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运用感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地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观察和观察能力对于认识自然界、掌握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都十分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教辅大家谈     
《湖南教育》2006,(3):6-13
有人说,教辅是现令基础教育——从学校、教师到家长、学生——一个解不开的结。它的是非功过、兴亡存废,一直是出版者、教育者乃至家长密切关注,以至争论不休的“大问题”。教辅由于充斥着“应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被一些人视为洪水猛兽而大张挞伐。然而,无论人们怎样歧视它、蔑视它,甚而必欲置之于兄地,教辅仍然旺盛地、畸形地挺立着,以一种复杂的心态斜睨教坛风云变幻。一个奇特的事实是,不少人在讨伐教辅的同时,却一刻也离不开它。而且,从目前情形来看,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辅的依赖似乎越来越严重。包罗万象的教辅、精芜杂陈的教辅、功过难说的教辅……一句话,说不尽的教辅。我们该怎样认识教辅?又怎样利用教辅?教辅的前途会怎样?教辅市场应该怎样规范?怎样让教辅趋利避害?这些问题也许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好在我们这次邀请的专家、教师和学生时教辅都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他们的观点和说法对廓清教辅市场上的迷雾,澄清人们的认识,从而让教辅发挥正确和应有的作用,应该有所帮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声音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马红芳 《甘肃教育》2011,(10):75-75
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表达和交流,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听人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都是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对事物表象的感知深入到对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认识,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述感,以致于走了许多的弯路。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必须学会鉴别。只有通过鉴别,才能从许多的假象中甄别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尤其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生活阅历少,经验不多,老师把比较鉴别的方法教给他们就更显出其价值和意义了。  相似文献   

5.
怎样使我们的观察不停留于表面现象,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深入事物的本质、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水平,这是当前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是,怎样才能解决呢?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解决的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同学们已经写过二十多篇观察日记了,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地都有了点儿实际的体会。现在,正需要我们总结经验,以便使我们的观察活动进到高一级的程度。有许多同学已经在这样做了,请看: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信用卡进入人们的日常消费生活中。信用卡因其小巧的外形、便捷的方式、强大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兴事物较快、观念较为先进的特殊群体.信用卡在他们的生活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态度怎样?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着怎样的认识?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发现还是发明?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张立在广泛的科学研究中,人们对不断涌现出来的大量科研成果,经常使用“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对于它们的使用一般是有所区别的: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人们认识之前业已存在,后来被认识了,这是发现;客观世界中本无对应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这个规律,人们或能正确认识丰物。词语是人对事物及其现象认识结果的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人们对词语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对客观冬物及其现象的理解。由此看来,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理解词语的规律。自觉地用这个规律指导词语教学,成会促进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认识冬物的能力。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对性认识。击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冬物的表面现象、事物的各个月面及其仆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车物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应性认…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种用心感受的过程,是一项心灵的活动。由于学生个人的思维品质、价值取向、情绪体验等都存在差异,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也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小学生,主观色彩更加浓厚,即使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的同时,又该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呢?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大脑异于常人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世人誉为“人类历史中的科学巨人”。他独创的相对论(狭义和广义),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成为当代人们认识和了解宇宙间事物的法宝。爱因斯坦逝世已近40载。时至今日,科...  相似文献   

11.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皮亚杰)”。兴趣是什么?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它以人的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祈福是人们长久不变的习惯,很多国家都有其专属的图腾或吉祥物。其中,来自日本的招财猫就是很多人喜爱的小福星。为什么日本几乎家家店铺都会供奉招财猫呢?,它们随着颜色、图案和装饰物的变化,又有着怎样不同的讲究呢?而原本带有迷信之意的祈福之猫又是怎样演变为一种文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贵气”的萌物吧!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面临新的管理课题是怎样管理和做人们的思想工作。只有认识势,掌握度,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苯的教案设计徐州矿务局一中(221006)唐玄馨苯(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苯的一些化学性质。2.初步认识苯的分子结构.3.进行科学方法教育.重点是通过研究苯的分子结构,尝试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教法:尝试发现法教学过程[提问]1.以乙烯、乙炔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卢春林 《小读者》2013,(2):25-26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最喜爱的节日。过春节,你吃到了什么稀奇食品?放了哪些有趣的烟花?收到多少红包?游玩了哪些地方?了解了哪些风俗习惯?人们是怎样喜庆丰年的?如果把这些内容都写出来和大家分享,那该多有意思啊!怎样写出春节的情趣呢?  相似文献   

16.
<正>究竟怎样认识教育的作用?怎样看待教师的劳动?怎样评价教师劳动的社会意义?怎样衡量教师劳动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为根本上解决教师地位待遇所必须解决的认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四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才真正有望。  相似文献   

17.
病毒的生命特征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作为一种新的病原是在19世纪末才被发现和认识的。在这以后的一百年中,人类已发现的各类病毒近4500种,至今仍有许多新病毒被发现。在不断发现病毒的过程中,人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病毒是怎样出现的?病毒作为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同时又是最小的生命体的生命特征是什么?它究竟有没有生命?病毒的本质是什么?这些疑问涉及到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本质等生命科学重大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动力。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特别注意、重视,力求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能较快地获得关于它的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反之,如果感到乏味,即使勉强去做,也会收效甚做,同时也难以持之以恒。那么,如何培养兴趣,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9.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处用一事物来比另一事物。比喻用得好,能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那么,怎样用好比喻呢?一、比喻要新颖相传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受到人们一致的称赞,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则被人们讥为庸才;等到第三个套用比喻的人,就被人们斥为蠢才了。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了些,但却切中要害,其中真意是提倡比喻的新颖独特。所以,比喻要独特,要不落俗套,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拜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很难看到用俗了的重复出现的比喻,他总…  相似文献   

2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江苏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生活中长、正方体的物体较多,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正方体的形状,也进行过观察长、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学习,已具备准确辨认长、正方体实物的能力,对长、正方体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这些都是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但它有哪些面?面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棱?棱的长度怎样?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并非人人都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