础,通过层层处理,导出酸碱溶液[H^ ]的计算公式是常用方法,称为系列导出法。系列导出法基本上是一种溶液一套计算公式,公式多,不易记忆。下面介绍另一种复杂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此法是以质子等衡式为基础,把复杂溶液体系分解成几个简单体系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 各种酸碱体系的氢离子平衡浓度的近似计算判别式是分析工作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最近,范瑞溪同志根据误差原理,用数学方法处理各种氢离子平衡浓度的精确表达式,得出了几种酸碱体系与允许误差有关的氢离子平衡浓度近似计算的判别式。本文避开复杂的数学处理,从估计各种情况下进行近似所产生的误差大小着手,推出使近似计算的误差不大于规定位应满足的条伯,进而导出几种酸碱体系与允许误差有关的氢离子平衡浓度近似计算的判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用质子条件精确处理多元酸碱体系时,最后必须解四次以上的方程。以求二元酸H_2A溶液中H~+平衡浓度〔H~+〕为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第Ⅰ部份(见本刊八五年第一期)详细讨论了一元酸碱的E~C~K_a关系,给出了有关公式的精确E~C~K_a关系式及使用条件判别式。其后,八六年二月河北师大范瑞溪同志亦用微分近似方法导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5]但范瑞溪同志的文章仅是近似推导,缺乏精确的E~C~K_a关系式。故本文第Ⅱ部份仍以与第Ⅰ部份相同的思路对其它酸碱体系溶液酸度近似计算公式进行精确推导,给出各公式的精确E~C~K_a关系式、使用条件近似判别式及有关曲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酸碱平衡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对多元酸 (磷酸 )的滴定体系进行处理 ,准确计算了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值 ,并绘制出其滴定曲线 .  相似文献   

17.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来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着重从分析化学对误差要求较高的角度,利用质子条件式推导出水解性盐溶液中H^ 浓度的精确计算式及如何采用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最简式、近似式、稀弱式和精确式计算一元弱酸(Ka=2.5×10~(-1)~2×10~(-10))的各种浓度(c=1×10~(-1)×10~(-8)mol/L)的[H+]和pH值。再将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一元弱酸溶液pH值各类计算公式的使用界限,对课本上这一内容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实例讨论了计算弱酸溶液酸度近似公式和最简公式的适用范围,导出了精确计算弱酸溶液酸度的三次方程,并用浓度-pH图讨论了三个公式的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20.
1884年阿仑尼乌斯发现,氢离子的存在是水溶液产生酸性的原因,而且可用氢离子浓度来表示酸度。此后,通常用[H~+]表示溶液中H~+的摩尔浓度。 当然,溶液中的氢离子并非是游离的质子,它们实际上总是和溶剂分子相结合的。因此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实际上是水化离子H_3O~+的浓度。本文为讨论方便起见仍用[H~+]代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