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5,(15)
准一维纳米碳材料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形貌,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棒、碳纳米带、碳纳米纤维、碳纳米卷等,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储氢材料、场发射器件、化学传感器和水处理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准一维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纳米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准一维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一维纳米TiO2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几种结构的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技术及形成机理,评述了近年来一维纳米TiO2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污染控制领域中应用特点,讨论了目前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概述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包括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棒通过多种方法已经被成功制备出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微电子器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在已经成为物理化学研究者争相研究的热点。ZnO是重要的Ⅱ-Ⅵ族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其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结合能(60meV),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适宜用作室温或更高温度下的可见和紫外光发射材料。因此,合成准一维ZnO纳米结构及其性质研究迅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气-固(VS)和气-液-固(VLS)生长机制,各种形貌的准一维ZnO纳米结构已经被国际上著名的纳米小组报道过,包括纳米带,纳米线阵列,单根纳米线器件,单晶纳米环,超品格纳米弹簧,纳米盘,微米棒等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电分析化学),研究了单颗粒表面的光电化学反应、界面电子传递和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本研究利用对一维界面单纳米粒子表面化学反应的监测,实现了细胞内单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分析;然后通过自主装技术构建了可控二维膜界面,通过光电化学手段模拟并研究了生命活动电子传递过程;发展三维纳米孔道与界面膜系统,利用纳米孔道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了单分子水平上核酸适配体、多肽、蛋白构象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将界面电分析从一维界面拓展到三维纳米孔道,推动多维界面光电分析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建立一维纳米摩擦模型的基础上,对纳朱摩擦现象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接触界面之间的晶格匹配度时纳米量级的摩擦起到较大的调制作用,而这种调制作用随着晶格匹配度的变化而产生调制作用的大小也不同.分析表明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摩擦最大,而其他因素例如界面接触势垒的大小、形式等与匹配度相比时摩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1):79-80
理化技术所张晓宏研究组发明了一种高纯度、低结构和形貌分散度的、相对普适的制备一维和准一维单晶有机纳米结构的新方法。这一发明扩展了能够形成一维单晶有机纳米材料的有机分子结构种类,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一维生长机制和有机纳米材料形状调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纳米器件的构筑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利用该方法,通过有机分子结构修饰,实现分子间超分子作用力的强度、方向等的调制,  相似文献   

7.
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纳米线、氧化物纳米带)作为研制纳电子器件理想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工作主要集中在氧化物纳米带、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及其和纳米器件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109-110
一维有机纳米结构的生长及器件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一维有机纳米有序组装结构方面的报道却很少。理化技术所张晓宏研究组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把简单的溶剂挥发生长纳米线和液-液界面的自组装方法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用体系的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定义一种新的量子谱函数,并以一维尺度可变的纳米微结构体系中的粒子为例,定量地计算出所定义的量子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量子谱函数的Fourier变换的模的平方与经典作用量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探讨纳米微结构体系中的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对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材料从广义上讲是指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通常分为零维材料(纳米微粒),一维材料(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纤维),二维材料(厚度为纳米量级的薄膜与多层膜),以及基于上述低维材料所构成的固体。从狭义上讲,则主要包括纳米微粒及由它构成的纳米固体(体材料与微粒膜)。纳米材料的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是交叉学科跨世纪的战略科技领域。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在国际上亦仅是在近十年来才得到迅速发展,正在深入研究有关的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的基本问题,完整的科学体系正在形成,应用领域正在积极开…  相似文献   

11.
智能材料与界面材料有机结合,赋予界面材料智能特性将是研究智能材料的一个新领域. 通过水溶液以及低温水热合成方法,我们分别制备了氧化锌以及氧化钛一维无机半导体纳米棒薄膜。结合它们特殊的微观/宏观表面几何结构以及表面紫外光敏感性,在紫外光以及暗处保存的交替作用下,我们实现了表面超疏水以及超亲水的可逆转变性能。在这里,我们还讨论了一维纳米材料表面浸润性可逆转变的机理。这一原理可以拓展到其它具有类似纳米结构和外场相应性的纳米表面中。这些具有智能相应性的材料具有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工业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纳米塑料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60-60
“纳米塑料”是指无机填充物以纳米尺寸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分散相的尺寸至少在一维方向小于100nm。由于分散性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和强界面结合,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一般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1):76-77
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姚建年院士课题组用改进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多色发光性质的有机小分子纳米带及其组装体。研究中发现,在溶液以及非晶薄膜中发蓝光的有机小分子五苯基环戊二烯(PPCP)被制成结晶的一维纳米带组装体之后,出现了多重发光性。在用紫外、蓝光、绿光激发PPCP纳米带时,可以分别得到蓝光、绿光以及红光的发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1-562
目前,探索土壤、地下水、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的新检测手段,正受到广泛关注,但要实现集灵敏度高、选择性大与低成本为一体的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是相当困难的。合肥物质科学院智能所王进副研究员与其合作者孔令涛博士后等人.利用一维金纳米颗粒独特的光学特性,合成了不同长宽比的一维金纳米颗粒,进行了无碳链的环糊精修饰,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11,(1):3-3
经过3年的科技攻关,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一维铬原子沉积纳米光栅样板。该课题于近期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组织的验收鉴定。它的成功研制,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纳米中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一个是中药纳米微粒的研究,另外一个是纳米载体微粒与中药结合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纳米中药的概念,制备技术和收集纳米粒子的方法,阐述了纳米中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指出纳米中药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方向,具有着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一维原子链晶格振动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结构、态密度和本征波函数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单原子周期链、双原子周期链、无序链、纳米链、Fibonacci准晶链和Thue-Morse链六种一维体系的晶格振动特性,给出并讨论了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     
正基于纳米限域效应和毛细作用的"滴管状"电催化剂用于高效二氧化碳还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金钟教授研发团队利用瑞利不稳定性原理构筑了"滴管状"一维中空结构的Bi纳米棒@N掺杂碳纳米管(Bi-NRs@NCNTs)复合催化剂,在较低的过电势下可以将C O2高选择性地催化转换成甲酸盐产物。相关成果发表于Nano Letters。该研究借助瑞利不稳定性原理,在高温还原反应条件下通过还原、体积收缩、弯曲、碎裂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及其地质意义.对测井信号进行一维小波和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后可识别出不同级次的沉积旋回,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地震、测井、岩芯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合适的小波尺度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研究表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小波分析对深水碎屑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传统方法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在透明电极、光电子器件、气敏传感器、逻辑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了近些年来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热蒸发法在镀金的硅(100)衬底上生长了纯净的In2O3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看到最终样品为In2O3纳米线;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所制备的材料为立方结构;由X射线能谱仪(EDX)可以看到,纳米线由In和O两种元素组成,为所要的纯净In2O3纳米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